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被寵愛的女性(文)

來源: 2011-12-21 18:58:0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中國的曆史不短,影響深遠,被寵愛的女性的故事,鳳毛鱗角。當然,原因之一是涉及隱私,閨房之樂,沒必要公布於眾,彼此心心相印,心靈神會,足矣。所以,《浮生六記》的芸娘,才被人時而樂道吧。寵愛自己的女人,幫她喬裝,同入青樓尋歡作樂,即使普通女子沒有芸娘這般的好奇心和膽識,對她受到的寵愛,想必都是羨慕不已。像沈複這樣善解人意的前衛男子,即使在今天,又有多少呢?

人心總是同情弱者,再說,不幸得故事,各式各樣;幸福的故事,卻大同小異。因此,受寵女性的作品,好像不太被關注。經久不衰、津津樂道的中國戲劇,基本都是悲劇。
認識一位上海時尚少婦,在經已離異的女朋友麵前,老說自己的幹部老公對她如何好,每次出國考察回來,買給她的禮物都是一流名牌,當然,還要亮出來。可是,次年,她自己也加入了離異的行列。。。
由此可見,老傳統的家教,在今天,還具有教育意義:失意人前莫說得意事—既是禮貌,也是對自己的保護吧。

那個寵愛女人幫她畫眉的高官京兆同誌,忘了關窗,被妒嫉的小人告去皇帝那,說他有失體統。還好,這皇帝熟知寵愛之道,夫妻間的寵愛樂趣,畫眉算得了什麽?一笑置之。不過,即使在性開放的今天,寵愛女性的行為,還是留意下環境才好,“非禮勿視”固然要,“非禮勿演”也有必然要吧?

所以,我不明白電影《霸王別姬》裏鞏俐和張豐毅在家中做愛,為哈不關窗,讓張國榮看見,還是在文革期間。。。

自己的女人,盡管寵愛,千萬不要曬------當然,世事無絕對。
香港有位專欄作家,對去世的愛妻繼續寵愛,天天在專欄寫信給亡妻,一直寫到有了新的寵愛女性,才停止公開寵愛的表演。
張潮先生說:種花須見其開,待月須見其滿,著書須見其成,美人須見其暢。
女子如何“暢”悅,由不得男子自己說,因為男子無不以大情人自居而誇誇其談(熊兄,可記得“男子多自作多情”之說?)。落筆,往往一發不可收,至於披了馬甲上網的口號派多情種,嗬嗬,不提也罷。

生活中,倒是見過真正被寵愛的女性。
解放前夕,就讀於上海教會大學的校花美女子,裙下不少追求者。嚴君,不但高大威猛俊朗灑脫,還別具心思,為了陪美人讀書,故意留級一年,終於娶得美人歸 。 嚴君和夫人都是船泊工程師,生活十分洋派小資 ,聽唱片、讀莎士比亞、玩攝影、旅遊,都是出入雙對,181 配171,簡直是我們街道的一道佳景。某日,嚴夫人身穿束腰軍官大衣、小皮靴,英姿颯爽,笑聲朗朗,好不威風。原來,其單位收入軍隊編製。。。
好景不長在,文革中,他們的小資生活受到了衝擊,炒家之後,嚴夫人變得神色恍惚,美豔盡失,和熟人照麵,東張西望,行動詭秘。。。嚴先生對她愛護備至,觀察入微,常告假在家,陪伴左右。某日,嚴夫人狂叫:床下有人!床下有人!-----自己撲向開著的窗口,躍身欲跳下三樓----嚴先生搶步抱緊夫人的腰,躲過大劫。
嚴先生是中國船舶高級工程師,外貿買船全靠他 的檢驗 ,忙得不可開交。然而,夫人健康的前半生和瘋癲的後半生,他一直關懷,寵愛不棄,直到夫人憂鬱去世。。。
嚴夫人是前輩,她先前的受寵而“暢 ”,耳聞目睹 ,至於她得病後受到丈夫繼續關愛的感受,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位被寵愛的女性,是我同齡的鄰居。
她從小豔麗活潑 ,被家長、哥哥姐姐寵愛。16歲長得 如成人一般 ,發育遲鈍如我,幾乎要仰視她了。我們同入居委會乒乓球隊 ,她還是學校的籃球隊員 。她無論到哪,都是人們視線的焦點 。隻不過,一般的男孩對她可望不可及吧?文革中,她被紅衛兵盯上了,驕傲的少女,一下子變得像狗崽子一般,慘遭對她早就虎視眈眈的紅衛兵頭頭的淩辱。。。隻因為,她是資本家的“黑”子女。那位胡作非為的紅衛兵頭頭直到開軍用吉普在街上亂拉女人繼續犯罪,才被判刑兩年。出獄後,居然想繼續騷擾她。
事發兩年後,她告訴我,被逼失身那晚就想自殺,可是,舍不得生她養她的老父母。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失身”兩個字,從此,在她麵前,我(們)不會提到“失身”,更不會提到“強奸”。我還不懂得如何寵愛女子,我也隻能做到這樣了。這時,我們都沒法避開眼前的道路:上山下鄉。
她想離開是非之城,我卻還在徘徊猶豫。這兩年,她閉門不出,專心繡花,手藝精巧,心思細膩如絲,昔日的活潑,轉躍於針線上了。我也開始學習英文字母的設計,和她合作,為印尼華僑朋友的忖衫口袋、領子刺繡。
某天,她說將去東北大興安嶺,他小哥哥的至交老東,辭退上海的工作,與她同行。我沒有送行,因她的要求,畫了幾張可愛的洋娃娃給她帶去東北。。。

