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美國能摧毀中國10次,中國摧毀美國一次就夠了”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paladindancer 發表評論於 2019-10-22 13:46:52
核彈在戰爭中用不到?,這種話敢講嗎? 首先是小日本已經被用過了,而且最快結束了戰爭,核彈是非常好用的,一旦普通的擦槍走火到了戰爭白熱化,雙方都死傷幾千萬了,誰還在乎地球? 老子弄不死你就跟你一起死,這就是人類的本性
aaron1970s 發表評論於 2019-10-22 09:08:34
Scean,你是腦缺麽?按你的邏輯是美國先開打,中國幹坐著是麽?特麽肯定是同時開打啊,你有gps我也有北鬥啊,幾乎同時發現對方開打的啊。目前兩國的導彈防禦係統基本都是白給,而且目前的洲際彈道導彈基本都是多彈頭,要死基本一起死,誰特麽也跑不了。
豫思敏 發表評論於 2019-10-22 06:56:39
luting和zxhe兩位網友看的挺透的
喜得利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20:03:33
動手吧,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jinzhengping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8:21:34
去討教一下老大哥,為啥軍備競賽輸了連蘇聯也沒了。況且還在從前老大哥那裏買武器呢。
Katrina2005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7:17:13
美國的精英們還睡在10-20年前的帝國美夢中!
aaron1970s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6:29:08
都到今天了,美國還特麽不麵對現實,gdp是你的百分之七十,購買力平價gdp已經超過你,中程導彈壓倒性優勢,軍艦已經超過太平洋艦隊,動動腦子也知道核武器數量和質量怎麽可能停滯不前呢?東風17 31 巨浪2 41是燒火棍麽?你覺得有沒有能力毀滅你一次呢?我覺得不止一次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6:23:32
美國想摧毀世界,中國建設世界,美國想摧毀中國,可是太晚了,中國已帶領世界取得了第二次長征的勝利。
喜大普奔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5:56:10
中國能力早不止摧毀一次美國了
harry-1092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5:49:20
嘴炮
北美_原鄉人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4:40:50
回歸理性,回歸現實,中美兩國誰也少不了誰。老大和老二打架,肯定沒有贏家,隻有那些老三,老四偷著笑。
scbean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4:40:23
金澀糊塗!!

十次中某一次把你摧毀了,你還有機會反擊嗎?

中共領導人死死把住權利不放的原因就是怕被清算,即———-怕死!說白了,他們是世界上最怕死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的包袱太重!這個世界對他們和家人有莫大的利益和誘惑。這樣說來,他們壓根沒有動武的膽量,更沒有動核武的膽量。在這兒吆喝的一定是————啥也不是的主。
我的祖國是自由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4:36:17
這個金燦榮應該盡早摧毀!不然中國就徹底毀在這幫家夥手裏了!!
意大利通心粉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4:23:46
你倒是試試看能不能摧毀美國哪怕是0.00001次
北美_原鄉人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4:21:50
中美差搶走火或者由此發生常規戰爭的可能性倒是比較高。中國的火箭軍擁有27個導彈旅。一個常規的導彈旅擁有320枚左右的導彈。遠程戰略導彈部隊的數量要較少,但總計至少有6000枚以上的導彈。中國海軍所擁有近百艘的護衛艦和052D,054D和055D新導彈驅逐艦,據紐約時報去年底報道,中國海軍共有317艘各類艦艇, 所有裝備的各類導彈總數量已經超過2000枚以上。還加上中國的改裝的兩百多架轟六戰神轟炸機所擁有的各種導彈包括巡航導彈,也都上千枚以上。這近萬枚的導彈已經可以將美國所有的駐亞洲的基地包括日本,南朝鮮及美國關島的軍事基地, 包括所有在亞洲的航空母艦置於飽和攻擊之下。就算美國可能動用其隱形戰鬥機和轟炸機對中國進行首次打擊,但中國的戰略縱深遠大,美國根本無法摧毀半數以上的導彈,中國仍然可以打鳥先搬巢,通過二次打擊摧毀美國的大部分軍事基地。美國一旦失去了這些亞州常規基地的投射平台,除了發動核戰爭導致雙方互相毀滅,根本沒有辦法打贏中國。再看看美國幾十年來,連個小小的古巴,委內瑞拉,阿富汗,北朝鮮,敘利亞,伊朗都搞不定,響動老二中國,尤其是到中國門口,到亞洲來鬧事,絕對占不到便宜。
北美_原鄉人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4:16:01
美國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第一,如果美國幾千枚核彈都打過去的話,那是百分之百的人類地球的自我毀滅。因為那裏意味著全球的核冬天,人類的自我核毀滅。第二,美國人沒有絕對的把握,肯定不敢動手。中國具有種巨大的戰略縱深,即9百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中國在80年代就建成地下長達上千公裏的地下長城。現在又擁有了新的戰略要地,即南海深處的戰略核潛艇。
北美_原鄉人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3:54:42


