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楊尚昆在六四中真正作用 鄧小平下狠手楊始料未及


2014-07-06 12:42:56 by 秋水長天

曆史的驚歎--鄧小平和赫魯曉夫

付明泉

2010年4月10日

有著黑白墓碑的獨特的赫魯曉夫墓成了前蘇聯的曆史。而鄧小平也已經成為中國曆史的一部分。然而多年後讓我們回頭看這兩個影響世界的政治人物,我們才發現是如此的驚歎。

斯大林死後,在蘇共20大上,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震驚了世界,這個報告,之所以震驚世界,更震撼了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這是因為被奉為“世界的共產主義的領袖,領導蘇聯衛國戰爭的統帥”的斯大林一夜之間成了暴君,獨裁者。整個陣營騷動了。不論斯大林到底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講究君子做事情要“光明正大”的文明古國中,赫魯曉夫的舉動是讓人鄙視的。當時的鄧小平率領中國團參加中途離開,回來後受到了毛澤東等的肯定,之後就開始了中蘇交惡,赫魯曉夫一夜之間撤走了所有蘇聯專家,中國也開始了勒緊腰帶去歸還蘇聯的債務。

赫魯曉夫全麵批判了斯大林,中國對斯大林進行了三七開,即三分錯誤,七分成績。斯大林到底如何,留給後人研究。但是赫魯曉夫的舉動讓西方喝彩一片,而赫魯曉夫也自認為自己遠遠超越了斯大林,實現了社會主義的真正繁榮。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後,在北京和毛澤東見麵的時候,帶著髒話表達了對美國的發達的無限崇拜,讓毛澤東十分鄙視。毛從人格和作風上真正鄙視這個光頭,做秘密報告的政客。毛也拒絕再承認赫魯曉夫是陣營的領袖。當然,真正的中蘇交惡是從赫魯曉夫要租借中國海港,搞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開始的。從此,毛澤東的中共和蘇聯的中央開始了誰是社會主義誰是修正主義的全麵論戰。這也成了毛澤東晚年考慮最多的問題,就是誰是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誰會在他身後建立赫魯曉夫試圖建立和所謂改革出的官僚特權貴族階層,建立出一種貌似自由的特權專政控製民眾的崇拜西方的非社會主義非資本主義的不倫不類的社會模式。

赫魯曉夫對西方本質是恐懼和羨慕的,他的政策外強中幹,虎頭蛇尾,虛張聲勢。他搞了古巴導彈危機,在美國當時肯尼迪政府的強硬回擊下,悄然灰溜溜的撤退;而柏林牆的建立,更是對西方從道義到形式的全麵失敗。赫魯曉夫試圖改革,但是最後的結果讓蘇聯經濟停頓不前,而他粗魯的作風,更讓世界為之驚訝。而他自己,也一樣成了秘密的犧牲品,他在黑海度假,被隱蔽的中央全會悄然以健康為由撤銷了一切職務,灰溜溜的交出了全部權力。

鄧小平曾被毛澤東批判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二號人物(一號是劉少奇),毛澤東更擔心的是鄧小平等人要建立一個之發展經濟,不管其他的,倒向西方的,隻變賣資源,兼並土地,照顧少數權貴,而不顧及社會分配形式,隻考慮短期利益,而不考慮長遠戰略的的“修正主義走資路線”。毛澤東更擔心他們成了"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而鄧小平在1980年重新上台後,也對來訪的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說出了“我們不會像赫魯曉夫對待斯大林那樣對待毛主席”。說出了他和毛澤東長期的糾結。

但是鄧的確和赫魯曉夫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都走了和前任不同的道路,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他們本質都是對西方充滿好感並向往的。但是鄧的高明在於他沒有做任何秘密報告,而是直接三七開了毛澤東,而且拉著很多老幹部一起起草了《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這個決議我讀過多次,我覺得不夠客觀,這個決議既掩蓋了鄧小平參與甚至擴大化執行毛澤東的很多政治運動的問題,也缺失了對中國建國以來經濟建設若幹成就的肯定,片麵的孤立的割裂曆史的武斷的否定了鄧小平和很多老幹部自己沒有參與的政治運動,並否定了他們在其中互相你爭我奪的鬥爭曆史,鄧小平等人把毛澤東描繪成了一個後期老邁,昏庸,毫無建樹,想入非非的人物,而沒有客觀的,如鄧小平所說的那樣實事求是的去評價毛澤東在建國後提出的一係列防止國家官僚階層腐敗,防止出現特權階層,防止腐敗和貪汙的正確政策。