25年後,我們在上海重逢。那時,我相信老東對她的寵愛依然還在,因為她神采飛揚,健康活潑,還像個小姑娘。
一時衝動的寵愛,可能是感情用事,不論艱辛還是順境,不論他鄉還是故鄉,堅持幾十年,就不是每個男人能做到的了。當年,隨她去大興安嶺的老東隻是叫少年的我感到意外,成年後,又經過了不少風風雨雨,我對老東更是敬佩了。那天,武生說我的吉他老師隨夫人去內地小城---真偉大,老東的行為不是更“偉大”嗎?不過,我沒這麽想他,在中國,“偉大”這兩個字,用得太濫了吧。飯局閑聊,講起過去,老東他平平淡淡,絕對沒有在太太孩子麵前沾功封德。同時,他在繼續支持著太太各式各樣的生活,自己的女人,繼續寵愛,轉眼,又是十五年。。。

男人寵愛女性,未必為了回報,不過,能持久的寵愛,必然是互相的。再強壯的男人,也有需要女人寵愛的時候。
明代狀元大才子楊慎(升庵),才高八鬥,貴為國師,剛直不阿,膽敢帶領200高幹向荒淫無能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抗議,指責皇帝“輕舉妄動、非事而遊”----被杖罰兩次,判從軍流放雲南。楊夫人黃峨(字秀眉),不棄不舍 ,不顧艱辛危險,千裏護送丈夫,患難見真情!想是錚錚忠骨的楊慎也有纏綿多情的文學家風情,對夫人寵愛有加,楊夫人有詩為證:

“巫女朝朝豔,楊妃夜夜嬌。行雲無力困纖腰,眉眼暈紅潮。阿母梳雲髻,檀郎整翠翹。起來羅襪步闌菬,一見又魂銷 ! ”

雖然不像市井、青樓的豔情詩那麽赤裸裸,出自大家閨秀狀元夫人的玉手—那“魂銷”二字,實在回味無窮。看來,楊狀元那天的早朝---遲到了。。。

不要小看政治家對女性寵愛的態度,民主國家尤其重視,當年裏根是第一位離過婚的美國總統,國人聽來有點不可思議。
前些年,貴為日本的首相,因為寵愛女性不得法而黯然下台。因為他的老情人向傳媒投訴: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女人都不好,怎麽能對國民好呢?
如今,國內高官被“雙規”、被判刑、被槍斃,不少舉報的證人,是他們自己沒有“寵愛”好的女人們。

也許,等到我國的女子有選票在手,男人們才會真正重視對女性的寵愛吧?
看來,寵愛女性,要真誠,要持久,要永恒------我們男同胞,還得不斷學習。

如果能像楊升庵先生那樣留世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擁有一位寫出“魂銷”詩的夫人,也就不枉一生了!



(試探叫楊狀元“一見又魂銷”的意境。。。水墨/水彩/高麗紙(40x40英寸)
[打印] [編輯]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