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國稀土管製,反而加速全球產業鏈的重建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東西風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11:37:40
樓下 楊之 言之有理。
楊之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9:26:52
不存在稀土儲藏或提煉加工技術問題,西方公司的主要障礙是嚴厲的環保法律,造成產品成本難以與中國公司競爭。中國的策略是以環保和人工的低成本擠垮對手,占領世界市場,以壟斷取得定價和分配權。一旦西方受壓而再生產,中國將再以低價讓其破產。西方能簡單地解決問題有二條路徑,一是修改環保法律; 二是跟中國脫鉤,將中國從西方市場踢出。如今川普采取的是另外途徑,政府參股,並保障公司的最低股價。川普的做法能否應對中國的稀土戰略,拭目以待。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9:05:52
誰都可以重建稀土鏈,問題是多長時間?
一般認為至少需要十年。
重建生產鏈的另一個問題在於會受到中國的狙擊,比如等你開始量產,中國可以把價格降到你無法承受的地步,你無法盈利,或者沒人買你的。那麽你新建的企業就必然破產。美國在太陽能,如今成熟製程芯片,都有這種教訓,投資打水漂,還浪費幾年時間。美國的台積電也會是這種下場,目前已經有台灣籍員工後悔來美國,覺得企業沒前途。
美國政府目前的對抗措施是與歐盟合作製定最低價格界限,我不允許我買的稀土的價格降低,這樣可以讓西方重建的稀土企業有盈利空間。
這個世界有抑製價格上漲的,抑製價格降低少見。試想你要是一個稀土用戶,麵對中國的便宜稀土,與政府強迫高價的西方稀土,你會買哪種?
尤其是中國稀土的純度更高。
自由市場原則是肯定不能用的,但讓美國企業都遵循計劃經濟模式,老子就要買價高質次的,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苗。
你覺得可行度高嗎?
西方重建的稀土鏈也好,任何什麽鏈也好,在成本上都是無法與中國競爭的,否則西方也不會進入後工業社會了。
周冰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6:23:17
那些以“我們”來“說中國的, 您是翻牆出來的, 還是出國留學, 打算回國報效祖國的?前者可以考慮加入大外宣; 後者吧, 您出來幹啥? 中國稱霸全世界了, 您下到基層來, 不是丟了您的臉麵嗎?
幸福的老山羊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6:05:00
澳大利亞也有一家提煉稀土的公司,Iluka Resources, 由政府投資讚助的項目,2022年興建,預計2026年可以投產了。
摘星001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5:20:12
建立稀土產業鏈不僅僅需要決心和礦產,還需要人才,技術和設備。技術上,西方國家幾十年前的技術已經落伍了,無法滿足現在對稀土的純度要求,而串聯萃取技術在中國手中,估計也不會出口。人才,西方現在恐怕就沒多少稀土人才,沒有10年以上的功夫,培養不出來足夠的人。設備,這種大型機械設備,恐怕隻有中國可以生產了。

