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正式提出四個現代化
1960年1月19日,周恩來在接見參加全國民兵工作會議、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的全體人員時強調:“把我們的國家建成工業、農業、科學文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國家”的曆史任務。 2月23日,周恩來在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發表談話, 明確提出“四個現代化”這個概念。
百度: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不太長的曆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1964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根據毛澤東建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的“兩步走”設想。
第一步,用15年時間,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使中國工業大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步,力爭在二十世紀末,使中國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全麵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