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文革下鄉複活? 中國政府鼓勵大學生"基層工作"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ttlm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3:19:12
想當農民的沒這個待遇,當了農民的卻到北京當低端人口,被人驅逐回去享受自己的房基地和自留地。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2:02:40
太祖時代農民免費獲得房基地和自留地,現在想當農民還沒有這個待遇。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2:37:37
我也讚成小粉紅,戰狼先下鄉,比如那個趙立堅。為國貢獻不能隻用嘴!另外還有這網上的雅皮士,百家爭鳴2012等。就算他們在台灣也抓過來送到中國最窮的農村去接受再教育,省得他們在這裏胡說八道。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2:37:17
知青下鄉後,一般兩、三年,最久不會超過四、五年都會抽調回城工作包括上大學參軍提幹,保證人人有工作,而且好的工作,好的崗位都保留給知青,招工條件明確規定必須下鄉兩年或以上。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2:12:11
空城之主不要瞎編了,下鄉10年沒有回城的絕無僅有。極個別的10年沒回城的也有:在當地參加工作的,比如當教員,幹部,技術人員等等,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幹農活了,是城鎮戶口不屬於農民,後來這些人也是想方設法的回城了。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2:02:40
太祖時代農民免費獲得房基地和自留地,現在想當農民還沒有這個待遇。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1:59:04
美國社會的現狀和向左轉,說明馬克思理論有一定的正確性。
德保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0:58:06
空城之主,洋知青說得好!
那些罔顧良知,拿錢發帖的不配得到你們對話。
Radianz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10:12:01
無論怎樣,中共不倫不類的經濟體係無法和主導世界的西方經濟貿易體係有機對接。
所以至今西方和日本並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但中共在國際上還要強調自己是市場經濟。

按共產主義(荒謬)理論,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過度時期。消滅私有製是最終目標。 市場經濟本身就是資本主義,但過度時期不得不美其名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但又不倫不類,又要和西方搞貿易。當中西方貿易關係愈來愈緊密時,這不倫不類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開始咬亂西方已經成型的世界貿易體係。

共產主義本來就是假設,不是理論。 理論是經過實踐驗證過的。 至今沒有國家實現共產主義,拿來的理論?
反而經過一百多年的人類實踐,證明共產主義這一假設,是想得美。 已經被淘汰。
可這還習不忘初心,奉之為金科玉律。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9:48:30
XI大大這是徹底重走一遍老毛的路,大字報、定為一尊、終生領導製、上山下鄉、閉關冷戰。就差沒有三年自然災害再死幾千萬人了。
lurenjia2014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8:28:27
農活都是技術活。比如插秧,不是看起來那麽簡單的。而且,水田裏有螞蟥,蛇。農村給菜地澆糞,用扁擔挑糞,是力氣活,也考驗忍耐力。農村可沒有那麽多的自動化機器,很多都是手動的。
Cathy_Bay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8:16:20
大學生村官是體製內的培養對象。鳳毛麟角。不是人家找不到工作。這個“基層”跟那個基層不是一回事。指導農業生產?不是開玩笑吧?能把農作物認全嗎?別說城裏的學生,就是年輕一代的農民會種地的都少,全跑城裏打工,哪裏還會種地
Radianz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8:06:26
本人認為,根本問題是中共社會製度問題;以一個不配套的社會主義獨裁體係, 驅動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後者正是需要健全法製下的民主自由。中共就是沒這個。

這種奇葩的社會經濟體係,無人知道其經濟周期後果和成熟應對措施。
不像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周期可以預測,也有一係列相應經驗和措施應對。
JJtiger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8:04:00
這就是現實!少投點兒給黑弟兄,多投點兒給百姓的災難重建,也不至於上山下鄉了。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8:03:05
我當年下鄉時,整個大隊就我們一個集體戶。大隊書記把我們安排到一個最富的小隊。我在的那年一天全公分(8分)合人民幣1.04元。第一年因為有國家公應糧,所以年底還有富餘。如果沒有國家供應糧,估計勉強夠自己的口糧和菜錢。

