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被指默許李鵬戒嚴 喬石是六四關鍵人物(圖)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Y389 發表評論於 2015-06-15 07:09:13
當年的政治局根本無權決定大事,老爺子已經決定的事,喬石棄權已是公開唱反調。需要極大的勇氣。把極權下的棄權等同民主下的棄權是不對的。你可以看到象薩達姆在當總統前幾乎都是全票當選的。
隨便說說280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21:15:21
如果那時鄧趁機搞民選,中國現在就不會這麽多貪官。

說鄧怕亂沒多少理由,除非(他)覺得他權力不夠,威力不夠,威信不夠,誰信?

liu98065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20:27:06
六四戒嚴完全是老鄧和幾個老人的意願,所謂政治局委員的投票不過是個形式。李鵬固然同意戒嚴,可他算老幾?哪能輪到李鵬拿主意?李鵬那時在黨內地位是五名以後。趙紫陽狡猾的把李鵬推到前台,結果讓老鄧對他的人品徹底失望,一舉拿下。喬石比較見風駛舵,躲過六四一劫。那時的政治局就是個小媳婦,事事得請示老鄧,老鄧的辦公室主任就是欽差大臣,也難怪趙紫陽心懷不滿,借六四作文章。反對戒嚴的人很多,可為什麽老鄧非要軟禁趙紫陽?主要是老鄧認為趙紫陽良心大大的壞了。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9:36:23
喬石自己就是學生領袖,當然不願意對學生開槍,隻不過比較圓滑,不敢與鄧小平直接對抗,投了棄權票
Quarx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9:31:49
"lantian-yun" 做的好!
mingwayhe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9:12:03

縱觀全世界曆史,鎮壓人民的,遲早都會被清算的。鄧小平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屍體都不敢留下!



flager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8:31:16
其實喬石是反對,但投的是棄權票,他知道沒有用。
談空說有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8:17:36
善於見風使舵的人。
馬甲飄飄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7:47:47
Laotian-yun, 你這北大校長丁石遜的講話已發了一百遍了,是什麽金科玉律啊?丁校長如果還活著,很可能他的觀點已變了。你能不能不要再浪費wxc的版麵啊?
lantian-yun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7:31:43
如何讓中國這樣一個有幾千年專製王權的國家走向憲政民主?

1公民教育。把學校的所有政治課黨史課取消而增設公民課。講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結社自由,及為國家納稅等義務;講授憲政民主製度的理論規則及運作機製。
2 在此同時逐漸放開言論自由。比如,允許持不同政見的人在電視上辯論,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3 逐漸放開新聞自由。允許民間辦報及其他各種新聞媒體. 逐漸取消黨和政府對新聞媒體的壟斷.
4 逐漸放開結社自由.
5 逐漸實行民主選舉。

在這裏"逐漸"二字很重要,就是不能冒進。 應從點到麵,由下而上進行. 比如,先允許持不同政見的人對一些非敏感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媒體進行辯論,待人民慢慢適應後,再逐漸放開, 最後放開允許在全國範圍內允許持不同政見的人對敏感的問題進行辯論, 從而為民主選舉侯選人的辯論作準備. 再比如結社自由, 先允許人們就各自關心的問題組織在一起討論, 最後放開允許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在一起討論直至開放黨禁,形成多黨競爭的局麵.

孫中山說過"一個小孩要上學,你校長老師不能因他不認字而拒絕他上學”. 孫中山的意思是我們不能總把"人民素質低"作為拒絕實行憲政民主的理由。 關鍵是我們要真心出於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而不是這個黨或個人的既得利益。我們應該主動地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培養人民的公民意識和憲政民主意識, 包括有意識的培育高水平的合格的反對黨的形成. 因而從各個方麵為我國實現逐步向一個民主科學監督製衡的製度過渡創造條件。

說實在的,我們這麽多年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一個合格反對黨的形成,"把我們這麽大一個國家的壓力全放在一個政黨的肩上"。
lantian-yun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7:30:55
六四悲劇皆因人民手裏缺兩樣東西: "選票"和"擁槍"。

