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AI泡沫化?黃仁勳提出3大重點反駁:AI已不可逆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文學城普通人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9:13:15
說白了就是華爾街覺得自己是股票價值的唯一仲裁者,AI的估值已經遠遠超出這些會計師的想象力了.銷售部門告訴你每個垃圾IPO都是機會,分析師告訴你麥當勞和穀歌的價值是一樣的,因為無論麥當勞賣什麽樣的垃圾都會有人買,穀歌總是有製裁風險技術風險.當總裁的說什麽取決於聽眾是誰.
文學城普通人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8:58:55
95%投資看不到回報並不說明投資過度,隻是證明這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機會。作為投資者當然要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去嚐試得到大回報的機會。巨大的AI投資也沒有哪一家公司把超過自己風險承擔的能力投注到AI,隻是每個風投把重心都放在這裏,即使投錯了也不會就此倒閉。
在南方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6:13:07
科技公司和企業需要購買GPU,主要是由數據信息分析處理的需求驅動的,而不是由AI需求驅動的,數據分析處理與AI不必然是一回事。現在互聯網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無聊無用的數據信息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5:50:32
這件事不能聽黃仁勳的,他畢竟算不上AI領域的主要人物。
英偉達是生產AI芯片的,是給AI提供工具,而不是開發AI模型或者應用。就像淘金時代的wells Fargo,靠賣淘金工具和處理黃金收購而發家。
但你不可能靠wells Fargo的觀點來確定能否發現金子。
另外,提供工具的當然希望人們永遠需要工具,而不在於工具是使用是否產生結果。
美國AI的危險是95%的投資看不到任何回報。
寒冰精靈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2:27:38
人性是自己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不得別人賺錢。
寒冰精靈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2:26:37
當人人都知道泡沫的時候,泡沫就永遠不會來。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1-20 00:12:14
機器人用的ai都是本地部署,這部分市場油水少,nvda後年訂單會少不少,如果各大企業都這麽快來升級gpu的話,那這些企業的錢就真的白燒了,ai這個泡沫就爆了。
leo-不再沉默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21:54:04
怎麽這麽多傻波伊認為自己比黃仁勳還懂AI啊
真環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20:59:56
垃圾
zhwhz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9:35:29
隻需要看看一些投資的頻道,還有一些資深投資人的分析,以及Nvidia的生產銷售狀況,2026年全年定單都滿了,所以對今天這報表沒有一點驚訝。
樓下這些爭論是拋還是囤的顯然關注投資信息少。
每天都來看看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9:09:45
找到了!
尤其是下麵的那個腦殘alextelltale
GOATMESSI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5:11:26同意樓下判斷,明天以後達哥要歸位,40B的估值水分太多了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2025-11-18 15:07:00前陣沒出貨的,明天是最後一個窗口,千萬抓住,否則就成為舉杠鈴者了。
每天都來看看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9:04:41
我也在找那個人
想把他揪出來遊街示眾
過路人_2016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6:58:00NVDA財報後大漲,昨天說今天是最後機會拋掉NVDA股票的高人出來走兩步
在南方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8:41:26
皮衣黃信口雌黃
辛民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8:37:57
就看最後那家活下來的
辛民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8:36:50
那些公司上AI是虧死,不上AI是等死。
辛民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8:35:07
錢都讓他賺了,那些花大錢搞AI的公司在虧.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37:00
就像互聯網不可逆一樣,也有互聯網泡沫破滅之時。
常有理是對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31:59
AI肯定是方向,但是投入的錢如果今後掙不到預期的錢,或者投入遠遠大於產出,那就有問題了。
比如別人花10美元能搞定,你花1000美元,結果都掙了100美元,那麽前者可持續,後者虧錢。
泥川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22:38
到頭來,要看能賣出的Token,能不能填滿幾萬億的大坑。填不滿,就是泡沫。
看現在就靠幾家大廠互相投資,又互相買產品服務的遊戲能玩多久。
Observerx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18:10
快封神了
