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川普加碼?歐盟對美投資5000億被改6000億,手寫字跡曝光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Sans20000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16:02:23
???????? 歐洲對美出口順差主要包括:
1. 高端機械和設備
• 工業機械(德國、意大利)
• 光學儀器、醫療設備(德國、荷蘭)
• 半導體機械(荷蘭的 ASML 是獨家EUV機器製造商)
2. 藥品和化學產品
• 瑞士的羅氏(Roche)、諾華(Novartis)
• 英國的葛蘭素史克(GSK)、阿斯利康(AstraZeneca)
• 法國的賽諾菲(Sanofi)
3. 豪華消費品
• 時尚與配件(法國的LV、愛馬仕,義大利的古馳等)
• 香水與化妝品(L’Oréal、Chanel)
• 名表(瑞士:勞力士、歐米茄等)
4. 酒類與食品
• 葡萄酒、香檳(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 奶酪、巧克力(瑞士、比利時)
• 烈酒(如蘇格蘭威士忌)
5. 航空航太
• 法國的空中巴士(Airbus)對美出口不少客機
• 零件與維修服務也算在內
6. 服務貿易順差
歐洲公司向美國提供各類金融、保險、資訊技術和商業諮詢服務。
⸻
???????? 為什麼不常見?
因為很多歐洲產品屬於B2B(企業對企業),不像中國或墨西哥出口大量便宜消費品(例如 Walmart 的衣服、小電器)。歐洲出口的東西「躲」在工廠裡、醫院裡、企業內部,或者屬於奢侈品消費圈。
⸻
如果你想從日常生活再找找歐洲產品,這些也算是常見的:
• 宜家(IKEA) — 瑞典
• 雀巢(Nestlé) — 瑞士,很多零食與飲品
• Heineken(海尼根)、Stella Artois(比利時) 等歐洲啤酒
• Nutella、Ferrero Rocher — 義大利品牌
清泉出山濁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10:47:41
要是北溪一號二號都在,歐盟能省下多少買能源的錢,不是歐盟太傻,就是拜登太狡猾。
anchoret98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10:18:14
支持老實人川總!
歐盟 就是一幫 慫13。
隻有 老年癡呆,纔會被 歐盟 連哄帶騙、大佔便宜。
川總 看穿 歐盟 軟弱本質,開始 初榨冷壓 老歐洲。
一定要讓 老歐洲 把 佔的便宜 吐出來。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8:30:46
川普壓巴拿馬運河回到美國控製, 假媒體一片憤懣
川普說我們要買下格陵蘭, 假媒體一片憤懣
川普停了無償對烏克蘭的援助, 變為礦產協議, 假媒體一片哀鳴
川普關了邊境, 假媒體一片哀鳴
川普拿到卡塔爾贈送的飛機, 假媒體一片哀鳴
川普停了非法移民住四星五星酒店, 假媒體一片哀鳴
川普把非移中的幫派和罪犯首先抓捕, 假媒一片哀鳴
川普停了LTBGQ, WOKE和DEI特權,假媒體一片哀鳴
川普談了一堆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議, 糾正貿易不平衡, 糾正產業外流, 假媒體一片哀鳴
每一假媒體哀鳴的時候, 左派指著川普一片罵聲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in Wenxuecity?? 嗬嗬
gnyd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8:28:21
在美國,除了看到奔馳,寶馬,奧迪,和沃爾沃,沒看到別的歐洲產品啊。歐洲對美貿易順差都是些什麽?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8:20:39
一幫左派, 都認為美國被歐洲蹂躪是應該的, 對歐洲貿易逆差是應該的
美國糾正貿易不平衡是非法的, 美國站起來是非法的, 隻許美國跪著
嗬嗬, 跟民主黨認為非法移民是祖宗, 美國人應該當二等公民, 很像哦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8:16:58
bluemoon1962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7:57:53
一個滿身盔甲的500斤壯漢對著一群幼童和婦女揮舞著手裏利劍,為了保命,讓吃屎都得依從
+++++++++++++++++
美歐關稅, 好多年來都是歐洲關稅高.
