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簡報(2023年10月24日)
1。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11月初訪華前,先行於本周訪問美國。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將在白宮隆重歡迎阿爾巴尼斯,雙方預計將討論中國、烏克蘭和中東議題,澳方並尋求落實對澳英美3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支持。
2。以色列成立特遣部隊,追捕並狙殺所有負責對以色列偷襲的哈馬斯人員。相當於以色列聯邦調查局 (FBI) 的辛貝特 (Shin Bet) 部門,將以哈馬斯內部名為Nukhba 的特種作戰部隊的成員為目標。
3。美國和以色列官員表示,美國敦促以色列推遲對加沙的地麵入侵,以鼓勵人質談判,以色列稱哈馬斯和其他激進組織仍扣押著222名人質。哈馬斯周一(10月23日)又釋放了兩名人質,她們是兩名以色列老年婦女。與此同時,有關可能釋放50名人質的談判陷入僵局,因為該激進組織要求以色列允許向加沙運送燃料。
4。10月23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出席與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以及伊朗舉行的“3+3”模式談判外長會議。拉夫羅夫還受到伊朗總統萊希接見,並與外長阿卜杜拉希揚舉行了會談。
5。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於周四(10月26日)晚間訪問華盛頓,此次訪問被視為為中美之間進一步舉行高層會晤鋪平道路。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10月26日至28日接待王毅。據行政當局兩名高級官員透露,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將與王毅舉行會談。
6。美軍裝備湧入以色列 ,45架滿載武器的貨機飛往以色列國防軍。據報道,這批貨物包括軍事物資、醫療設備和軍用救護車。周四的另一批貨物還向以色列國防軍運送了裝甲車。
7。周一(10月23日),美國部隊擊落了兩架襲擊敘利亞南部美軍的無人機,這是針對美國在中東基地和設施一係列無人機襲擊中的最新一次。官員們警告說,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衝突有升級的“重大威脅”。
8。悉尼一家法院周一(10月23日)推遲了對一名前美國軍事飛行員的引渡聽證會,該飛行員被指控非法培訓中國飛行員。該聽證會將推遲到五月份,因其律師試圖進一步加強該案件的勝算可能。
9。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辦公室周一表示,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已向土耳其議會提交了瑞典加入北約的議定書,以供批準,這使這個北歐國家距離加入該軍事聯盟又近了一步。
10。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周一(10月23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首屆高級官員“2+2”外交和國防對話。根據會後聯合聲明,雙方官員討論了與關鍵礦產、網絡和海事安全及半導體相關的合作計劃,並就全球和區域安全問題交換意見,包括中東和南中國海事態的發展。
11。億萬富豪企業家馬斯克周一表示,他認為中東和烏克蘭的軍事衝突可能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並認為與其他全球大國相比,美國的軍事實力已不複往昔。
12。白宮於10月23號公布《北極國家戰略實施辦法》(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2022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根據拜登政府在2022年10月公布的《北極國家戰略》,對美國政府機構領導各項目的開展、與外國政府或組織的合作進行了規範,並製定推進之步驟與評量目標。
13。議員瑪麗亞·科裏納·馬查多,在委內瑞拉反對派總統初選中取得決定性領先後宣布獲勝。這可能使她處於領先地位,在明年的選舉中挑戰長期的社會主義領導人尼古拉斯·馬杜羅。
14。周日(10月22日),菲律賓和中國的船隻在位於馬尼拉專屬經濟區內的有爭議的珊瑚礁第二托馬斯淺灘附近發生兩次碰撞後,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再次升高。
15。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周一(10月23日)開啟對中國為期一周的訪問。紐森在首站香港表示,不論明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加州都將在氣候議題上與中國合作。紐森稱此次訪問聚焦氣候危機,但引起美國政要與人權團體批評其漠視中國打壓人權。
16。吉尼斯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周一(10月23日)表示,世界上最長壽的狗博比(Bobi)在葡萄牙去世,享年31歲。
謝謝您的閱讀和聆聽!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