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1937年8月25日

來源: 2025-07-30 20:35:4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國共產黨在洛川會議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會議上由毛澤東提議並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徹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戰爭路線。

 

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對日絕交,驅逐日本官吏,逮捕日本偵探,沒收日本帝國主義在華財產,否認日本外債,廢除日本條約。收回日本租界。
為保衛華北與沿海各地而血戰到底。
為收複平津與東北而血戰到底。
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反對任何的動搖妥協。
(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
動員全國海陸空軍實行全國抗戰。
反對單純防禦的消極作戰方針,采取獨立自主的積極作戰方針。
建立經常的國防會議,討論與決定國防計劃與作戰方針。
武裝人民,發展抗日的遊擊戰爭,配合主力軍作戰。
改革軍隊的政治工作,使指揮員與戰鬥員團結一致,軍隊與人民團結一致,發揚軍隊的積極性。
援助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義勇軍,破壞敵人的後方。
實現一切抗戰軍隊的平等待遇。
建立全國各地軍區,動員全民族參戰,以便從雇傭兵役製轉變為義務兵役製。
(三)全國人民的總動員:
全國人民除漢奸外,皆有抗日救國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及武裝抗敵之自由。
廢除一切束縛人民愛國運動的舊法令,頒布革命的新法令。
釋放一切愛國的革命的政治犯,開放黨禁。
全中國人民動員起來武裝起來,參加抗戰,實行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
動員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數民族,在民族自決和民族自治的原則下,共同抗日。
(四)改革政治機構:
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國民大會,通過真正的民主憲法,決定抗日救國方針,選舉國防政府。
國防政府必須吸收各黨各派及人民團體的革命分子,驅逐親日分子。
國防政府采取民主集中製,他是民主的,但又是集中的。
國防政府執行抗日救國的革命政策。
實行地方自治,鏟除貪官汙吏,建立廉潔政府。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範圍內,與一切反對日本侵略主義的國家訂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軍事互助協定。
擁護和平陣線,反對德日意侵略陣線。
聯合朝鮮台灣及日本國內的工農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六)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
財政政策以有錢出錢及沒收漢奸財產作抗日經費為原則。經濟政策是整頓與擴大國防生產,發展農村經濟,保證戰時農產品的自給。提倡國貨,改良土產,
禁絕日貨,取締奸商,反對投機操縱。
(七)改良人民生活:
改良工人農民職員教員及抗日軍人的待遇。
優待抗日軍人的家屬。
廢除苛捐什稅。
減租減息。
救濟失業。
調節糧食。
賑濟災荒。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改變教育的舊製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製度新課程。
實施普及的義務的免費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覺悟的程度。
實行全國學生的武裝訓練。
(九)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後方。
(十)抗日的民族團結:
在國共兩黨徹底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全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抗日戰爭,精誠團結,共赴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