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美貿易休戰,但工廠“去中國化”已難逆轉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ilovefriday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9:08:17
戰狼求仁得仁,還剩人體器官買賣和電話詐騙。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56:31
蔣中正本身雖不咋地,但是蔣經國強。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52:22
長劍,居然感謝毛主席。毛主席對中國人的傷害你沒聽說過嗎?為何不想想如果換了蔣中正會怎樣?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42:55
幹的漂亮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31:32
首先,真皮沙發在中國傢俱市場,並不是主流沙發,在美國以前是,現在隨著布藝沙發,仿皮沙發更舒適,花樣多,更潮流,其實真皮沙發已經不流行了。
而且,美國沙發是跟著中國潮流走的!
你看,現在電視上播放的什麼轉角布藝沙發,變裝沙發廣告,都是中國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玩剩下來的。但在美國還是新潮,否則不會上電視做廣告。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26:41
TO據說據說,我在20多年前來美國,買的第一台台式機以及第一台筆記本都是Dell的,在上學那幾年也買過HP的(當時IBM的thinkpad太貴,沒買過)。而到了近10年,我已經沒有買過DELL或是HP的電腦。我買的或者是Acer,或者是聯想,因為這些品牌做的更fancy,價格也更便宜。當Dell和HP放棄在中國的競爭以後,他們的衰敗是必然的。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21:34
有很多人不明白,對於製造業來說,中國的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遠遠大於美國。雖然說美國市場的GDP還是最高,但大頭都被亞馬遜和沃爾瑪這種銷售企業給拿走了。從真正的量來說,中國市場遠大於美國市場。同時,中國製造業有完整的體係,上遊下遊都在中國,科學技術人員在中國,設備儀器還是在中國。所以,國際製造業跨國公司必須將主戰場放在中國進行競爭,即使他們在中國市場競爭失敗了,但他們的產品到了歐美國家還是碾壓性的存在,比歐美本地的生產商生產出來的好太多了。但因為這些跨國製造業是在中國市場上設計,生產競爭出來的產品,其原配件也是中國供應鏈生產出來的。即使他們將最終組裝放在東南亞來避免關稅,但還是要從中國進口絕大數原配件。而任何跨國製造業一旦離開中國的產業鏈,就失去了在中國競爭的機會,結局就是因為技術落後而被淘汰。這已經是全球所有製造業公司的宿命了!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15:32
中國現在最需要關注的還不是農民工的問題,因為他們是有土地的!
而城市失業的,雖然人口基數小,但一旦失業,就無所依靠了。政府需要首先關注這部分人的再就業保障。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11:48
對於中國來說,眼前的困難也是有的,主要就是附加值低的產業會流失一部分,主要是麵向美國市場的產業,這也會導致這部分從業勞動力失業,主要是農民工這個群體,這也是事實。
但中國獨特的土地共有製,農民土地終身使用權不可買賣,衹能流轉的製度,為農民建立了遮風避雨的最後屏障,這是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都不具備的製度優勢!
因此,農民工即使失去城市就業,但依然不會失業!
據說據說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8:01:49
Dell 已經基本上完全離開了中國,但其股票卻越來越高。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58:10
TO據說據說,像通用這種汽車製造商,如果不是美國政府不讓它倒,它早就破產了。其實任何製造業的跨國公司離開中國就會萎縮直至垮掉。當年Dell和HP靠著中國在全世界可以說是如日中天,而離開了中國,它們連在美國都沒什麽人提了。還有三星,因為韓國政府的愚蠢,被迫離開中國,現在也陷入了破產危機。知道為什麽特斯拉即使和白宮對著幹,也要在上海開廠嗎?因為離開中國這個激烈競爭的大市場,任何製造業跨國企業都會被在技術上淘汰。而像蘋果和特斯拉,隻有在中國市場上將技術這杆槍給磨好了,才能在美歐市場上稱霸。離開了中國,他們也會想dell和HP一樣,迅速衰落。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52:20
至於東南亞或是印度,墨西哥等要自己搞全產業鏈,不可能!
