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福特CEO親述:高管集體空降中國 狂拆100輛車偷師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農民哥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8:59:00
美國就是雙標,在中國可以賣特斯拉,可美國不讓賣中國的電動車!在中國可以賣蘋果手機但在美國卻不可以賣中國手機!大家覺得誰更流氓?
maniac63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8:03:53
我一年給美國交6位數稅金,你給美國做了什麽?你連吹美國的資格都沒有啊。再怎麽吹日本右翼也覺得你是個奇怪的支那人。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0:51:36
樓下,日本怎麽kiss了!
有你當媽kiss的深沉麽?
都要炸北京了還在為尊者諱呢
maniac63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8:00:50
還有底下的那個駐日支那人在怎麽吹美日,日本人也隻把你當支那人。
maniac63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7:59:09
劣等的美國chink才是可憐可悲的族群

抗戰兩年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7:42:04
借洋人之口揚我國威。
自大,自傲又自卑的可憐族群
抗戰兩年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7:42:04
借洋人之口揚我國威。
自大,自傲又自卑的可憐族群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5:25:52
氫能源方麵中國也並不落後,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並在加氫站建設方麵位居世界首位。世界最大的加氫站就在北京大興區的海珀爾加氫站。隻要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而且商業化,氫能源汽車也會在中國迅速發展。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4:15:10一點小看法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06:10 氫氣汽車都問世了,還講電池?
——-
氫發動機汽車遠比特斯拉這些電動車更在在美國推廣,在三藩市看到過他們的演示,加州首府也有過一個換氫店,據說一周左右需要換一次,但始終無法被市場接受。說到底在機械原理上本質上這還是內燃機技術,僅僅是換了燃料,因此與電動車相比還是過於複雜和成本高。
中國最新的華為油氣混動SUV充滿電和加滿20加侖的油箱後理論上可以跑2400公裏,實測中跑了2500公裏不需要加油充電。原因之一是中國開發了一種新的汽油發動機,效率提高了六倍。
電動車的優勢是電池技術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新電池會被發明。而且一旦中國實現釷鹽核電站的全麵建設,電價預期降低到1-2美分一度電,非常便宜。而發展氫能源車的初衷是為了降低汙染,而不是成本,因此從市場角度看氫能源車對比電動車不會有優勢。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4:15:10
一點小看法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06:10 氫氣汽車都問世了,還講電池?
——-
氫發動機汽車遠比特斯拉這些電動車更在在美國推廣,在三藩市看到過他們的演示,加州首府也有過一個換氫店,據說一周左右需要換一次,但始終無法被市場接受。說到底在機械原理上本質上這還是內燃機技術,僅僅是換了燃料,因此與電動車相比還是過於複雜和成本高。
中國最新的華為油氣混動SUV充滿電和加滿20加侖的油箱後理論上可以跑2400公裏,實測中跑了2500公裏不需要加油充電。原因之一是中國開發了一種新的汽油發動機,效率提高了六倍。
電動車的優勢是電池技術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新電池會被發明。而且一旦中國實現釷鹽核電站的全麵建設,電價預期降低到1-2美分一度電,非常便宜。而發展氫能源車的初衷是為了降低汙染,而不是成本,因此從市場角度看氫能源車對比電動車不會有優勢。
ypb001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2:55:26
偷中國的技術不算偷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1:51:25
樓下不張口閉口挑釁了?
可您這是在試圖用一片羽毛擦幹淨一坨s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1:43:36
不懂別在那裏瞎扯,美國在1970年代放棄金本位,1980年代搞石油美元,建立美國美元霸權,1990年代強迫日本西德簽廣場協議,1994年成立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就是世貿前身),中國經過漫長談判2001年才進入世貿,而且是一對一地和世貿的每一個成員談判達成協議的,什麽中國耍無賴完全是無稽之談。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0:13:38不是製度的問題
而是醬缸坑蒙拐騙偷的絕技讓任何製度規則都形同虛設
美西的紳士做法在流氓無賴麵前會有什麽結果?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0:51:36
樓下,日本怎麽kiss了!
有你當媽kiss的深沉麽?
都要炸北京了還在為尊者諱呢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0:45:30
流氓可以被選為總統,美國文化是什麽就被全世界看得清清楚楚。隻有日本人還要下賤地去Kiss特朗普的Ass。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7-13 00:13:38
不是製度的問題
而是醬缸坑蒙拐騙偷的絕技讓任何製度規則都形同虛設
美西的紳士做法在流氓無賴麵前會有什麽結果?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21:50:47
對西方特別是美國還是有利的多,資本家們吃得肚滿腸肥,手指縫裏漏出一點點湯汁,就可保平民百姓不用從事大生產基本保障衣食無憂——保證他們不會造反,而且產業外包之後,左派工人階級就不可能在美國壯大,就不可能挑戰爭奪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剩下的工會和底薪層就被收豢養買分化麻醉(保障基本福利不會餓死,毒品槍枝泛濫,宗教等龍頭樂精神麻醉)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10:18

~~~~~~~~~~~~~~~~~~~~~~~~~~~~
你講得對。從整個世界來講,全球化是對世界大多數人是有利的,具體來說,主要是對發張中國家有利,對跨國企業有利。但對整個西方來講,是不利的。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21:45:59
“其一是智能座艙”
能把這個放在第一位的,能做好汽車?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10:18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03:13你說的都有道理,但是,我們在討論的是資本主義製度,資本主義製度就是要利潤最大化,資本家就是壓榨勞動者的剩餘價值獲取盈利,除非他們放棄這個製度。所以從當時製度的設計者的眼光和思維來說,這是個很好多贏的設計,而且實事也是長期行之有效,至於對人民和中產階級會有如何影響,這不是他們優先考慮的,可能隻是個排在末尾的考慮因素,順便能幫助他們一下。
~~~~~~~~~~~~~~~~~~~~~~~~~~~~
你講得對。從整個世界來講,全球化是對世界大多數人是有利的,具體來說,主要是對發張中國家有利,對跨國企業有利。但對整個西方來講,是不利的。
一點小看法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06:10
氫氣汽車都問世了,還講電池?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8:03:13
你說的都有道理,但是,我們在討論的是資本主義製度,資本主義製度就是要利潤最大化,資本家就是壓榨勞動者的剩餘價值獲取盈利,除非他們放棄這個製度。所以從當時製度的設計者的眼光和思維來說,這是個很好多贏的設計,而且實事也是長期行之有效,至於對人民和中產階級會有如何影響,這不是他們優先考慮的,可能隻是個排在末尾的考慮因素,順便能幫助他們一下。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7:53:05全球化是整個西方走下坡的核心原因,根本就不是多贏,也不可能有多贏。世界資源有限,贏的國家,必然損害其它國家的利益,本質上是零和博弈。

