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人靜時讀一篇深度好文,品味深刻意涵、感悟經典魅力、啟發思辨、認知升級。詩酒趁年華,不負好時光。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革期間,一億人受到不同形式的折磨和迫害,兩千萬人死於非命,兩代人被毀掉,國民經濟到達崩潰邊緣。每一個經曆文革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個時代的記錄。
《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紮克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834年。該書講述主人公高老頭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麵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為了讓她們擠進上流社會,從小給她們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時給了她們每人80萬法郎的陪嫁,可他的兩個女兒生活放蕩,揮金如土,他的愛輕而易舉就被金錢至上的原則戰勝了。這部作品在藝術風格是最能代表巴爾紮克的特點的作品之一。
《彷徨》是魯迅創作的小說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曆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