臺灣,日本都搞不起來。
中國之所以能搞成全產業鏈,最核心的是中國前三十年的基礎,感恩毛主席!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49:19
就以這個皮沙發為例,講講去中國化是不可能的道理。
材料:木頭做基座,這個美國出口木頭或者加拿大之類的,
彈簧,五金,海綿,包皮(真皮,據說德國最好,若是仿皮,那肯定是中國最好,花樣居多,而且引領潮流!),基本都是中國産,質量中上,價格還優。
設備:木工設備,縫紉設備,不用說,中國製造.
所以,這也就是為何美國老闆要選在中國附近建廠的原因,躲避美國關稅,又能享受中國製造,至於越南勞力,倒是最後才會考量的因素。
據說據說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49:19
上個星期,通用汽車已經發文通知上千家供應商要求他們將零件製造轉移出中國。
霧蒙蒙雨霏霏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43:33
隨著製造國的成本增加,全球製造業,孔雀西南飛,是二戰以來的大趨勢,沒有川普照樣要發生,隻不過沒有這麽集中和招張而已。一個國家就如同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蹲在小學念書,不管是自己主動還是別人來趕你,到時候就必須要畢業走人,在製造業上就是要升級,從簡單的裝配,到複雜的綜合設計和製造,中國去年比美國多生產了近三倍的汽車,造船業在近幾年躍居全球第一,這些現象都是在詮釋這種長期以來不斷上演的全球製造業重組,轉移和資源的再分配的大趨勢。中國製造在今後二十年的發展大趨勢的一個發力點應該是新能源板塊,現在在涉及新能源的各個領域中國似乎都走在最前列,從風能,太陽能,水電,核電,到電車等等。在電車這一塊,西方一再放緩發展目標,但是中國卻始終堅持,並開始深耕,最近看到中國某巨型水電站建設工地,全部重型工程運輸車都用上了新能源車。
太天真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39:00
你所說的都是你的一廂情願,中國市場沒那麽大,要不然為什麽那麽依賴出口.第二,越南人現在比中國人更加耐吃苦,而且價格更便宜,第三,那就是越南開廠老板有中國人,那麽過去在中國開廠的,何嚐不是台灣老板和日本老板?
===========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23:40
親自部署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34:55
厲害國返貧路上,好好享受吧,每一天都是未來20年最好的一天了
鬼不靈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31:07
去中國化是必要的,現在中共已經可以直接威脅斬首日本首相的頭, 離斬首美國總統的頭也不會很遠。
去中國化需要聯合歐洲日加澳甚至非洲和南美洲才能做到。要把製造業擠出中國, 扶植越南等東南亞,墨西哥,甚至印度。 川普現在與全球為敵的做法, 妄圖把製造業逼回本土,就是癡心妄想,除非美元貶值50%以上。 這文章中提到生產蠟燭,回到本土成本飆漲200-300%。 更不用說其它的產品了。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23:40
你的假設是越南能夠複製中國的模式,但這個假設完全不成立啊。首先,中國足夠大,大到可以容納所有的產業鏈的每一個階段,越南有這麽大嗎?其次,越南現在的組裝工廠基本上都是中國人投資的,他們隻是出勞動力,根本沒有自己的技術。中國的技術積累是幾代人的努力,越南有能力培養技術人員嗎?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民的吃苦耐勞精神,能夠團結一致的發展,這些小國整天琢磨著打仗,有機會建設嗎?越南曆來是有機會就和遠處的敵人,甚至鄰居打仗,哪有長期建設的意願?
