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幅員遼闊,在各州中擁有最長的海岸線。美國一句最著名的諺語是:如果把阿拉斯加一切兩半,那麽德克薩斯就是第三大州。阿拉斯加有一座全美最高戒備重刑監獄。2010年,阿拉斯加的GDP為456億美元,在50個州中名列第46。而人均GDP則高達65,143美元,列各州第2位(僅次於特拉華州)。
阿拉斯加永久居民或者公民每人可以得到分紅,這是全美獨特的,分紅來自阿拉斯加永久基金,這筆基金用來反複投資,分紅隻占收益的一小部分,2003年阿拉斯加永久基金達到250億美金。2000年每人分紅一度達到2000美金左右。阿拉斯加是全美3個沒有州稅的州之一。阿拉斯加是全美私人飛機擁有量最高的州。全州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安克拉治。「安克拉治」的意思是落錨港,安全港的意思。
1853年爆發了克裏米亞戰爭,俄國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最後在1867年4月9日,美俄雙方同意以7,200,000美元(相當於2003年90,000,000美元)成交。而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一直到今日。阿拉斯加為了慶祝這天,特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Alaska Day)。這筆土地交易成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麵積最大的一筆交易,且平均單價每英畝才二分錢。 不過負責此購地案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西華德以大量金錢買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當時很多美國人覺得這並不值錢,並揶揄這是「西華德的蠢事」(Seward's Folly)或「西華德的冰箱」(Seward's Icebox)、「詹森總統的北極熊花園」(Andrew Johnson's polar bear garden)。可是他講了一句話,他說:「現在我把它買下來,也許多少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因為買到這塊地,而得到好處。」 隨著金礦的發現及石油的發掘,美國人也意識到了阿拉斯加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阿拉斯加戰略及經濟的關係,在1959年,將阿拉斯加升格為美國的第49個州。美國並且能夠順理成章的成為北極理事會成員國、享受北極國家主權權利。現今,許多航空公司還藉由阿拉斯加的機場從亞洲飛往美國東岸,這比直飛還節省很多飛行時間與燃料。阿拉斯加還有目前最大的國家導彈防禦係統防禦基地,部署大量先進科技雷達、衛星控製站,可以控製所有美軍陸海空和太空的飛彈攔截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