我去的地方,集體戶對農民沒有任何幫助。集體戶沒菜了就上隊裏要。要來了也不好好保存,一爛一大堆。集體戶也種菜,但根本沒人管。另外,集體戶對女青年是一關,因為招工很少招女生。我們鄰居集體戶幾乎清一色女的。最大已經三十多歲。但她們就是不結婚,還抱著回城的希望。經常會聽到那裏的哭聲。為了回城,她們會不惜自己的一切。

我們集體戶對所在生產隊的唯一幫助就是幫他們通了電網,有了電燈。可惜,那不是我們知青的能力,而是一個同學的父親的權力。因為生產隊連電線和電杆都買不起,更別說雇工人,過手續了。做為報酬,這個同學被最早抽調回城,找了最好的工作。

Radianz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7:49:45
實際就是要解決大量失業青年問題。

幾十年前,生活雖苦,但經過中共忽悠,人民還可以和戰爭年代艱苦歲月生活相比,那時命都難保,人們還覺得當下還算過得去。
現在人們,尤其這青少年一代,隻能和不遠的過去經濟繁榮時候比。 正應了,人不得不往地處走。
這對習二是潛在社會問題的挑戰。
一個剛愎自用,好高騖遠,誌大才疏隻有小學文化的黑社會老大,遇到近代中國最複雜的諸多問題。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7:28:59
毛澤東無能,安排不了青年就業,這才有了所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實際上說的好聽,對國家,對老百姓都遺害無窮。它整整毀了幾代中國人。

改革開放,中國的就業機會逐漸增多。雖然有改革早期的下崗風朝,但總的就業情況大大好轉。知識青年不但不用攆到鄉下去混飯吃,還供不應求,甚至大量農民也進城打工,造就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實際上,早期的下崗也是毛時代的遺害。因為那時並不是勞動力過剩,而是無技能的勞動力過剩。毛澤東時代的教育,培養了一大批無用的人。

今天又重新拾起了上山下鄉,中國這是怎麽了?一個人的破壞力有這麽大?比得上當年的毛澤東?堂堂大中國,無人了嗎?
競選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7:22:47
到農村去?誰給你土地?誰給你房子?
問題哥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7:19:20

黔驢技窮說慶豐
少爺小姐下基層
不忘初心學挑麥
快步扯蛋不嫌疼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6:51:21
基層工作如果也是財政出錢,也解決不了多少就業,以後很可能就是城市青年去農村當農民,因為城市裏太多沒工作的年輕人會極大影響社會的穩定
rougeriver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6:36:39
沒上過山、下過鄉的人胡亂說說過過嘴癮,有過這經曆的人還現身說法,對這運動不是唾棄而是所謂“客觀地”評說,真是讓人汗顏。這種運動似的做法,推促一代年青人去某個特定區域或領域,是不合人類現代文明思想或基本人權的。
實話100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6:15:20
跟著習的步伐向反方向大步走
laocaige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5:43:01
蛻變
xiaoyuzi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5:27:00
多好啊!小粉紅們可以下鄉報國了,激動吧
錦西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5:22:04
才華稀疏的四眼遍地都是,眼高手低,四,六不成材的大學生比比皆是。不去找飯轍,怎麽著兒??從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輸了。讓普通勞動者和大學生畢業生的待遇等同,是對勞動者的尊重,是對一切假象的有力還擊。
LISP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4:55:37
文革下鄉