全球化使得西方多年積累起來的技術和資金流向發展中國家,讓發展中國的發展速度加快。雖然跨國資本在這個過程中也賺了錢,但西方國家的絕大多數人民沒有從中獲利,反而就業機會減少。而且,全球化推高了資源價格,包括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房價。所以,西方絕大多數人在過去幾十年在生活水平是下降的。上個世紀80年代,西方一人工作,全家可以過得很好。現在若一人工作,就是窮人。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7:53:05
全球化是整個西方走下坡的核心原因,根本就不是多贏,也不可能有多贏。世界資源有限,贏的國家,必然損害其它國家的利益,本質上是零和博弈。

全球化使得西方多年積累起來的技術和資金流向發展中國家,讓發展中國的發展速度加快。雖然跨國資本在這個過程中也賺了錢,但西方國家的絕大多數人民沒有從中獲利,反而就業機會減少。而且,全球化推高了資源價格,包括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房價。所以,西方絕大多數人在過去幾十年在生活水平是下降的。上個世紀80年代,西方一人工作,全家可以過得很好。現在若一人工作,就是窮人。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6:36:07
全球化去工業化和自由貿易是當時美國放棄金本位布雷登森林體係之後最佳的選項,是世界多贏的局麵,也是美國延續幾十年霸權的根基,沒有美元金融霸權,美國最多也就是二流強國。美國資本家出於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主動作出了當時來說最好也是不多的選擇。不能用上帝視角看問題,昨是今非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6:23:56所有核心問題的根源在全球化。美國過去30年中,曆屆政府在花街的推動下,搞自掘墳墓的全球化,成就了中國,掏空了製造業根基,導致現在製造業依賴中國。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6:29:11
疫情期間戴口罩工作有什麽問題嗎?難道美國工人戴了口罩就會影響到他們的智商了?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4:42:08Americans were remote working while wearing stupid mask for years ... this is the price.
衡山老道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6:23:56
所有核心問題的根源在全球化。美國過去30年中,曆屆政府在花街的推動下,搞自掘墳墓的全球化,成就了中國,掏空了製造業根基,導致現在製造業依賴中國。

應用技術,是在實踐中發明和改進的。你不搞製造,怎麽能有發明和改進呢?這個技術上的因果關係,花街那些人是搞不明白的,或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裝作不明白的。

