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微信熱傳文章:誰的晚年都是一場血雨腥風(圖)


2019-09-10 15:12:00 by 低智商豬頭

曾經家裏的老人相繼病倒住院。工作與照顧老人,真的很難兩全。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這種困境會越來越嚴重,國家也似乎很重視,但是感覺沒有什麽成體係的、適合國情的思路。國外的經驗可以汲取,但是照搬複製就不一定適合,我們中國人這麽聰明能幹,能不能思索出一套適合中國的養老體係?


我有一個粗略的想法,實行以社區為單位的養老體係,國家、民間資本都可以介入,但是國家負責出力的點,在建立統一標準、監督、支持這樣的社區機構,有統一的硬件、軟件配套,技術專業的支持和培訓。


1、劃分社區,建立實體機構。

2、國家或者民間機構從業者,絕大部分負責建立檔案管理、硬件維護、軟件支持、人員培訓、聯絡協調。

3、具體的養老服務人員,本社區所有經過資質培訓的人,每個人根據身份證,服務記點,就如同銀行一樣,把付出的勞動計入檔案,等到本人年老時可以根據點數享受免費養老服務。這樣,機構不需要付工資,充分調動利用退休但是健康老人的時間精力。


4、下麵步子有些大,會有很大風險,需要國家的嚴格監管,但是條件成熟也不是不能考慮。這個點數可以隨檔案全國各地流動,國家承認有效性;點數可以變現買賣,這樣可以提高社會就業能力、盤活個人資本,讓服務發揮最大效率;有權配發點數的機構,必須國家專門機構,醫院、社區隻是提供檔案,國家專門機構放發點數等。這些舉措,可以讓效率最大化,但是風險大大增加,也增加了社會管理成本。可以逐步推進。


以上是本人上廁所時的一點思考。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和見解。利國利民不說,也是一定會有很大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