大象無法藏在螞蟻背後 戰略威懾力需要透明度
中國70周年閱兵的最大的功能和價值就是顯示中國的戰略威懾力。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對中國的軍事實力和情況知道的一清二楚,但99%以上的美國人一點都不知道,並且估計70一80%以上的美國的政客也一點都不知道。隻有一些美國議員和參議員負責美國軍事和情報工作的會知道一些。所以閱兵的視頻和大量的信息都會通過現在的網絡和其他媒體全世界的輸送和傳播,從而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中國的軍事威懾力透明化。這將在不少美國人的意識和下意識,尤其是國家的集體下意識中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當他們要反對和主張對抗中國時候,自然的會更多的掂量和考慮一下他們要做的事情的難度和結果。美國除了實用主義哲學,幾百年來沒有出過哲學家。美國外交和地緣戰略實用主義奉行的原則就是打不贏的敵人就是朋友。
Twinlight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3:46:08
1, 如果中國全部核武器隻能摧毀美國一次,那麽50%的初始摧毀率就意味著中國連摧毀美國一次的能力都沒有。

2,衛星變軌早就是已經成熟的技術。由於受地球引力影響,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包括空間站)運行軌道會以每天 100米左右的速度下降。這樣將會影響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包括空間站)的正常工作,常此以久將使得其軌道越來越低,最終將會墜落大氣層。如果衛星上的發動機僅能調整姿態的話,那麽國際空間站早就墜毀了。所以如果需要衛星變軌來躲避或者攔截對方的目標,衛星發動機當然是可以讓衛星調整軌道的。這應該是最基礎的航天知識了。
***youtu.be/2wIrKOYMyNg

3,產業外移不是因為美國生產不了,而是因為生產成本相對比較高。自動化並不能讓成本立刻下降,隻能緩慢下降。相對於第三世界國家極便宜的人力成本,企業家覺得采用自動化降低成本不如直接使用第三世界國家勞動力降低成本來的立竿見影,所以才遷移了產業。如果發生了核戰爭,沒有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動力,使用自動化將是不二選擇。

jun1973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2:23:29
Twinlight,還是多學學先進知識吧,你的認識已經落後太多了。
coco1234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2:00:00
哇!好怕怕哦!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1:58:50
2000多年前,屈原若把秦國和楚國,都判斷成一個國家(中國),也就不用跳河自殺了!

今天的日本與朝鮮,是不同的國家。再過2000年,估計會混合(國家概念肯定會消失---這個,不是因為馬克思的理論) 。請問:日本人上世紀幾十年統治朝鮮,不屬於外族統治嗎?

外族的概念,有時間性。
Twinlight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1:49:59
完全不懂核戰略力量、導彈攔截技術與核戰爭規律的人在這裏大放厥詞。

1,美國的核戰略力量是三位一體的。空中、海麵以下、陸地都有充足的核戰略力量。這就決定了中國無法在戰爭一開始就靠打擊對方的導彈發射井來摧毀美國的核戰略力量。而中國的核戰略力量主要就是埋伏在山脈下麵的陸地戰略力量,空中和海基戰略力量要麽射程有限,要麽自我防護能力薄弱。美國是有能力在開戰之初就徹底摧毀中國50%以上的戰略核力量的。