我說過無數次,美國曆史太短,曆史的機遇和早期領導人的明智的移民政策,讓美國成為暴發戶,也讓政客們忘乎所以,以為憑借美國強大的科技和金融實力,搞全球化肯定百利而無一害,結果挖了一個大坑,自己陷進去了。而中國有幾千年的曆史,見得多了,知道隻有腳踏實地,才能長治久安。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4:42:08
Americans were remote working while wearing stupid mask for years ... this is the price.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4:30:47
除了工會,美國工人平均素質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是問題的根源
bsmile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4:25:48

白藍帝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2:44:37


美國汽車的病根兒是工會。拆車有個屁用
===========
同意,工會現在保護得太過了,過於短視於自己的實際利益。。當然,工會的這個做法也是情有可原,高管們的工資太高了,兩者的價值就不可能差這麽多的,所以工會才有動力去同時也保護工人的收益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3:30:09
美國人好好向中國學習,向世界第一的電動車大國學習不丟臉。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3:28:35
新疆沙漠裏搞綠洲種水稻,養海鮮,螃蟹三文魚,隨著降雨帶北移,新疆將成為中國的大糧倉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0:18:05美國沒必要發展電瓶車、風能、太陽能。

中國有必要發展電瓶車、風能、太陽能,

因為中國的自然條件太差:西藏高原+雲貴高原+
新疆級的大沙漠+內蒙高原+陝西黃土高原,
randomspot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3:27:58
拆車是為了偷? 這樣說不好聽, 應該說是為了學習。 嗬嗬。
白藍帝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2:44:37


美國汽車的病根兒是工會。拆車有個屁用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2:23:22
說電動車沒有技術含量的真讓人笑掉大牙了。中國電車為什麽能夠在全世界領先?如果沒有什麽技術含量,歐美完全可以超過中國啊,為什麽超不過去?即使是馬部長的忒死拉現在也失去了競爭能力,說明了什麽?中國不僅是人工相對便宜,更重要的是性價比高,那就是不僅低價,而且性能更好。
就愛看鬧熱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22:40
美國人偷師中國技術,叫有本事,很自豪;中國人偷師美國技術,叫偷竊,不要臉。
網迷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14:03
做油車,汽油在裏麵燃燒,你是控製不了的
但是電池車,應該是可以做到完全的控製
所以油車裏麵的技術,主要就是燃燒控製的技術,怎麽燒久了不損耗零件,怎麽燒久了減少殘存物這些。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12:37


如果不是市場保護,福特會破產。


GOATMESSI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09:39
1,電動車沒有技術含量
2,美國工會+美國工人

中國電動汽車沒這麽強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沒啥技術含量。嗬嗬
網迷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08:33
現在什麽都是高性能
甚至包括小女孩背的書包,過去的書包很容易背帶脫線的
現在的,不管多便宜,背帶結實的很
為什麽?
第一,現在的化纖製品做的明顯結實了
第二,線也結實了
第三,加工技術自動化,而且有加固的流程
彎刀月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08:00
國內混動油耗百公裏3升以下,確實需要偷師學藝
一騎絕沉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04:00
電動車沒有技術含量
網迷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1:02:02
做產品就跟做人一樣
沒有人能知道以後他會成什麽樣子,但是能夠看他的預期
但是有時候不被看好的人最後成功了

網迷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0:58:45
過去磷酸鐵鋁電池根本沒有這麽火
搞這個的那些公司,好像也是逼的沒辦法,想著隻要賣錢就行,隻能咬牙堅持,可能是密度越做越大,加上安全性好,最後被市場認可。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0:45:52
tudoutudou99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09:14:29 高管來沒任何意義,還是讓美國工會工人到中國的車間裏鍛煉一段時間,LOL
——
幹死工會不然誰來都沒用
CTPCW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0:43:17
美國的問題是工人的素質差和產業空心化的問題
河西海龜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0:41:00
美國的問題是工人的素質差和產業空心化的問題。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10:18:05
美國沒必要發展電瓶車、風能、太陽能。

中國有必要發展電瓶車、風能、太陽能,

因為中國的自然條件太差:西藏高原+雲貴高原+

新疆級的大沙漠+內蒙高原+陝西黃土高原,

缺水,都很難生產足夠的糧食。

發展太陽能、風能有的是地方。

中國石油少,發展電瓶車好。


糖醋鯉魚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09:55:44
電動車行業,歐美已經被中國甩幾條大馬路了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09:22:36
發現都是老頭樂 做的大了點 哈哈哈
tudoutudou99 發表評論於 2025-07-12 09:14:29
高管來沒任何意義,還是讓美國工會工人到中國的車間裏鍛煉一段時間,LOL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46, 共46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