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江大河看到第二季第29集,楊采鈺飾演的人物,浮離於全劇所有人物之外,是不是毀了這部劇?

來源: 2021-03-10 11:44:4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看了楊采鈺出場的三集,就覺得楊采鈺這個人物浮離於全劇所有人物之外,破壞了這部劇的整體風格,尤其是破壞了這部劇極其強烈的時代感。
這個劇從七十年代末開始,第一季到八十年代中期。第二季從八十年代末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速度極快,每五年就大變樣。從景色,家居,到人物衣著,神態,舉止,用詞,無一不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比如飾演宋運輝的王凱,從七十年代的黑框眼鏡,走慣農田山路的笨拙走路姿勢,壓抑的表情,小心叛逆的語氣,到八十年代大廠領導的白邊眼鏡,昂首闊步的瀟灑姿態,情緒外露的表情,清晰堅定的語氣,表現出來了觀眾熟悉的時代變遷,也提供了一個藝術形象的層次感。
在所有人物都忠實還原了八十年代各行各業人物的形象的時候,楊采鈺的出現,不符合美國職場精英的言談舉止和語氣,也不符合中國八十年代的人文環境,讓人出戲。好在中國觀眾並不熟悉美國文化和美國八十年代的人物形象,楊采鈺出場的前幾集和其他人物對不上,不是太大的缺陷。但是如果到楊采鈺和王凱走到一起,還是不能建立人物的協調感,這部劇就被毀了。
按道理說,楊采鈺十四歲單獨出國留學,應該對美國文化很熟悉,對美國精英階層的言談舉止很熟悉。但是在我看來,楊采鈺和飾演美國公司高層的白人演員,感覺就像兩個高中生在討論期末論文,完全沒有負責百萬美元項目的人特有的那種自信,凝重,睿智,練達的感覺。這種萬人之上走鋼絲,權柄在手,一念決定自己和別人生死的人,世界各地的人都差不多。
這種精英人士的感覺,不用費心去找,第二季的宋運輝,馬廠長,就演得非常好。如果那位飾演美國公司高層的白人演員,能夠選一位美國的老戲骨,能夠帶動楊采鈺進入合適的狀態嗎?
 
《大江大河2》是部好作品,但為什麽楊采鈺一出場,就讓我有快進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