2,導彈攔截技術。美國的攔截能力在有了獵鷹9號以後,已經大幅度提升。如果確實有需要,美國可以在太空部署3~4萬顆可以變軌的小衛星,等待中國戰略力量升空。即使中國真的有3000枚核彈頭,10枚小衛星對付1枚核彈頭還是可以攔截的。

3,美國是個技術、文化精英支撐的國家,早在50年前就徹底實現了產業自動化。隻要占人口10%的精英幸存下來(這些人通常都擁有防護完備的三防掩體),美國的國力就不會受到毀滅性打擊。暫時的衰落是必然的,但是後麵的反彈也會非常迅速。中國則是一個政治精英支撐的國家,國力主要來自於龐大的人口規模。一旦失去了這些人口,國力快速衰落,以後也很難恢複。
風隱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1:35:18
唐朝結束後,中國又開始了一百多年的內亂,直到宋朝建立。宋朝的戰爭不斷,除了剛才提到的“檀淵之盟”後的100多年。一直到蒙古占領中國。
蒙古是外族。推翻了蒙古,中國又是內戰,直到朱元璋勝出。明朝與蒙古的戰爭,基本沒有消停過。有一個皇帝還做了蒙古的俘虜。一直到了中國被外族(後金=大清)所征服。
到了大清,中國人是下等人。大清的戰爭也是不斷;尤其是初期。乾隆的有名“十全”,指的是贏了十場對外戰爭。沒過幾十年,太平天國,義和團。長城的作用在哪兒?
大清倒台後,又是幾十年的戰爭。這個其實在中國曆史上,算短的。

世界變化了。西方國家,上世紀中開始,放棄了殖民地的做法。美國從十九世紀末開始,沒有擴張過一寸領土。美國做了幾十年世界警察,估計也明白了,開始放棄世界警察的思路。最牛的國家,不打仗了。打仗的全部是二流國家。這個時候,隻要自己不進攻他人,就可以和平,關毛澤東何事=====================================================================
中東戰爭是二流國家---美國打的?
Diesel10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1:22:14
嗬嗬,又是金燦榮這個黨國的禦用文人的言論,可以掠過了。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1:11:41
秦始皇統一才有中國一個國家(以前是多個國家,包括屈原等,經常需要做亡國奴)。中國統一後的2200年,可以分成:

100%被外族統治:隋朝與唐朝300多年;蒙古大約100年;大清280餘年。總數:700多年;

完全的戰亂時期(一切為了戰爭),總和:300年左右,其中包括:
楚漢爭霸;王莽內亂;三國;五代十國;明初,清初,民國包括國共內戰,

50%被外族統治:300餘年。其中,五胡亂華:100多年;南宋時期北方被大金統治:100多年。

所以,中國偉大的2200年曆史中,1000年屬於完全被外族統治,或者完全內亂;300年屬於50%被外族統治。隻有900年,屬於完全由漢人統治自己。這900年,還包括不少局部內亂與外戰。

過去的40年,是曆史的例外,還是因為世界文明有了變化?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0:26:57
我記憶中,唯一一次沒預測準的就是大嘴上台。
哈哈,老金也沒想到美國人民原來可以這麽任性胡為,有些高估了美國人的判斷力,才導致希拉裏敗選。
關於那次大選分析,我也曾經說過,大嘴上台,美國衰落更快,事實果然如此。
還不如讓希拉裏這個老油條政客混混,還能慢點衰。
美國啊,上帝都閉眼不管嘍!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0:23:57
從大清開始,中國的統一,也就是二戰中受到破壞。日本投降後,中國又統一了(除了外蒙被蘇聯支持獨立)。即使在八國聯軍占領北京,雖然南方諸省有很強的獨立聲音,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還是支持中國統一。西方一直是希望中國開放,並沒有希望中國分裂。

