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核技術領域,“美國早年是領頭羊,如今落後中國15年”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碼農個體戶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17:58:24
放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放棄大規模核電投資早就開始了,沒什麽不對,就算再討論一遍,結果也是一樣。中國可以隨意趕超。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13:59:57
美國製造業過去30多年流失嚴重,早已沒有全產業鏈了,加上人工成本,環保成本遠高於中國,造成製造業越來越沒競爭力。而中國剛好相反,成本優勢,全產業鏈和巨大的產業規模,帶來不斷創新,形成良性循環。
這次貿易戰,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就展現出來了。可以預見,中國的製造業會不斷蠶食西方高端製造業,成為製造業霸主,而且霸主地位不可撼動。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13:17:55
加州這裏如果是pgNe的用戶,電價大致在40-50美分一度電(中國目前是35分人民幣)。
這就能對比如果發展核電會有什麽結果。電網不同於電話網,必須永遠保持基本電壓電流,所謂baseload,否則電網燒毀。哪怕沒有人用,也不能不提供這個base load。
這事情不能依賴太陽能這種隨時間變化的能源,隻能是火電水電核電這種可持續能源。
火電是燒油燒煤,水電受到地域限製,隻有核電是最幹淨最穩妥的。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13:11:24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第四代核電站技術的國家,第三代的主要發展國家法國也在試圖購買中國技術。
所謂第四代核電站技術是釷鹽核電技術,理論上不會產生類似切爾諾貝利或者日本海嘯導致的核熔斷泄露,因此不需要巨大的外殼,也就大大降低製造成本,縮短製造時間,而且可以小型化。
去年有報道中國最終會建造450座,讓中國的電價降低到1美分多一度電,或者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另一項與這事情有關聯的是擁有超高壓輸電技術和電網,因此理論上可以把核電站建造在沙漠裏或者非常偏遠地區,對社會的心理安慰有好處,盡管不是必須。這種技術在中國以外隻有巴西有,但電壓不僅低,而且隻有一條線,不是電網。
美國的落後是明顯的,而且在可見未來趕不上,隻會越差越多。
因為這事情燒錢,尤其是需要幾十年的長期規劃,美國政治不支持這種事,挖塊煤燒燒多簡單,我死以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碼農個體戶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8:57:13
這個勢頭確實和幾十年前的美國很像,關鍵是這個領域本身也沒啥搞頭了,繼續領先又怎樣
GOATMESS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8:38:12
2024年8月28日,《自然》(Nature)刊發了一篇題為《Inside China’s race to lead the world in nuclear fusion》的新聞,深入報道了中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的發展前景。
目前,中國、美國和歐盟在核聚變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側重點不同:中國在“國家隊+民營企業”雙輪驅動下,在氫硼聚變和高溫超導等關鍵技術上領跑,並積極推動產業化;美國則在私營企業如Helion、TAE Technologies方麵擁有先發優勢,並著重於原型堆的開發和商業化路徑規劃;歐盟通過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保持技術影響力,並加速追趕。
GOATMESS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8:36:05
核聚變才是未來得終極能源來源.......安全,高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核裂變能源裝置會慢慢被淘汰,當然這是幾十年或者幾百年以後的情景!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7:05:06
樓下的,中國有什麽是自己發明創造的?得過幾個諾貝尓獎?還先進超越呢,臉皮厚罷了。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6:47:27
扯蛋!車輪已經發明出來了,還有必要重新研究嗎?吃透了原理,再加上自己的技術改進,就行了。當年美國是怎麽搶劫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那才叫TMD的不!要 !臉!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6:37:08中國什麽都抄襲美國何來的先進?有自己的發明創造才叫超躍。否則叫 不要臉
東方華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6:37:08
中國什麽都抄襲美國何來的先進?有自己的發明創造才叫超躍。否則叫 不要臉。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6:07:17
回複:‘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10-24 22:20:11
不是,最近紐約時報是吃了什麽槍藥了。每天讚揚我黨鞭撻美帝。改名叫上海時報算了’
**================**
最近十幾年,媒體上的廣告式的新聞和評論越來越多,都是收錢刊登的,是媒體第二大收入來源(第一是真的廣告)。
廣告式的文章分兩種:一種是政治廣告,一般是國家付錢,比如上麵這種讚美中國的。
一種是商業廣告,比如介紹比亞迪的汽車有多麽優秀,賣的多火之類的。
Yummy2000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5:57:52
中國隻是造的數量多一點,核技術輪不到中國
糖醋鯉魚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5:46:32
以後美國落後中國的領域會更多。。。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5:30:14
在奧八馬是不支持核發電的。我記得當時媒體在播報關閉核電站的新聞。美國的核電廠在他當政其間關閉了4座。
Oba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5:13:37
傳統實業拓展,新興產業萌發,未來科技培育等 都對電力有強烈需求。有電力基礎,才有未來!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5:04:37
自2013年以來,美國僅新建了兩座核反應堆,同期中國建成13座,另有33座正在建設中。
=======================
1)美國現在核電裝機總量依然全球第一,中國核電發電量距離美國還有一段距離
2)左左們鼓吹宣傳核電不安全阻礙新核電上馬,到川普政府才扭轉這一局麵
媒體這麽一吹,好像中國才是核電第一大國,這連事實都要違背的話術就算了吧
痛打蠢貨壞種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3:25:01
1年修一座橋,過幾年橋塌了。5年搞一個核電站,你們心裏安心嗎???我是要和核電站離得遠遠地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3:19:10
誰不冒,美軍也冒黑煙。
老酒喝多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1:43:00遙遙領先,航母還冒黑煙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3:18:15
不習慣了?慢慢你們就習慣了——中國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過美國。誰叫美國搞產業空心化,金融化?能創新很好,但是將概念轉化成實際商業應用並打成白菜價,這還得看中國。從這點看,其實中美兩國是高度互補的。
theriver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3:03:37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10-24 22:20:11
不是,最近紐約時報是吃了什麽槍藥了。每天讚揚我黨鞭撻美帝。改名叫上海時報算了
wuyong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2:44:00
這紐約時報的口吻怎麽都變成了“截至目前,我國在運….”這到底是哪國的報道
------------------
紐約時報的文章,被不要臉的土共大外宣的小編添油加醋+斷章取義重寫的文章,所以裏麵的“我國”是指中國而不是美國。
theriver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3:03:37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10-24 22:20:11
不是,最近紐約時報是吃了什麽槍藥了。每天讚揚我黨鞭撻美帝。改名叫上海時報算了
wuyong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2:44:00
這紐約時報的口吻怎麽都變成了“截至目前,我國在運….”這到底是哪國的報道
------------------
紐約時報的文章,被不要臉的土共大外宣的小編添油加醋+斷章取義重寫的文章,所以裏麵的“我國”是指中國而不是美國。
wuyong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2:44:00
這紐約時報的口吻怎麽都變成了“截至目前,我國在運….”這到底是哪國的報道
老酒喝多了
發表評論於 2025-10-25 01:43:00
遙遙領先,航母還冒黑煙
飿崆
發表評論於 2025-10-24 23:51:38
一天不吹牛難過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10-24 22:20:11
不是,最近紐約時報是吃了什麽槍藥了。每天讚揚我黨鞭撻美帝。改名叫上海時報算了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24
, 共
24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