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data/radio/album/01/80/180_120_120.jpg?rand=7235">
國際要聞簡報,輕鬆了解天下事
總節目 84 總播放 29038 總點讚 4 總評論 0

國際要聞簡報(2023年10月2日)

2023-10-02 06:54:33 播放 271 評論 0
0:00

國際要聞簡報(2023年10月2日)

1。美國眾議院以335票比91票星期六表決資助聯邦政府45天,在最後期限到期前的幾個小時潛在地避免聯邦政府的一次關門。拜登周六(9月30日)深夜簽署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使聯邦政府機構得以繼續運作至11月17日,暫時避免了政府關門危機,此時距離午夜大限不到一個小時。

2。拜登政府周五(9月29日)任命資深外交官馬克·蘭伯特(Mark Lambert)為美國國務院對華政策最高官員。現階段美中兩國戰略競爭對手的關係,仍因台灣、貿易以及美國限製北京獲取美國先進技術等問題而緊張。

3。美中雙方透露,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周三(9月27日)於華盛頓進行會麵。這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為了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最新一次會談。此次會麵也預計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美之行鋪路。

4。中國與德國星期天(10月1日)在法蘭克福舉行兩國第三次高級別財金對話,柏林在雙方會談結束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對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G20)為窮國設立的債務重組框架表示歡迎。

5。台灣自造潛艇“海鯤號”於周四亮相。如果台灣能夠建造足夠多的這種潛艇,這種嶄新的武器可能會改變中國對進攻台灣的想法。

6。聯合國代表團於周日抵達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阿塞拜疆上個月發動軍事進攻後,亞美尼亞人大規模撤離該地區已接近尾聲。

7。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國與俄羅斯的經貿活動急劇增加,但德國一家研究機構發現,中俄貿易增長其實主要是中國對俄羅斯的貨物出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8。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西(Ebrahim Raisi)周日(10月1日)譴責該地區國家與其宿敵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任何企圖都是“反動和倒退的”。他這番言論發表之際,正值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在進行由美國斡旋的建立正式關係的談判。美國周五(9月29日)表示,兩國正在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邁進。

9。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周日(10月1日)在基輔與新任命的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泰姆·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舉行首次麵對麵會議時承諾對烏克蘭做出長期安全承諾。

10。印度尼西亞總統維多多(Joko Widodo,中國稱佐科)周一(10月2日)在首都雅加達主持雅萬高鐵(KCJB)啟用儀式。此高鐵項目斥資73億美元,主要由中國資助與建設,是中國“一帶一路”關鍵項目之一。雅萬高鐵原定2019年建成,工程延宕4年、曆經波折後完工。印尼政府另宣布延長免費試乘服務2周,10月中旬開始收費。截至周一,車票價格仍未定案。

11。馬爾代夫當選總統穆罕默德•穆伊祖(Mohamed Muizzu)表示,他希望把這個印度洋島國團結起來。此前,民意調查顯示,這位親北京的領導人誓言要重新平衡與新德裏的關係。

12。日本據信將在2024年底之前設立一個聯合司令部,以優化對陸海空三個自衛隊的指揮係統,應對東亞地區特別是台灣海峽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此前,日本政府公布一份新的防衛白皮書,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軍力發展、中俄提升軍事合作、俄羅斯持續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朝鮮違規研發核武及導彈、以及台海緊張局勢拉響警報,強調東京麵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安全威脅。

13。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一份新報告稱,印度裔美國人現在是美國人口最多的亞裔群體。他們已經超過了此前在該類別中人數最多的華裔美國人,但如果將多種族人口計算在內,華裔美國人仍占美國亞裔人口的最大比例,達到 520 萬。

14。韓國媒體星期一(2023年10月2日)報道,尹錫悅星期天在國軍日的當天到前線第25師團視察,並在展望台用望遠鏡觀察了遠處朝鮮軍隊的哨所。他作出指示,如果朝鮮軍隊發動挑釁,韓國軍隊應毫不遲疑地即時予以回擊。

15。馬英九高調拒絕出席台灣國慶儀式, 因蔡英文有台灣之稱, 總統府說他此前都參加無疑。沒有消息報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獨立參選人郭台銘或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等是否抵製台灣國慶儀式。

16。在國際局勢高度緊張的背景下揭開諾貝爾頒獎季的序幕。首先開出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匈牙利人卡塔林-卡裏科(Katalin Kariko)和美國人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獎,他們是信使疫苗 RNA 的先驅,為發現 Covid-19 疫苗鋪平了道路。

免責聲明:本節目內容為媒體或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文學城電台(海外電台)的觀點、立場以及投資建議。
評論
評論不支持HTML代碼
注意: 請不要在評論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類似侮辱性的言辭。
快來發第一條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