其實,中國若沒有國共內戰,台灣也早就是中國的了。

所以,中國統一,絕對不可以說是毛澤東的功勞。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0:21:00
不用瞎吵吵,2020年就是明年!
到時候,你們就知道金燦榮被尊稱為金政委不是官方命名的,而是靠精準預測而由全國網民授銜的。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金政委的2020預測準不準,到時就會揭曉!
反正明年我們都還活著呢!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0:08:58
日本人當年認為美國人不會打仗,所以挑起了與美國的戰爭。所有這類外族不行的言論,都是為了自慰。但是若領導者把這個自慰當作事實,那就是災難了。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10:03:56
唐朝結束後,中國又開始了一百多年的內亂,直到宋朝建立。宋朝的戰爭不斷,除了剛才提到的“檀淵之盟”後的100多年。一直到蒙古占領中國。
蒙古是外族。推翻了蒙古,中國又是內戰,直到朱元璋勝出。明朝與蒙古的戰爭,基本沒有消停過。有一個皇帝還做了蒙古的俘虜。一直到了中國被外族(後金=大清)所征服。
到了大清,中國人是下等人。大清的戰爭也是不斷;尤其是初期。乾隆的有名“十全”,指的是贏了十場對外戰爭。沒過幾十年,太平天國,義和團。長城的作用在哪兒?
大清倒台後,又是幾十年的戰爭。這個其實在中國曆史上,算短的。

世界變化了。西方國家,上世紀中開始,放棄了殖民地的做法。美國從十九世紀末開始,沒有擴張過一寸領土。美國做了幾十年世界警察,估計也明白了,開始放棄世界警察的思路。最牛的國家,不打仗了。打仗的全部是二流國家。這個時候,隻要自己不進攻他人,就可以和平,關毛澤東何事?
Heiyaya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54:00
貿易戰看誰先倒下或投降, 金政委預計美國2020 下半年經濟變差, 受累再預計一下中國?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53:41
周朝的早期,戰爭不少,雖然有名的戰爭不多。周朝開國的幾百個諸侯國,到了中期,變成了幾十個。後來的春秋戰國:戰爭不停。(古)長城有何用?秦朝建立,到楚漢爭霸,也就幾十年的時間。
漢朝建立,劉邦殺了幾乎所有的國王(除了長沙王),中華暫時一統。但是,漢朝的內鬥不少。包括8王之亂等等,外戰從漢武帝開始沒有停。漢朝過了100多年,王莽取代漢朝,又是內戰不止,直到劉秀勝出。以後過了一百多年,三國的軍閥混戰,晉朝司馬勝出。
晉朝沒幾十年,又是皇族之間的內鬥,引來五胡亂華,中國一半國土淪陷,北方的華人基本上成了奴隸。這個曆史,是中國人最最屈辱的!時間長達一百多年。
五胡亂華後,來自北方的隋唐統治者,隨著文明的進步,慢慢實現了對中國人的平等。這個也不是長城的作用,而是外族統治者變得文明了。
唐朝時,內鬥激烈,包括安祿山造反等,戰爭也是不停。唐朝結束後,中國又開始了一百多年的內亂,直到宋朝建立。宋朝的戰爭不斷,除了剛才提到的“檀淵之盟”後的100多年。一直到蒙古占領中國。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53:08
路邊的蒲公英:

你需要思考,不能把結論當作事實來證明結論。中國近40年沒有戰爭,原因是鄧小平改變毛澤東政策。其實,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沒有出現過毛澤東,過去70多年都沒有戰爭。北歐的一些國家,200年都沒有內戰和外戰。

那些有戰爭的國家(俄羅斯,中東等),(超過幾百年的)曆史上,有好戰的文化。

另外,長城的作用,遠遠沒有和平政策有用。

中國最和平的年代,是宋遼“檀淵之盟”(1005年簽)後的100多年。這些年,宋朝經濟發達,母親不再需要為犧牲的孩兒而哭。後來宋朝破壞這個盟約,被大金趕到了南方。

中國的曆史,從周朝開始:

