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阿拉斯加遊輪散記

來源: 2011-06-17 23:03:2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二十多年前剛到美國的那會兒,窮學生暑假想找些零工打,掙點錢補貼家用。曾在學校的報紙上見到過很多廣告,招人去阿拉斯加打漁,管吃管住,每星期還能給6-7百刀,一個月下來就是2-3千。對我們這些拿每月幾百塊Ship的窮學生,不啻為天文數字。打電話過去,對方也不問是否有工卡/綠卡,開口要50刀報名費。八字還沒一撇,先損失一個星期的生活費,有違“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祖訓,自然就不了了之。後來想想,那些廣告多半是騙報名費的,去阿拉斯加打漁也成了我們每年經典的笑話。

今年初夏,陪同父母出遊,考慮到父母的年紀和身體狀況,LD英明的選擇了阿拉斯加遊輪,讓我也圓了二十多年前的阿拉斯加夢。在紀念日長周末的那個星期,我們乘坐金色公主號遊輪(Golden Princess)從西雅圖出發,8天7夜,經朱諾(Juneau),Skagway,Glacier Bay,Ketchikan,維多利亞(Victoria, BC),最終返回西雅圖。

回來以後,發現壇子裏的Areyoueye老弟和我們竟然在同一艘船上,可惜相逢未必曾相識,錯過了在船上一敘,切磋美食的機會。Areyoueye不愧菜壇大師,下筆飛快,不到一個星期,幾篇好帖已經紛紛出爐。正好讓我也搭個順風車,詳細的攻略遊記,就不勞我的禿筆贅述了,隻寫點我們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1. 我們第一次坐遊輪。總的來說,和我們行前預想的基本差不多,對吃住,服務,行程安排都很滿意。很適合陪同老人出遊,不用操心吃住行,活動量可多可少,自行調節。船上有很多老年人。某日午餐,坐在我們旁邊桌子的一對老夫婦,竟然累計坐過300多天的Princess Cruise。

2. 由於LD有暈機暈船的前科,訂艙位是特意選在船中間,層數也居中(10層),帶陽台的Cabin.還帶了暈船藥和特意托朋友從國內帶回來的小包薑絲。第二天一整天行駛在大海上,船速也比較快,我們都感到不適。事實證明,到陽台上呼吸點新鮮空氣是很有幫助的。但對我們來說,最為有效的是吃。奇怪,隻要肚子飽了,馬上就不覺得暈了。難怪船上準備了那麽豐富的食品,原來如此啊。。。

3. 吃:這是選擇Princess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老遊條朋友都認為Princess上吃得最好,或者說最和國人口味。我們沒做過別家的船,不好比較。從烹飪的水準和菜式的選擇上說,都是中規中矩,比你在旅遊城市隨便走進一家餐館應該要好。兩頓正式宴會做的都不錯,Smoked鴨胸,烤大蝦,帝王蟹腿,很有水準。

自助餐也還算豐富,兼顧各種不同口味的遊客,比如針對國人的有炒飯,炒中國青菜,給印度遊客準備的素食,咖喱等等。所以不用擔心從國內來的老年人會感到太不習慣。

特別提一句,船上的甜點種類繁多,味道也好,是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船上的兩家收費餐廳,The Crown Grill(牛排館)和TheSabatini's(意大利館)。我們去了Sabatini's。一頓吃了3個小時,不算一開始的敬菜,前後18道(8冷碟,4熱盤,湯/沙拉,兩道Pasta,主菜和甜點)。手擀的Pasta還是很讚的,冷碟也相當不錯。

4. 住:艙房雖然麵積不大,但是壁櫥有很充足的空間,把一周的衣服掛出來還綽綽有餘,連放鞋的櫃子都預備了。陽台非常大,透氣觀景都很方便。

5. 服務:可以說是五星級的。住的艙房每天要清理三次,收拾得非常幹淨。餐廳的服務也很周到。負責我們艙房服務的是個泰國小夥子,非常盡職盡責。臨下船是我們又單獨給了他額外的小費,順便和他聊了幾句。聽他講,每年他要在船上連續工作10個月,那可是每周7天,早起晚睡,沒有休息日的。比我們當年打工更辛苦。