另外,西方國家看起來全麵開花,實際上是各自為戰,每個國家的投資都是分散的,每個工廠幾千噸,上萬噸的產量其實規模效應不夠,還可能是重複建設。

而對軍事工業更重要的重稀土,西方國家缺少足夠的礦藏,某些稀土元素永遠也脫離不了中國產業鏈。

更好的方式還是依靠技術,要麽搞回收,要麽開發出不用稀土的永磁體。
wangdansong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4:18:51
那必定是走私產業。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4:12:44
什麽是產業鏈?這個鏈就是告訴你,不是一兩個工廠或者礦山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中國有稀土的完整產業鏈,而西方再怎麽折騰也隻能解決其中的一兩個生產,根本不可能在20年內形成產業鏈。隻要產業鏈的幾個環節仍然掌握在中國手裏,那麽中國就可以完全控製整個稀土供應。就這麽簡單。
envy4525 發表評論於 2025-10-21 02:00:00
一旦開始 就不可逆 撲大地當年也牛逼哄哄的要斷氣 …現在呢 你說羅刹國國內缺油…所以千萬別掐別人的脖子
星光燦爛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3:47:01
都怪左左近些年搞綠色能源搞過頭了,讓中共國拿住了把柄。
baikaishu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3:00:37
2010年,中國對日本稀土管製,美國政客的確有警惕,重新啟動了MP, 但是後來wto 判中國敗訴,中國又放開了稀土,其實一個原因是日本稀土開始發展,這之後,大嘴總統奧巴馬就以為萬事大吉,又大搞他的綠色,進步,dei去了,任由MP破產。川普第一任又重新開動MP。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2:42:39
美國產業空心化嚴重,教育都轉向要麽人文,要麽計算機,要重整製造業談何容易。至少要幾十年,問題是誰會原地等你幾十年。
incognitus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2:27:18
美國2010年就開始整合了,這麽多年都在做啥啊。
中華五千年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2:11:42
一管製就翻白眼、一放鬆就吹牛逼。
襠下歐美的真實寫照!
遛遛彎兒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1:43:58
這不是有益世界?那就繼續吧
桃花潭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0:10:49
在很正常,美國的芯片管製,反而加速中國芯片產業鏈的完善
太空風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20:06:43
日本不是答應投資美國幾千億美元嗎?一千億做稀土,幾年時間自理綽綽有餘,齊活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54:52
美國巴西印度統治稀土產能時候,世界對稀土需求很低,1980年世界稀土總產量才2.6萬噸,僅僅是目前的6.7%;
1988年中國稀土產量為2.9萬噸,開始超過美國當年的2.6萬噸,中國稀土產能並不是美國等國家轉移過去的,而是利用資源優勢逐步發展起來的。
中國2006年稀土產量達到13萬噸(產能15萬噸),超過了世界當時世界總需求的10-11萬噸,統治了市場,也使價格低迷。當時許多人憂慮中國稀土儲量很快會耗盡,有趣的是到今天中國儲量不僅沒耗盡,反而探明儲量在增加。

美國本身儲量很小,對當今世界需求沒什麽大影響;俄羅斯稀土區域太偏,難以開發(普京估計與川普討論了聯合開發俄羅斯稀土問題)。
中國稀土產業發展,不是美國等轉移產能的結果,而是與中國競爭中自然落敗的結果,也是世界對稀土需求極速增長帶來的結果(正好中國有儲量優勢,開發優勢)。

今後世界稀土開發會多元化,但是不會改變中國的地位,稀土產業量離不開中國。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54:40
好像中國是被開戰的那一個,別顛倒黑白,要舔也要有點兒尊嚴。

苦辣酸甜麻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41:38有點像慈禧像西方各國開戰,百年後東大又出來個癡習
Simiguy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47:00
1.7億美元,不賺也罷
苦辣酸甜麻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41:38
有點像慈禧像西方各國開戰,百年後東大又出來個癡習
lovev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41:00
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1.7億美元的稀土,自己生產價格提高10倍也才17億美元。根本不會對美國市場產生什麽大的影響。
NeedToSay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9:21:56
想起一個脫口秀金語,"不知道他哪兒來的自信?"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50:02
美國航母撞了個洞,這麽長時間都沒修好,你還指望美國啥?現在需要臥薪嚐膽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打消耗戰美國消耗不起。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47:40
現在不少國家都跳出來舔美國的屁股打壓中國,憑什麽還要提供給他們稀土?台灣明目張膽的搞台獨,中國這麽長時間沒卡他們脖子也算仁至義盡了。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46:14
樓下,
公開資料,美國自己公佈的。
哪兒偷了?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45:14
還有憑啥我們控製稀土就是破壞經濟?假設一個國家產的石油隻夠自己使用,他會出口?common sense而已。
BigBang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44:28
樓下有人說,徐光憲偷了美國的失敗案例,幾個月就搞成功了。那麽美國人是不是也再翻翻那個失敗案例然後幾天就搞岀來。
souledgei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43:11
對中國絕對是好事兒,就算別人能提煉稀土,但至少需要5年以上時間,到時候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完全自主,軟件也不會被別人卡脖子,有啥好怕的。5年時間導彈一大堆,航母好幾艘,6代機也漫天飛,怕啥?
irisin2021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22:28
壞事變好事。原來世界各國各自生產,互通有無,分工不同而已。若演變成互相掐脖,各自為王,就破環了經濟。好在實行世界貿易時間不長,重建產業鏈還來得及。
關鍵字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20:39
無論如何芯片和稀土掐脖子的窗口期都隻有5-10年。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如果某方的工業稀土被完全卡住10年啥都幹不了,10年後天地都變了。
時不時來看看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11:49
的確,中共的管製覆蓋了整條鏈中從第一步分離到最後一步成品過程中的設備和技術,最低的比例是0.1%