如果你覺著歐洲是婦女和兒童, 那就是說, 你所謂500斤壯漢幾十年來是被婦女和兒童欺負的哦
紫霞仙子234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8:14:58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丈夫在斯坦福任教,七個孩子都住在美國,歐洲不被美國蹂躪都沒天理。歐洲都是戲子當政,除了表演,沒別的可做,被美國蹂躪就是他們的天職。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8:07:58
從川普就任以來,假媒體攻擊了川普的很多主要舉措:
上百帖子攻擊川普非法成立DOGE,最後證明是奧巴馬成立的國會通過預算的合法機構;
上百次攻擊川普無權裁撤USAID,及上任任命的政府官員,最後最高法澄清裁撤是總統合法權力
大量文章分析川普關稅會導致全球一起反對美國, 會給美國的敵人不可想象的產業優勢, 嗬嗬
幾百文章說關稅會導致美國會物價飛漲, 通脹失控, 經濟墜崖
這些黑白顛倒的文章,左派讀者一看就罵川普, 半年罵了文學城幾萬貼
謊言總有現出原形的那一天, 跟著謊言起舞的, 無非淪為笑料爾
bluemoon1962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7:57:53
一個滿身盔甲的500斤壯漢對著一群幼童和婦女揮舞著手裏利劍,為了保命,讓吃屎都得依從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7:54:27
LLC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59:00
財政部長已經表示,這次所有協議都有定期追蹤製度,三個月或六個月,如果做不到,馬上回到原來的關稅,樓下盼川普失敗的會大大失望就象那些經濟學家
++++++++++++++++++++++++++++
跟日本談判的照片是在談判現場,日本代表對麵拍的
跟歐盟的照片是在和馮德萊恩一塊宣布談判結果的時候拍的,邊上坐著馮德萊恩
兩個結果均在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宣布,對方沒有說有問題哦
注意看川普和馮德萊恩一起宣布了他那張紙上的內容
x. com/RapidResponse47/status/1949612175552635385
假媒體把馮德萊恩裁掉,希望觀眾認為川普沒談出這個協議,川普是私下誇海口撒謊的小人
媒體卑鄙如此, 很掉份哦
haohao88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7:17:00
如果全球最低關稅在15%,對出口國貿易並沒有多大影響,美國物價會上漲,吃虧的是美國消費者,美國政府變相增稅
麥蔻裏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7:10:55
自由公平競爭,是以前美國唱導的原則。現在,在川無賴領導下的美國,到處訛詐,看到別人地裏的韭菜,就不順眼,就要割幾刀,甚至對自己的盟友下惡手,最終的結果,美國必走向孤立沒落。
遊浪者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6:35:00
屎相違約的辦法是常常吃掉自己的屎
LLC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6:00:00
歐盟對美出口順差太大,就指望著美國這個市場賺錢,少賺一點總比不賺好
LLC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59:00
財政部長已經表示,這次所有協議都有定期追蹤製度,三個月或六個月,如果做不到,馬上回到原來的關稅,樓下盼川普失敗的會大大失望就象那些經濟學家
日人民報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46:24
敷衍也是勢力的表現。
知道以前的朝貢體係嗎?真以為大國需要貢品啊,那是臣服的表現。
現在這些數字也是。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45:30
這就是奸商的嘴臉啊,滿嘴謊言,不講信用,靠忽悠人賺錢。反正老百姓看不到“協議”內容,隨他吹,他永遠贏。
即使今天簽署“協議”,明天他就撕了,他的理由很簡單,對方沒按照他自己吹的數字做,是對方“違約”了。這種玩法也不是第一次了,床鋪撕毀了多少已經達成的協議?他執行過哪個?所有的法律、協議他都認為不公平
zuschauer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8:00
把人家的金牌強放入自己口裝。
XM25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1:00
要歐洲議會批準吧。川普不明白什麽是協議,寫封信也是協議。
ytren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14:37
ettoday 這個豬粉兒爛媒體一天不貶低川總它就過不去!嗬嗬
bluetag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4:38:00
敷衍他而已,投資是商業行為,有利可圖才有人來投資,不然誰說了都不算。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4:15:52
與其說是全世界向川普低頭,不如說全世界知道如何忽悠這一屆的川普,給他一個大而美的數字,畫個大餅,不用急於具體落實,能拖一時算一時,誰知道他哪天又突然改變主意,畢竟明年就可能變跛腳鴨政府,之後發生什麽事情誰又能預測?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4:11:40
那就是個意向數字,何時投資,多久投資,怎麽投資,沒有細節,沒有方案。所以川普也就隨便在上麵亂寫亂畫,反正聽起來很大很大的數字,MAGA們聽完了爽就行了
teddy153153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4:00:00
人狂必有災!美國也不例外
誰想找抽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3:58:06
真小人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3:55:47
全世界都得向美國低頭。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27
, 共
27
分頁: [
1
]
1. 高端機械和設備
• 工業機械(德國、意大利)
• 光學儀器、醫療設備(德國、荷蘭)
• 半導體機械(荷蘭的 ASML 是獨家EUV機器製造商)
2. 藥品和化學產品
• 瑞士的羅氏(Roche)、諾華(Novartis)
• 英國的葛蘭素史克(GSK)、阿斯利康(AstraZeneca)
• 法國的賽諾菲(Sanofi)
3. 豪華消費品
• 時尚與配件(法國的LV、愛馬仕,義大利的古馳等)
• 香水與化妝品(L’Oréal、Chanel)
• 名表(瑞士:勞力士、歐米茄等)
4. 酒類與食品
• 葡萄酒、香檳(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 奶酪、巧克力(瑞士、比利時)
• 烈酒(如蘇格蘭威士忌)
5. 航空航太
• 法國的空中巴士(Airbus)對美出口不少客機
• 零件與維修服務也算在內
6. 服務貿易順差
歐洲公司向美國提供各類金融、保險、資訊技術和商業諮詢服務。
⸻
???????? 為什麼不常見?
因為很多歐洲產品屬於B2B(企業對企業),不像中國或墨西哥出口大量便宜消費品(例如 Walmart 的衣服、小電器)。歐洲出口的東西「躲」在工廠裡、醫院裡、企業內部,或者屬於奢侈品消費圈。
⸻
如果你想從日常生活再找找歐洲產品,這些也算是常見的:
• 宜家(IKEA) — 瑞典
• 雀巢(Nestlé) — 瑞士,很多零食與飲品
• Heineken(海尼根)、Stella Artois(比利時) 等歐洲啤酒
• Nutella、Ferrero Rocher — 義大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