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換身份捐軀華裔美軍士兵遺屬不為人知的悲愴生活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參軍換身份捐軀異國他鄉,華裔美軍士兵遺屬不為人知的悲愴生活。

一、【記者手記】夜色依舊深重的淩晨時分,休斯敦。

他給記者發來語音留言,“終於把人送走了,心裏真的很不是滋味。一路開車回來,眼淚都流下來了。”


休斯敦,一位乞丐站在十字路口乞討,他的背心上寫著“美國退伍老兵”的字樣。(圖源:僑報記者陳琳攝)



2018年,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休斯敦國家公墓。(圖源:受訪老兵提供)

說這話的,是一位在伊拉克戰場上活下來的華裔老兵;而剛剛被他送走的那個人,是當年死在戰場上的一位兄弟的遺孀。孤兒寡母的生活過了十多年,她不得不離開休斯敦,去一個能給她帶來更多收入的地方生活,這麽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給兒子準備上大學的錢。

這種故事在聖誕、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格外令人傷感。當戶戶點燈、家家團圓的時候,有一些家庭,卻永遠、永遠缺了一個人,那些身為人父、人夫、人子,卻捐軀在沙場的人。留給那些遺屬們的,是經年累月卻仍然抹不去的痛。

為國而戰本是男兒的榮耀,但眼前的這個故事之所以令人嗟歎,是因為在那群逝者中,有不少是以參軍換入籍的華裔士兵。他們原本身份各異,為了加入美國國籍而走上了同一條道路。可是,在伊拉克戰爭(俗稱“笫二次海灣戰爭”)那個特殊時期,入籍捷徑實為生命險徑。據知情人稱,僅在大休斯敦地區,就留下了一百多個因此而破碎的華裔家庭。

逝者已矣。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國籍令其家人也成為了美國公民,但是,留在他們身後的生活,卻充滿了難言與酸楚。淩晨的那場送別,隻是眾多傷感故事中的一曲。

二、【遺屬的餘生】

坐在飛機上,目的地是洛杉磯。她知道,在那裏有一份給老人做護理的工作在等待著她。對於一個四、五十歲又不怎麽會英文的女人來說,那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無論是工作的穩定性還是收入水平,而這種工作,在休斯敦卻較難得到。

代價是什麽呢?除了各種不確定性之外,眼下她還得把唯一的兒子暫時留在休斯敦生活,托友人照顧,等她安頓好了再考慮轉學過去。對於一個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的決定,而現實又逼著她不得不做如此安排。

十多年前,她的丈夫、一個才30出頭的男人,戰死在伊拉克,那時他們結婚並沒多久。自此以後,她是兒子的依靠,兒子也是她的未來。但是,有了美國國籍、得到一些撫恤金後又如何呢?在休斯敦的中國城裏,這些年下來她已經拚不動了,收入還是那麽微薄,而她的眼前,有買房的壓力、有給兒子攢教育經費的壓力。這似乎是華人的文化傳統,總要為後代盡可能的留下點什麽,可敬,也可歎。所以,盡管在這座城市裏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亡夫戰友們的幫忙,但她還是決定遠走加州。

處於困境中的遺屬家庭遠不止這一個,苦惱也遠不止經濟窘迫這一樁。生活有多沉重,隻有身處其中的人才知道。

三、【刻入骨髓的回憶】

戰爭的殘酷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想象不到的。在聽幸存者講述過往的時候,既令人毛發立正,也令人無盡感慨。而這一切,就發生在不過十多年前。從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其造成的死傷人數其實至今仍然模糊,現有數據表明,美國至少付出了4千條生命,還有3萬2千多名傷者。這其中有多少是華裔士兵,記者至今仍在努力為此而求證。

“你一腳踩下去,就像是在沙地上踩到了一個空的罐頭盒,有經驗的會直立不動、呼叫排爆人員,沒經驗的腳一抬,炸彈就爆炸了。”

“有一次一個小隊出去執行任務,9個人,有男有女,被炸了,隻剩了一個人和不知道誰的一條腿。巷戰就是惡夢。”

“原本新兵都要訓練六個月再上戰場,但那些新兵沒有訓練幾天就上去了。戰爭太殘酷了,三個月就必須換防,戰場缺人。”

“當時參軍就能拿國籍,快的隻要一個星期美國護照就拿到手了。他們的護照都帶在身邊,有些人實在撐不住,隻能當逃兵,以一種不名譽的方式退伍。”

酒與煙,也許是一些從戰場上活下來的男人們畢其餘生都少不了的東西,更可怕的還有毒品。可是,萬事皆有源頭,有多少人願意、或者能夠想象,發生在那些人身上的每一日、每一夜的痛,以及令他們揮之不去的那些夢魘。

“生活就如同隧道,眼前總是走不出的黑暗。有時候,一了百了的念頭就是因此而生。能掙紮著活下來的人,都不容易。”

四、【一年的尾,人情的味】

在休斯敦的華裔圈子裏,有些組織、有些人常年在關心、照顧那些陣亡士兵的家人。臨近過節的這些天,他們正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各界收集捐贈;而下周,他們收集來的那些慰問金和物資就會被送到軍方指定機構,然後分發給那些戰死的華裔士兵的遺屬。不管多少,這份心意,都讓人感動。

無論生活呈現給我們什麽麵貌,我們都要堅強的活下去,為死者,也為生者。而愛,哪怕隻有點滴,都是伴我們同行的最好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