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回國發展?複盤1949年。

來源: 2021-10-11 16:27:38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這幾天沒事兒,又和老爸複盤1949年。為什麽在1949年的時候,我們整個家族都呆在了上海?而沒有人去香港?更沒有人去台灣?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

我和我父親複盤了當年的情形,把一件件事情梳理清楚,試圖透過曆史的迷霧,去體會當時人的心境。

1949年的上海,是一個什麽情形?大家可能從教科書裏會知道,法幣崩潰,經濟崩潰。但是對於生意人來講,當時的上海,那是一片熱土啊。我奶奶跟著別人炒了一把白糖,大發了一筆。結果拋早了,還憤憤不平。和今天炒股票的人沒啥兩樣的。當然,以我今天的眼光來看,他們那時候還不懂什麽是炒作。隻是跟著別人做而已。失敗是早晚的事。父親記憶中賺的也就隻有這一筆。失敗的,恐怕當時爺爺奶奶也不會提吧。

然後就是房地產,把巨鹿路西藏路的兩套花園洋房賣了,換成了楊樹浦的大片房產。這個做法哪怕放到今天來說,我也挑不出毛病來。確實對於放租的話,你把高價房賣了,買容易租的房產,沒太大的問題。因為高價房難租,低價房起點低容易找租客。但是後來才知道,這個是有問題的。

最後是股票,當時最熱的“科技”是化工。大家可能還記得毛澤東建國以後就大搞盤尼西林,搞化肥。這個東西,在當時,就和現在的芯片沒啥兩樣,都是時代的驕子。所以我家一連投了五家帶天字的公司。有名的是天利,天源,天廚。還有兩家我不熟悉,就不提了。天利是侯德榜的,當時很有名(但我查了下,似乎是永利公司)。天源化工似乎到今天都很大。天廚味精想必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小時候就吃它了。

所以看到這些複盤,應該平心靜氣地說,老一輩人似乎沒大錯。有分散投資,有固定收益,還有高科技,還要怎麽弄?拿我太爺爺的話說:你再笨,收收房佃總歸會額。

但是去美國,英文不懂,大字不識。去香港,那也是前途未卜,兩眼茫茫啊。怎麽去?去了做什麽?這一大家子要怎麽安排?恐怕這些問題,放在誰的身上也不是個輕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