如果人民手裏有真正的"選票",那麽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則會通過民主的渠道得到及時有效的表達,問題得到解決,也就沒必要去天安門絕食受罪了,就不會有六四悲劇。

即使手裏沒有"選票",但如果人民手裏有"槍,那麽,鄧小平在動武之前會三思而行,在民主法治軌道上解決問題的主張將會成為當時解決問題的共識,從而避免流血,也就不會有六四悲劇了。

六四悲劇令人思考美國政治生活中的"票和槍"的相輔助相成的辯證關係,及其對美國的政治穩定長治久安所起的重要作用。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在她的回憶錄裏是這樣描述公民擁槍權的:

"當這個政府沒有能力保護我的安全時,我用槍來自衛;當這個政府不但沒有能力保護我的安全,反而侵犯我的權利威脅我的安全時,我用槍來反抗這個政府(RESIST IT)".

這正是美國憲法賦予公民持槍權的真正意義:"威懾和防止"暴政,是除民主選舉三權製衡新聞監督外保衛公民權利的最後一道防線.

一個網友是這樣解讀賴斯的話的:”作為公民,當政府不能保護你的時候,你拿什麽自衛,當政府侵害你的利益的時候,你拿什麽抗議!這句話說的好,每個公民都應該擁有自衛的權利,美國公民有槍,那就是狼,而我們就是羊,因為我們沒有可以自衛的武器,一個政府對待狼和對待羊的態度是不會一個樣的".

我並不是說一夜之間就讓我們的人民每人一槍,我隻是說應該在一個更大的CONTEXT下來全麵地看"公民持槍權"問題。我欣賞的是在其背後的那樣一種理念: 限製政府濫用權力, 保護公民權利.

對槍應加強管理以減少槍殺案件,但不能剝奪公民的持槍權。正如不能因其副作用而完全禁止青黴素的使用一樣。

說實在的,在一個有信心讓她的公民持槍的國家,你或許真的沒有必要去用槍來反抗她的政府了。 因為你有那麽多和平的合法的渠道去討說法。
lantian-yun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7:30:18
"六四"時,正在美國夏威易訪問的北大校長丁石孫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是這樣說的:

"這是一場偉大的民主愛國運動,是對我國幾千年封建專製製度的挑戰,其意義是深遠的,其影響是循序漸進的"。


關於"六四": (1)

1989年"六四"時,本人就在北京,親眼目睹了一切。學生們的反腐示威一直是和平理性,秩序井然。

當時,要是能按照趙紫陽的"在民主法治軌道上解決問題"的主張來解決問題, 則會避免流血,則會使我國的憲政民主向前邁進一大步。

但我黨把趙紫陽軟禁了起來,然後用坦克把一場學生愛國運動鎮壓了下去,血流成河... ... ...

實際上,在坦克鎮壓的這一刹那,我們這個黨這個政府已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暴力犯罪集團",已與人民為敵,這個政府已不再具有合法性。

此時,人民也就不得不奮力保衛自己的權利了。


關於"六四": (2)

1989年,"六四"時, 學生們的反腐示威一直是和平理性,秩序井然。

學生們自願組織起來維持秩序, 遊行隊伍都很自覺的遵守秩序,北京市民們踴躍上街支持學生,送飲料,踴躍募捐。那場麵非常感人. 不僅遊行隊伍秩序井然。 那些天,正個北京市的秩序也比正常更好,人們的文明程度,也突然提高。 在公共汽車站,不再看到以前的擁擠不堪,而是人人自覺的排隊;在汽車上,不再看到為搶座位爭吵,而是互相讓座,尊老愛幼; 兩人自行車相撞後,不再是爭吵不休,而是說"對不起,沒關係"... ... ...

為什麽? 因為人民憎恨腐敗,憎恨官倒,向往一個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社會。 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向往... ... ...