Tan7th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16:00
西方企業管理全麵計祘化,沒有強大祘力,經營管理水平上不去。直接影響公司業績。A I這列火車已經出發了,沒趕上的不能怨別人
大小笨狗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15:05
12. 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21世紀)
• 自動駕駛、智能機器、科學研究加速
• 可能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
除了資本家,就是機器人和AI,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一次全人類大革命?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10:44
習近平在聽取講解和討論後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近年來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工作部署,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整體性、係統性躍升。同時,在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麵還存在短板弱項。要正視差距、加倍努力,全麵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完善人工智能監管體製機製,牢牢掌握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主動權。
習近平強調,人工智能領域要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必須在基礎理論、方法、工具等方麵取得突破。要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礎軟件等核心技術,構建自主可控、協同運行的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係統。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範式變革,加速各領域科技創新突破
泥川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7:01:01
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為了賣他的AI芯片,老黃自賣自誇,不能看作科學預測。
過路人_2016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6:58:00
NVDA財報後大漲,昨天說今天是最後機會拋掉NVDA股票的高人出來走兩步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6:54:43
在人類漫長的曆史中,有一些關鍵的技術革新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結構、生產方式與文明進程,被視為推動人類進步的裏程碑。以下按大致時間順序梳理10項最具影響力的技術革命:
⸻
推動人類進步的重大技術革新
1. 石器與工具製作(約250萬年前)
• 使人類從被動采集轉為主動獲取食物
• 提升狩獵與防禦能力,是文明的開端
2. 火的掌握(約40~100萬年前)
• 烹飪食物,提高營養吸收
• 夜間照明、取暖、防禦野獸
• 促進語言、社會組織結構發展
3. 農業革命(約公元前9000~前7000年)
• 從遊牧采集過渡到定居
• 城市、國家、文字與宗教製度應運而生
• 人口快速增長
4. 文字的發明(約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達米亞)
• 記錄曆史、法律、交易與文化
• 知識得以累積與傳播,而非每代重新學習
5. 金屬冶煉與青銅/鐵器時代(公元前3300~前1200)
• 軍事革命、農具變革
• 國家力量增強,文明擴張
6. 印刷術(9世紀中國木刻版,1440古騰堡活字印刷)
• 大幅降低知識傳播成本
• 促進宗教改革、文藝複興、科學革命
• 教育普及,改變思想世界
7. 蒸汽機與工業革命(18世紀)
• 人類進入機械動力時代
• 城市化、工廠製度、現代交通(鐵路、輪船)
• 全球貿易與資本主義擴張
8. 電力革命(19世紀)
• 電燈、電報、電話、發電係統
• 工作與生活方式被完全重塑
• 科技進步速度空前加快
9. 信息革命與計算機(20世紀)
• 軍事、科研、商業全麵轉型
• 自動化與數字化時代開始
10. 互聯網(1969-1990s)
• 全球即時通訊與知識共享
• 社交媒體、電子商務、AI時代基礎設施
• 世界從地理社會走向網絡社會
11. 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20世紀後期至今)
• DNA發現、基因編輯(CRISPR)、mRNA疫苗
• 醫療革命、農業生物工程、未來人類增強可能
12. 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21世紀)
• 自動駕駛、智能機器、科學研究加速
• 可能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6:40:47
在sever上的顯卡損耗率可是很高的,遠遠低於六年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6:39:45
大家都是明白人,ai泡沫是指應用層,雲端造價,老黃說顯卡可以用六年,那它以後的營收可就成問題了,嗬嗬
碼農個體戶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6:18:57
現階段的AI跟破爛沒什麽區別,大部分投資都是打水漂
great_will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5:56:38
肯定已經泡沫了。
gushen
發表評論於 2025-11-19 15:51:00
AI是否有泡沫怎麽能去問收益AI泡沫最多的人?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31
, 共
31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