vs

地攤經濟
lue96500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4:27:03
又是自由時報,愚蠢懶惰的造謠者。
mirror1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4:16:31
牆裏人有牆裏人的活法
大家就不要瞎操心了吧
liu12345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3:03:49
那邊報道人口減少危機,這邊就開始起哄一年八百萬畢業生沒工作,需要下鄉解決危機。這到底是喝得哪壺呢?
Bslrim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2:55:10
有病吧,鼓勵學生去基層鍛煉幾十年一直沒停過啊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2:15:54
想走仕途,就得去基層。
體製內從基層開始
和去大城市自己打拚,各有利弊。
nightcoffee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1:29:00
毛爸附體
空城之主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0:59:26
XYZ94538 :我1968年下半年下放,78年4月去上大專。10年中有多次招工,總是僧多粥少,隻在73年給了我一次考大學的機會,結果給張鐵生一轟,考試成績不算,我又沒了優勢,白幹。後來的招工就沒我份了,叫作大家給點機會。我去的地方是皖南水稻產地,但是靠山,土地貧瘠。那時候什麽科學種田都沒用,連袁隆平都沒用,稻種貴五分錢人家都不買,沒錢,也沒肥料伺候。至於我什麽地方不對勁,我開始也這麽想,後來進了大學一看,那麽多優秀的非紅五類後代,差點就埋沒終生,就明白了。你的態度我不奇怪。苟晶被老師騙得這麽慘,隻因為各級政府持不要張揚的態度,你們可以一哄而上,把她指責為不學無術專門害人的騙子,裝得比她還要了解她。5矛都是這個德性。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5 00:06:04
空城之主不要瞎編了,最早的知青是1968年,你下農村10年,你1978年才回城?別人下農村兩三年就抽回城當工人,或參軍,上大學,提幹,你怎麽能在農村呆10年?你是不是那方麵不對勁?那時稍微富裕點的農村一個工都在一元以上,一個工七角是普遍現象,一個工七分是兔子都不拉屎的沙漠地方吧?


青柏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3:50:00
多辦醫院多招警察,現在醫院人滿為患像菜市場一樣
visit201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3:26:00
毫無疑問,習近平要把中國改造成他喜歡的70年代。
wumingwuxing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3:10:40
建議先把這裏混的翻牆評論們優先安排至農村,提高待遇至一條四角,戶口一並遷去,帶領農民們學會翻牆增加此城急需人力,徹底占領各個論壇,宣揚展示厲害國威力。王滬寧必開心不已,此城尚在監獄裏混的也可減刑遷至農村,越偏僻越好,鍛煉意誌也享受新鮮空氣,檢驗的同時加快提升對襠和皇上的忠誠度。
空城之主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59:31
對不起,打錯字,是第三年7分。就是7分錢人民幣一個整勞力幹一天。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49:52
從國家層麵上,解決800萬大學畢業生的社會就業壓力,並促進基層的管理觀念改變。從個人層麵上,可以走出不同的發展路子,成就在個人。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36:11
應該說,支持落後地區。特別是到落後地區做老師的就很多。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34:32
說這種話的人對中國國情一點都不懂。其實中國一直有支邊的做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泰傻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23:53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革命青年誌在四方。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祖國的大地遼闊無邊,到處是我們青年的家鄉。到農村去,到邊疆去,革命青年誌在四方。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南泥灣精神永記心間,革命的重擔我們挑在肩。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革命青年誌在四方。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啥時回城,黨和政府會通知你。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18:08
中國現在的大學生村官是由中組部管理。願意走仕途的人,這不失為一個出路。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16:37
還有知青下鄉兩年後絕大部分都回城當了工人提幹參軍上大學。在農村與農民一樣分配,實際上農民在工錢分配上還是很照顧知青的。

Cathy_Bay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07:36
眼看畢業就失業,隻好送到“基層”。比上山下鄉文明些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06:58
空城之主,不對吧,知青頭一年的口糧由國家無償撥給。另外知青家長單位,對口農村公社大隊,給了農村巨大經濟援助。比如知青家長單位建青年點,順便也把大隊部,農機點,隊辦企業,社辦企業等都建立起來,還有送化肥種子給農村的,還有各種技術指導。總體來講,農民得到的益處遠大於負擔。而且培養了青年人自立,獨立生活的能力,比現在的年輕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隻知道網上醉生夢死,30多歲還在啃老,強百倍。


大號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2:06:00
真希望文革再來一次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1:49:57
大陸現在鄉下不會比城裏差。郊區比城裏可能還好,山區差,但是通訊和交通解決後,生活比原來好太多了。
空城之主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1:40:12
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毛澤東時代下鄉是把負擔送到鄉村,別的基本不管。我自己就是下鄉知青,常常挨餓,有一種活不下去的恐慌。難得城裏有需要招工就看大隊幹部的高興了,送表送身子的什麽都有。現在是把路修到鄉村,鼓勵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向鄉村滲透。做不好的可以自由回城。
吾思故吾在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1:37:13
支持!
知識青年小粉紅們到農村去,接收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jinzhengping 發表評論於 2020-07-04 21:34:58
大饑荒也會如期而至,再一次上演人相食。
頁次:1/2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51  分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