關於"六四": (3)

趙紫陽主張"在民主法治軌道上解決問題", 與學生對話,並提出代表黨中央就“4.26”社論道歉,進而撤銷“4.26”社論。 趙紫陽還主動提出反腐敗反官倒拿他的子女開刀。 但我黨把趙紫陽軟禁了起來.

當時,正在加拿大訪問的人大委員長萬裏呼應部分人大常委的提議,回國準備召開人大常委會,討論在民主法治的軌道上和平解決辦法,但被扣在了上海。


關於"六四": (4)

戒嚴部隊進京時... ... ...

許多學生及白發蒼蒼的教授甚至許多同情學生的中共黨員書記,沿途給進京戒嚴的戰士講述北京發生的事情的真相,希望人民子弟兵不要對人民開槍。 許多老教授講著講著就忍不住哭了起來... ... ...

那場麵非常動人,現在仍記憶猶新... ... ...


關於"六四": (5)

"六四"時,正在美國夏威易訪問的北大校長丁石孫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是這樣說的:

"這是一場偉大的民主愛國運動,是對我國幾千年封建專製製度的挑戰,其意義是深遠的,其影響是循序漸進的"。


關於"六四": (6)

---- 任何對89學運的蓄意詆毀都不會改變這樣一個事實:

"這是一場偉大的民主愛國運動,是對我國幾千年封建專製製度的挑戰,其意義是深遠的,是循序漸進的"。

----相反,任何對89學運的蓄意詆毀隻會進一步證明其意義的偉大,其影響的深遠... ... ...。


關於"六四": (7) "六四"的法學問題

這裏一個重要前提是中共首先違反了"遊戲規則": 中共這麽多年一直在違反著憲法,侵犯著中國公民的權利: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結社自由,選舉權,被選舉權。。。。。。

中國的憲法時時刻刻都在遭受著這個黨這個政府的踐踏,使其權威和尊嚴盡失。 她連一個國家主席都保護不了! 中國憲法稱"公民有言論自由",卻把寫了幾篇文章的劉曉波打入監獄。

所以,在這裏這個黨沒有合法性來對學生遊行示威活動進行指責和非議。

所以說,我們首先應該把中共的"違憲"問題解決後,再來討論公民的是否違法問題。

當然,學生和人民應從此總結經驗和教訓,以提高民主抗爭的策略。


目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清末的"洋務運動",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都是想通過學西方的技術而鞏固那個獨裁製度,但清朝終未能避免其覆滅的命運。

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

清末,要是能按照光緒康梁的改良計劃實行憲政,就不會有孫中山的革命了。但慈禧把光緒軟禁了起來,對改良派成員追捕斬殺。

曆史是驚人的相似: 當時,要是能按照趙紫陽的"在民主法治軌道上解決問題"的主張來解決問題, 則會避免流血,則會使我國的憲政民主向前邁進一大步。 但我黨把趙紫陽軟禁了起來,然後用坦克把一場學生愛國運動鎮壓了下去,血流成河... ... ...

實際上,在坦克鎮壓的這一刹那,我們這個黨這個政府已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暴力犯罪集團",已與人民為敵,這個政府已不再具有合法性。
馬甲飄飄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7:21:06
當事和大多數人一樣,希望共產黨下台,中國全盤西化。可是現在反過來看,如果真的那樣,中國的今天不如現在的可能性遠大於好過今天的可能性。所以喬石投了正確的一票。
大奶辣媽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6:43:35
絕對是死於今年六月四日。共產黨很尷尬。早不死晚不死,非要六四這天死。肯定臨死之前還懺悔了一番。
地球客旅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6:30:59
還有一個萬裏,關鍵時刻也成了軟蛋,隻有趙紫陽和胡啟立真正的男兒!
gamlastan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6:13:33
不同意鎮壓,就是胡啟立,趙紫陽的下場。
bobby41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5:57:22
當局一直用吊鹽水、呼吸機等延續生命
吊鹽水、呼吸機等不是延續生命是治療手段
延續生命應該另有措施
zhoudd 發表評論於 2015-06-14 15:25:10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來不及被反腐的,都用這個詞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18, 共18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