=====
太天真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15:13
樓下,你們說越南靠的還是中國,但別忘了,二十多年前,中國產業不是同樣靠著日本和台灣嗎?有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不出幾年,越南甩掉中國,是遲早的事。產業升級是你們的一廂情願,離開了歐美市場,中國是玩不轉的。到那時,中國是高不就低不成。
一方水土一瘋人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22:24
挺好,我們監獄裏的五毛對外麵的牛馬越來越有優越感了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15:39
中國已經脫離了低端製造的階段,轉型為中高端製造,中國現在投資越南等國家,讓他們從事低端生產,中國照樣賺錢,何樂而不為?這些轉移的低端組裝生產並不能擺脫中國的供應鏈,所以完全在中國的掌控之下,中國隻是使用了他們的勞動力而已。美國以為這些生產離開中國本土就是供應鏈多元化了?做夢吧。
美國想徹底擺脫中國供應鏈的約束,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美國恢複半個世紀以前的完整供應鏈。而這是一個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隻要美國仍然依賴大量進口產品,那就永遠擺脫不了中國的產業鏈!
太天真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15:13
樓下,你們說越南靠的還是中國,但別忘了,二十多年前,中國產業不是同樣靠著日本和台灣嗎?有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不出幾年,越南甩掉中國,是遲早的事。產業升級是你們的一廂情願,離開了歐美市場,中國是玩不轉的。到那時,中國是高不就低不成。
太天真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7:08:37
中美脫鉤是雙方私下的共識,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過去很快就要過去了,雖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趨勢己經不可逆轉.
randomspot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57:35
去中國化, 產業鏈去越南/印度, 沒有解決美國的製造業國家經濟安全這個核心問題。
越南也是中國的勢力範圍, 或者說早晚也是。美國必須加速製造業產業鏈轉移到墨西哥/美洲國家。否則就是狗熊掰棒子。 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轉移到美國本土第一毫無可能, 第二純粹是敗招。
對中國來說, 隻要能賺錢, 低端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 美國在這其中起到什麽作用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要有序。 對中國來說, 最重要的是產業升級, 服務業, 高端科技也, 高端製造是重中之重。 目前中國最新的五年計劃是切中要害。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51:53
2024年,越南對中國貿易逆差是828億美元,而對美國順差是1200億美元。對比貿易戰之前的2017年,越南隊中國逆差是75億美元,而對美國順差則是241億美元。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越南對於美國貿易順差的增長的數字(753億),基本上和與中國貿易逆差的增長數字接近(959億),其中的200億美元差額就是越南賺到的組裝費。而越南不但是工業原料依靠中國,就是電力也是完全依靠中國(包括發電廠和電網的建設,以及越南從臨近中國省份買電)。可以說,美國的製裁,將包括越南在內的整個東南亞變成了中國製造業的支流。
shu007a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31:15
一場危機總會讓人們學點什麽:若幹年後,美國的霸權地位削弱,更知道怎麽和大家和平相處。中國也會更現實,知道要更多善待自己的國民。歐洲、日本等等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加拿大發現世界上那麽多好朋友!後麵兩代人有一個更為多元和平的世界。再後來,隻有上帝知道了。
周8皮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25:44
老街口瓜子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2:34:00
皮革全部來自江蘇
---------------------------------
當年“新中國”還不是窮得啥都沒有,“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組裝)這麽響當當的口號都忘了?
這不就是一個路子嘛。做多了,做久了,越南本地的配套不一樣慢慢就起來了?