周朝的早期,戰爭不少,雖然有名的戰爭不多。周朝開國的幾百個諸侯國,到了中期,變成了幾十個。後來的春秋戰國:戰爭不停。(古)長城有何用?秦朝建立,到楚漢爭霸,也就幾十年的時間。
漢朝建立,劉邦殺了幾乎所有的國王(除了長沙王),中華暫時一統。但是,漢朝的內鬥不少。包括8王之亂等等,外戰從漢武帝開始沒有停。漢朝過了100多年,王莽取代漢朝,又是內戰不止,直到劉秀勝出。以後過了一百多年,三國的軍閥混戰,晉朝司馬勝出。
晉朝沒幾十年,又是皇族之間的內鬥,引來五胡亂華,中國一半國土淪陷,北方的華人基本上成了奴隸。這個曆史,是中國人最最屈辱的!時間長達一百多年。
五胡亂華後,來自北方的隋唐統治者,隨著文明的進步,慢慢實現了對中國人的平等。這個也不是長城的作用,而是外族統治者變得文明了。
唐朝時,內鬥激烈,包括安祿山造反等,戰爭也是不停。唐朝結束後,中國又開始了一百多年的內亂,直到宋朝建立。宋朝的戰爭不斷,除了剛才提到的“檀淵之盟”後的100多年。一直到蒙古占領中國。

Mbtech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52:03
金殘聾不是說幾小時之內打殘東亞美軍基地嗎?這撒幣比議和團大頭領牛。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47:00


對印度是多慮了。中國一個大國崛起,吸星大法,就讓美國歐洲經濟增長停滯二十年。要是印度再告訴崛起,那西方又再停滯二十年,成無關緊要配角了,所以,美國絕對不會再隻身喂虎,也沒有那麽多肥肉可以喂人了。

美歐再次損失自己而支持印度增長的可能性為零。看著吧,一定會掐死印度製造業萌芽,打擊其軟件服務業。

——————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22:23
中國需要考慮的是,印度的Modi剛剛連任。

Modi不再批準仿造西方的藥,對西方開放投資。西方大公司在往印度投資。一旦形成大趨勢,這個很快就是燎原大火。

比方說:若蘋果手機的生產與供應鏈進入印度,那麽印度也會冒出一批手機商(直接與中國競爭),甚至出現電信設備商類似“華為”。華為當年做大,靠的是中國國企給的業務,和中國的相對西方便宜的人力。這些印度以後都不缺。印度人在美國成功,在新加坡成功,說明他們也有成功的文化。

印度過去的政府,沒有鄧小平的魄力,經濟沒有真正的開放;包括製藥業老想占西方的便宜。還有巴基斯坦(包括“東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本土幾億穆斯林的矛盾(中國的穆斯林相對很少),也影響到印度的發展。現在開始的是第二個Inning,印度的Modi在學鄧小平,而中國在學毛澤東。結果10年內會看到。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45:21
中美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局部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在變得越來越大,衝突的地點是"南海"。
遠離中國大陸本土,南海的軍事衝突將是局部的,最後以中國慘敗而結束 -- 軍事化的島嶼遭到重創,那個“永礁島(?)"上的軍事設施將被摧毀。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37:35
。。。金燦榮說,美國有可能會等到下一個總統任期再跟中國打貿易戰,因為美國經濟2020年下半年會開始進入企業還債的密集期,並在2021年上半年進入高峰。一旦出現企業倒閉潮,也許美中貿易“停火協議”就會變成“停戰協議”了。
****摘自本文
中美貿易戰開始以來,中共最高決策人被打得暈頭轉向,讓原本特在乎麵子的習近平主席,不惜顏麵地在世界麵前悔棋。事到如今,中共甚至不敢把中美貿易戰稱為"貿易戰”,隻敢稱之為"貿易摩擦",騙傻子呢?
落到如此境地,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有金燦榮這樣的人當"智囊"。
barryv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28:00
這個摧毀必須要留出餘量才能確保摧毀,理論上一次是不夠的。
再來一次吧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26:32
中國的有限核反擊戰略是相當聰明的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22:23
中國需要考慮的是,印度的Modi剛剛連任。

Modi不再批準仿造西方的藥,對西方開放投資。西方大公司在往印度投資。一旦形成大趨勢,這個很快就是燎原大火。

比方說:若蘋果手機的生產與供應鏈進入印度,那麽印度也會冒出一批手機商(直接與中國競爭),甚至出現電信設備商類似“華為”。華為當年做大,靠的是中國國企給的業務,和中國的相對西方便宜的人力。這些印度以後都不缺。印度人在美國成功,在新加坡成功,說明他們也有成功的文化。

印度過去的政府,沒有鄧小平的魄力,經濟沒有真正的開放;包括製藥業老想占西方的便宜。還有巴基斯坦(包括“東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本土幾億穆斯林的矛盾(中國的穆斯林相對很少),也影響到印度的發展。現在開始的是第二個Inning,印度的Modi在學鄧小平,而中國在學毛澤東。結果10年內會看到。
龍樹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06:00
看他五年前的預測,目前基本上都是現實。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9:05:06
貿易戰2020等到美國經濟2020年變差以後?