專利被保護還是世界的主流,像荷蘭沒收中式企業的例子肯定還會出現,隻是代價比較高
又一個無名氏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11:18
專利要公開的。不公開的叫做商業機密。相互封鎖的技術,無專利可言。中國的光刻機在乎會asml但專利嗎?
#########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00:10其實,這裡麵還有一個大問題,沒有見到任何人談到。
我提醒一下,
中國的提煉技術也是分別申請了很多專利的。
也就是說,其他任何國家不能抄中國的專利技術,必須另起爐灶!
NeedToSay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11:16
就如貝森特所說西方的稀土生產已經不能用市場經濟的手段了,之前西方國家的公司隻要建立稀土冶練,中國馬上壓低價格擠垮這個公司。現在整個西方都看清了中共的險惡用心,政府出手保證購買價格,西方自己的稀土供應鏈很快就會建立起來。另外,真到了關鍵時刻,環保要求可以放鬆,到供應穩定之後再進一步加強環保
狄更絲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02:00
山寨國要靠專利維權了,真諷刺!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8:00:10
其實,這裡麵還有一個大問題,沒有見到任何人談到。
我提醒一下,
中國的提煉技術也是分別申請了很多專利的。
也就是說,其他任何國家不能抄中國的專利技術,必須另起爐灶!
時不時來看看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58:11
正常情況下偉大的美國和西方盟友沒啥機會了,這是為什麽偉大的川總有一掌打垮中共的嚐試

處於上升通道的中國,基本不可能被打垮,這和上世紀的偉大美國類似

完整的產業鏈,工業製造許多產品單項超過全球的一半,稀土超過90%。這些不是外星人幫忙,而是從市場中一定一點摳出來的,這個過程不大可能有捷徑。和當年喊的超英趕美一樣,真正趕上還是經過了至少40年的和平發展年代,說已經超過美國還稍微有點早

從這個困難的過程砍,偉大的美國及西方要從零到精把稀土搞到頂尖純度,這個難度比光刻機要高,雖然不是一點都不可能。中國畢竟光刻機的起點是28納米,目前通過多次曝光實現了5奈米量產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55:45
確實,就像美國芯片管製適得其反加速了中國自研芯片是一樣的道理,應該美中雙方都撤銷管製
搦戰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48:18
說實在,看不出中國稀土管製對世界的威脅。
中國稀土管製針對的目標隻是美國企業,這點中國非常克製。
不像美國的關稅,連盟友都坑!
還想吞並格陵蘭和加拿大。
誰才是對世界的威脅?
遊浪者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47:00
顯而易見,長劍是偏文科文盲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39:33
樓下,
法國有的是舊的,低效成本高的方法,純度低,而且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否則,不早就搞起來了,還等到今天?
搞工程的人,腳踏實地,客觀理性。
當然,搞文科的人,可以妙筆生花,心存夢想。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37:54
WSJ文章中的一些信息:

As recently as 1991, the U.S. was the world’s leading supplier of rare earths, thanks to a large California mine called Mountain Pass. But China also had abundant rare earths, and its long-term strategy was becoming clear.

In 1995, Chinese state-linked companies received U.S. government approval to buy the rare-earth materials and magnet business started by General Motors , called Magnequench. In the following years, ownership shut down all its rare-earth plants in the U.S. and shipped the equipment to China. Top American engineers were offered opportunities to go to China and set up new plants there. 

By the mid-2000s, the U.S. rare-earth industry had been all but wiped out. Mountain Pass, America’s major rare-earth mine, had been shut down, as had virtually all American facilities that processed rare earths and turned them into magnets.

Rare-earth production became so limited in the West that an American company, Molycorp, attempted to revive the Mountain Pass mine and make its own magnets. It called its plan “Project Phoenix,” but it was destined to fail.

In 2012,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longsid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launched a suit against China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ccusing it of improperly using export quotas to restrict rare-earth supplies abroad. China argued that its restrictions were intended to keep mining at sustainable levels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2014, the WTO ruled against China, concluding its export quotas were unfair. China abandoned them, and sales to the U.S. surged

Molycorp went bankrupt as American rare-earth prices collapsed. For the second time in a little over a decade, cheap Chinese prices had contributed to shutting down America’s only rare-earth mine.

In July, the U.S. government said it would take a 15% stake in MP Materials, America’s flagship producer which took over Mountain Pass and is building out processing and magnet facilities. The government is also deploying new tools, such as instituting a price floor for the company’s rare earths, to help ensure it can withstand any future influx of low-price Chinese minerals.

“For 20, 25 years we haven’t been vigilant,”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said at an investment forum.