北美小鎮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07:18
真巧,美國也認為脫鉤是好事, 大家可以共同努力。這樣用不了多久,你那5毛就可以變0.5毛了。
保深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34:13中美脫鉤對中國來說長期利好,短期有點小困難
伊麗莎白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06:37
不是為了打美國,而是為了不被美國打.。
獨者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42:50撤是對的,不撤必將血本無歸。中共每增加一艘航空母艦,中美的危機就加大一倍,美國人在思考,在和平時期,中共造這麽多的航母、核潛艇、核武、戰艦等不是打美國,難道是為了打日本?日本這麽近,用不上航空母艦。
北美小鎮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6:04:54
毛毛可真敢張口就來啊。根據中國政府官網:2025年1—9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737.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4%。
東北爺們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3:31:00一個例子能說明啥?其實外國在中國的投資今年有顯著增加。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53:55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37:16大陸都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能打工的工人越來越少。還不如印度越南有勞動力優勢。
-------------------------
你說錯了。隨著中國工廠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對於那些沒有大學學曆,僅僅是做勞動密集型工作的低端人口的需求越來越少。相信等到AI機器人開始普及,會讓越南和印度這種勞動力的優勢徹底消失。因為機器人可以以百倍的效率,極低的廢品率來生產。未來低端人口多的國家,人口將會稱為負擔,而不是優勢。
滅獨者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42:50
撤是對的,不撤必將血本無歸。中共每增加一艘航空母艦,中美的危機就加大一倍,美國人在思考,在和平時期,中共造這麽多的航母、核潛艇、核武、戰艦等不是打美國,難道是為了打日本?日本這麽近,用不上航空母艦。
專打彎彎繞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41:30
越南的電力都是中國生產的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37:16
大陸都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能打工的工人越來越少。還不如印度越南有勞動力優勢。
保深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34:13
中美脫鉤對中國來說長期利好,短期有點小困難
還是老李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5:09:06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4:12:05 這些領域是中國主動放棄的。
糖醋鯉魚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3:50:44 但是機械零配件還是從中國購買,長久來看中國必須拋棄那些低利潤的裝配行業,走向產業中高端。
東北爺們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3:31:00 一個例子能說明啥?其實外國在中國的投資今年有顯著增加。
鍾安山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2:19:43 這類技術含量低,汙染大的工廠從中國撤離是必然的,標誌中國已經完成產業升級。
==================
這些傻畐屁都不懂還喜歡評論經濟。越是新興轉型產業越是少雇傭人工,中國經濟是龐大的中低端製造業撐起來的,那些三瓜倆棗的區區幾個高精尖可以幫中國科技在麵子上領先,但是失去中低端, 中國經濟會垮,會龐大失業,社會會亂。
祝你們大陸人民幸福。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4:37:57
習皇團隊是不斷拋出誘餌,想方設法讓這些製造業留下來,保障就業
主動放棄也好,產業升級也罷,充分就業才是王道
習皇更希望大學生去工廠擰螺絲,還是讓他們去街上送外賣,答案顯而易見
產業工人技術含量低,大學生研究生送外賣,跑出租技術含量高
五毛們的腦回路過於超前,已經把習皇團隊甩在了身後
gushen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4:35:00
早知道這樣,為什麽不用當初奧巴馬主推的TPP?效果差不多,但對美國很有利、還占了道德高地?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4:22:54
中國的外貿企業就是針對美國歐盟市場的,在中國隻是因為中國人工便宜,中國市場太小了無法生存,在美國提高對中國關稅後別無選擇隻能離開中國,他們選擇越南或者印度還是因為那裏人工成本低。川普成功實現了美國低端產品供應鏈多元化的目標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4:12:05
這些領域是中國主動放棄的。就像家具生產,中國自己木材根本不夠,都要靠進口。而這種低附加值的家具廠,不太可能開在勞動力貴的沿海地區,但開在內陸的話,出口光是一進一出就會附加很多運費。所以工廠開在沿海得越南非常合理。而越南對美國出口增加多少,對中國得進口就增加多少。美國的製裁讓越南成為中國製造業的支流。
糖醋鯉魚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3:50:44
但是機械零配件還是從中國購買,長久來看中國必須拋棄那些低利潤的裝配行業,走向產業中高端。
東北爺們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3:31:00
一個例子能說明啥?其實外國在中國的投資今年有顯著增加。
Newcomerdude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3:27:59
還是得關稅,這些商人壓根就不想培育本國工人成長
老街口瓜子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2:34:00
皮革全部來自江蘇
鍾安山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2:19:43
這類技術含量低,汙染大的工廠從中國撤離是必然的,標誌中國已經完成產業升級。
我要真普選
發表評論於 2025-11-13 02:03:00
美國歡迎有序脫鈎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46
, 共
46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