第一,美國2020年如何肯定會變差?經濟本來就不可預測。其實,若美聯儲防水,經濟也許還會在今後12個月內上升。百姓感覺到衰退,在明年的大選後。

第二,即使2020年某個時期(比方說: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變差,如何就必然會停止貿易戰?即使停止,也不會馬上對經濟產生影響(起碼滯後1年,經濟起作用還是會在大選後)。

其實,若真正了解美國,判斷正好相反:明年美國大選,在中國關鍵問題(政府補貼等)不讓步的前提下,停止貿易戰的可能性幾乎不可能。

第三,即使如此“專家”所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衰退後,中美達成一個協議。估計富士康之類的企業,已經馬上就要搬出中國了,在印度等地已經買了土地,設備也已經付了定金。中國在兩國專家的指引下,繼續軍事爭霸,這些企業難道還會相信關稅不會哪一天重來?

其實,美國不可能軍事入侵中國;1950年代美國人就知道不可能。越戰美國犧牲幾萬年輕人性命,也失敗了,美國若要占領中國,最少需要犧牲幾十萬人,這能達到什麽目的?對美國選民,能帶來什麽好處?

中國若要達到美國的影響力,中國需要科技研發,達到美國的水平。除此以外,想都不要想!
輸贏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53:52
我D高官子女老婆小三都在美國綠卡入籍
誰敢向美國發射導彈
那是想讓我D後繼無人啊

拿下,推出午門砍了

嗬嗬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47:28
這種赤裸裸的核威脅,除了讓美國人對習近平及其領導下的流氓無賴政府更加鄙視且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之外,沒有任何效果。真要發生熱戰,美國根本無須動用核武器,隻要發動斬首行動就夠了。屆時隻要把中央軍委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來個一鍋端(這個用B+F22+F35配合作戰不要太容易),五大戰區的的各個軍頭們一定會乖乖地原地待命,絕不敢輕舉妄動的,誰也不會為了保衛一個包子而丟掉自家幾十萬弟兄的身家性命。
thetruth111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41:14
老金這話講的有骨氣! 那天看說一枚東風17就能摧毀70%的曼哈頓,哈哈。
裘千裏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36:02
美國從文官到武官,以核武威脅中國,威脅世界,不新鮮吧?諸位不是不知道吧?,而中國曆來主張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 這是威脅別人嗎?這裏的核毀滅一次之論,說的是核反擊,核報複,意在以核止核而已,在這裏叫罵的,都不會是中國人。
王豐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27:00
***youtu.be/w_NdFDwjWx0

香港人公民抗命是顏色革命的前奏。YouTube頻道一語中的。
wudaniang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26:22
10:1 你認為你有機會嗎?!天天想摧毀別人,活得累不累
zxhe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24:59
中國的這些專家,每天都在誤導政府的決策。包括貿易戰,中美打成這樣,與Trump的不友好有關,但是,與這些中國的專家關係更大。

若與西方脫鉤,中國科技與經濟發展會受到嚴重限製。即使有了消滅美國的武器,也沒有用。前蘇聯就是樣本。

當年楚王問鼎,問:若把楚國武器(矛)上的銅,放在一起,是武器重,還是周天子的鼎更重?周國使臣說,為天下所擁護,在德不在鼎。

當今世界的德:在於發明創造。人類過去幾百年(包括中國過去的200年),生活變好,平均壽命翻了一番,靠的是什麽?是靠所謂的“強軍”?
咱中國人 發表評論於 2019-10-21 08:21:32
他講的沒錯!現在的狀況,藏是藏不住的,那就要戰略透明。要保證能夠互相摧毀,就不至於因誤判而走向熱戰。就是出現最糟的全麵冷戰,其實也沒啥大不了。不就是分家嘛,大家各自過日子,又不會死。
頁次:1/2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54  分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