鄧小平提出建設毛澤東思想,而他說的這個思想除了所謂實事求是,所謂理論聯係實際,已經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統一戰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一係列長期獨立自主的政治路線,而成了和“曲線救國”相似的被稱為“韜光養晦”實則投向西方,培養大官僚,大特權階級的路線。毛澤東重視長遠的戰略,如興修水利,發展高科技國防,自力更生搞高科技產品,而鄧小平更多傾向招商引資,租賃土地,出口創匯,買入利用的方針。對國際朋友,毛澤東更多強調是搞長期的統一戰線,分化瓦解對手,到對手的陣地和國家內部去分化瓦解對手,而鄧小平的策略則是韜光養晦,不出頭,對國際朋友少支持,悶聲發大財的自我中心的短時政策,這種政策必然造成長期的後,對手直逼國門,朋友眾叛親離的局麵。

很多改革精英評論毛澤東隻會搞軍事,不會搞其他,其實,毛澤東是個長遠的戰略家,如同一個總統帥,他善於利用各個專業人才來進行全麵的建設,他的思想長遠而有效。但是鄧小平實際上是個政客,政治委員,他既不是個軍事家,也不是個經濟領袖,更不是一個戰略高手,他除了對毛澤東執行的他沒有理解和參與的運動否定外,幾乎沒有任何自我的建樹,他幾乎是按照“凡是毛澤東執行的路線相反”的方式執行了自己的路線,結果就是今天,改革32年來,國內腐敗全麵開花,國有資源損失殆盡,稀土礦產廉價出賣,中國自主科研全靠吃老本的境地。

從1949年到1976年,在不到30年的時間中,中國爆炸了原子彈,氫彈,建設了中國海軍和空軍;中國實現了消滅鴉片梅毒血吸蟲的傳染病;中國實現了工業部門比較齊全的建設,中國實現了和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建交;中國實現了從百年淩辱到外強眼看歎息的轉變,中國實現了和美國,蘇聯的直接較量,被亞非拉國家抬入聯合國,中國教育了一大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幹部,湧現了無數在本職工作上拿錢雖少,兢兢業業的勞動者。毛澤東的很多晚年思想,過於超前時代,他的上山下鄉論,老中青結合論,繼續革命論,反對官僚特權論,人民民主論,人民監督論,批判封建禮教論,還不能完全適應於當時人們的思想和時代,但是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他的思想是進步和獨特的,他是真心為了這個國家的進步的。

從1978年到今天,已經過去了32年,讓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現狀,看到煤礦的死人,童工,看看黑心棉和社會泛濫的黃,賭,黑,看看貪腐上千萬還不死刑的高官,看看剛剛建好的就倒塌的大橋,大樓,看看大官僚,大資本家剝奪占有農民的土地,看看各級官吏的逢場作戲的淚水漣漣,看看我們依然吃老本,毫無新的自主創業的科學,看看那些看起來像商人的博士導師,看看那些看著那些掛著各種科學技術職稱和擁有帶水的高學曆的就差沒有掛著高僧頭銜的高官,我們真的無語。

鄧小平不是赫魯曉夫,同樣,毛澤東也不是斯大林,老年的毛澤東對45運動的學生也隻是讓工人糾察隊用大棒予以驅散,而斯大林則要狠的多;赫魯曉夫沒有用槍炮鎮壓過反對派,但是鄧小平在麵臨和毛澤東一樣麵臨的反對派的時候,卻用大炮和槍口代替了大棒和徒手,鄧在這點上,更接近斯大林的穩準狠。

赫魯曉夫不是一件好事也沒做,但是他沒有得到任何榮譽,更沒有總設計師的稱號,他也沒有任何理論問世,唯一一部回憶錄,還是他的口述,別人的代寫。而鄧小平則有和毛澤東平起平坐甚至更被當代改革精英拿好處時候推崇的白貓黑貓的理論“指導”著中國特色的社會的建設。他的一百年不動搖的理論和他當年和華國鋒保證的“世世代代永遠高舉毛澤東旗幟”一樣,也和他當年和毛澤東保證的”永不翻文化大革命和黨組織對自己定案”一樣,都是絕對的,靜止的,發誓的,脆弱的,不符合馬克思的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辯證法的理論。這也注定他的這些說法不僅僅不能世世代代,也不能永不翻案,更不能一百年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