6. 船上活動:

貌似很多,有意思的不多。我們看了幾個Show,其實還不如在大堂聽聽樂隊演奏,看每天臨時的表演(有魔術,民間舞蹈)。

船上的導購節目,最好不要去,浪費時間。喜歡什麽,靠岸後到岸上去找就是了。

去參加了兩個Trivia,還挺有意思。第一個是有關六七十年代歌曲的,20首隻能答出4-5首;第二個屬於常識性,20個對了13個,勉強及格。其中一個問題是:泰坦尼克好船長的全名。誰能答上來,不許牽狗。

7. 岸上活動:基本原則,各種活動,在船上訂,比到岸上要貴至少20%。所以能不在船上訂的就不要訂。

朱諾:我們去了Mendenhall冰川,還可以。在Downtown逛了逛,全是賣珠寶紀念品的商店。如果身體/腰包允許,參加上天(Helicoptor)下海(Whale Watching)的活動可能更有意思。

Skagway: 船停一整天。我們租了車沿著Klondike Hwy(當年淘金的路線)開到加拿大的BC省和育空領地(Yukon
Territory),一路風景很好,是這次阿拉斯加遊輪幾個口岸最值得看的。不願意自己開車的可以參加團,有坐火車的,還有一半火車一半汽車的,但我覺得不如開車看得好看的方便。Skagway Downtown乏善可陳。

Ketchikan: 一共就停5個小時,可看的也不多。我們隻參觀了Saxman Village的圖騰柱公園。

Victoria: 到岸的時間太晚(晚上7點),下船又趕上排大隊,到碼頭上已經快7點半了。跟了團去Butchart Garden,進去半小時天就黑了,不過看看夜景也還不錯。要是能早到岸兩小時就好了。

好了,閑話少敘,上點照片。

#1. 停泊在碼頭上的金色公主號遊輪。

#2. 西雅圖港。

#3. 遊輪頂層的室外遊泳池

#4. 遊輪的大堂(The Piazza)

#5. 吹黑管的樂手。

#6. 歌手在演唱音樂劇。

#7. 俄羅斯雙人舞。

#8. Sabatini's的晚餐。

 

#9. 朱諾Downtown街景。

#10. 朱諾城裏一家專賣印第安原住民工藝品的商店。

#11. 朱諾附近的Mendenhall冰川。

#12. Mendenhall冰川近景。 

#13. 朱諾港的黃昏。

#14. Skagway Downtown。著名的紅洋蔥沙龍,當年的麗春院。

#15. 我們租的車。

#16. 位於美加邊界上的白山口(White Pass)。

#17. 加拿大卑詩省境內的Bernard Lake。

#18. 路邊見到的一隻小黑熊。

#19. Wendy Arm,Tagish Lake.加拿大育空領地。 

#20. Bove Island。加拿大育空領地。

#21. Emerald Lake,加拿大育空領地。此行見到的最美的湖。

#22. Skagway的日落。

#23. Tarr Inlet,冰川國家公園。

#24. Margerie冰川,冰川國家公園。

#25. Margerie冰川,冰川國家公園。

#26. Margerie冰川局部,冰川國家公園。

#27. Margerie冰川局部,冰川國家公園。

#28. 海上的浮冰。

#29. Lamplugh冰川,冰川國家公園。

#30. Lamplugh冰川近景,冰川國家公園。

#31. Ketchikan港口。

#32. Ketchikan鎮上著名的Creek街,沿著這條Salmon Creek而建。

#33. Saxman Village是當地Tlingit原住民居住的村子。

#34. Saxman Village裏的圖騰柱。

#35. 加拿大卑詩省維多利亞市Butchart Garden裏的Sunken Garden。

#36. 日落後的Sunken Garden。

#37. Ross噴泉, Butchart Garden。

#38. 意大利園,Butchart Garden。

#39. 日本園,Butchart 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