Still, China’s advantages can’t be undone overnight.
baikaishui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31:31
法國公司的各種萃取催化劑技術還都在,日本具有製造高端磁鐵的技術,這些國家聯合起來,技術追上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能再像2013年那樣,等日本發展了稀土,又允許中國稀土來衝垮日本稀土公司。中國的這個稀土禁令徹底加速雙方脫鉤,最後就像珍珠港襲擊,戰術上勝利,戰略上失敗。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25:31
所謂“串級萃取理論,簡單的説,就是經過一次萃取,就能同時出産幾乎所有的高純度稀土產品。可以大規模生產。而且,中國開發出不少萃取溶劑,譬如P502等萃取溶劑。
這就是為何中國稀土產品,純度高,而且價格低廉的秘訣!
當然,這是中國的國家機密。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17:42
中國是唯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
當時,國際上主流的分離方法是“離子交換法”和“分級結晶法”,但這兩種方法成本很高,提煉的稀土元素純度很低,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徐光憲提出新方案,“串級萃取理論”,這一技術徹底改變中國稀土“賤賣”的局麵。新方法在全國推廣,中國單一高純度稀土大量出口,國際價格跌到原來的1/4,外國生產商隻能減產停工。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13:22
AI Overview
Yes, the U.S. has rare earth technology, including domestic mining an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though it is heavily reliant on China for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The U.S. has been working to rebuild its supply chain and is focusing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extract rare earths from new sources, like waste products and recycled materials.
U.S. rare earth capabilities
Mining: The U.S. has at least two domestic rare earth mining locations. One is in Mountain Pass, California, which was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 in the 1960s and now produces about 15% of global rare earths. Another location in Georgia is producing rare earth concentrates as a byproduct of heavy mineral sand and kaolin mining.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 There is a lack of domestic capacity to process and refine rare earths into the final components needed for products like electric vehicle magnets. However, the U.S. has developing technologies to process rare earths from new sources, such as bioleaching, ligand-based s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separation.
Manufacturing: MP Materials is described as the U.S.'s only fully integrated rare earth producer, with capabilities from mining to advanced metallization and magnet manufactur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China's dominance: China currently controls the majority of the global rare earth supply chain, from mining to processing.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he U.S. government is actively supporting efforts to develop a more secure domestic supply chain through initiativ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Diversification: The U.S. is exploring new ways to extract rare earths, including from legacy mine tailings and recycled magnets, to reduce its reliance on traditional mining and China's supply chain.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08:46
忘了説,徐光憲採用的萃取法,將鐠釹的分離係數提高到4!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7:05:33
那麼,徐光憲是怎麼開創稀土提純之路的呢?
1972年,徐光憲接到中國軍工一項分離輕稀土鐠釹元素的項目。
當時,一起攻關的有好幾個高校研究院,一直以來,中國用的是西方傳統搖漏鬥法。但是這種方法非常繁瑣,效率極低,平均要搖2萬多次,才能初步分離,而且分離係數衹能達到1.2(國際)
徐光憲,從美國政府公開的失敗案例中,發現是採用萃取法。
雖然是失敗案例,所以美國才會公開,因為美國認為自己搞不出來,也應該沒有其他國家能搞出來。
但徐光憲從自己搞提純鈾的經驗(52歲之前,他一直在為中國原子彈的材料—鈾進行提純工作),提純鈾就是用的萃取法,認為可以應用到稀土分離上。雖然美國失敗了,可能是哪些中間環節錯誤,但方向沒有錯。
經過幾個月的攻關,他成功分離了鐠釹。
從此,他全身心投入稀土冶煉技術的摸索。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6:51:38
我來告訴你吧。
在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1976年發明獨特高效的冶煉提純技術之前,世界上唯一的提煉工廠是法國的羅納普朗克公司,而不是美國的什麼企業,那時候美國唯一的稀土礦,叫茉莉礦,也是美國搞曼哈頓原子彈,在此準備挖核原料鈾,卻發現是一個稀土礦。2015年,破產賣給了華爾街基金投資人,改名叫MP材料礦。
美國根本沒有提煉技術,都是由法國這家羅那普朗克公司提純,因為技術效率低,因此提純後,產品售價極其高昂,中國也是賣礦給法國,然後買回高價的提煉產品。當然,法國也是將他們的提煉技術作為國家機密的。
時不時來看看 發表評論於 2025-10-20 16:49:03
“那部分稀土不是那麽容易搞出來的”,因為偉大的川總為此加了100%的關稅,還限製了地溝油,市場掉了2兆,TACO後又基本回來了

也就是說,稀土那點味精,2兆起跳
頁次:1/2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71  分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