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一個沒有中國製造的家可能嗎?美媒畫了張圖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randomspot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20:45:06
沒有中國製造的家, 是完全可能的

但美國製造的家, 是完全沒可能的
Observerx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9:35:29
估計美國會興起一陣山寨中國造的浪潮,山寨中國的Toaster因該比山寨美國的手機容易吧?
iask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8:20:58
"陽台上的金屬椅、木炭烤架、雨傘,書房裏的電腦顯示器和台燈,臥室裏的急救包和電熨鬥,儲物間裏的手電筒、煙花、嬰兒推車和聖誕裝飾品……"

--- 幾乎都是雞肋用品,買一次能用十年。 就算價格翻倍有啥大不了的,還頂不上一周的房租。
再說嫌貴不買就是,讓家裏,車庫裏空曠些,整潔些
這是病得治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6:19:34
習二百五有特麽贏麻了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4:03:32
你就知道買垃圾
35塊錢的水泵中國淘寶上都歸為垃圾。。。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3:30:26
“ goodmum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1:03:00 home depot 買了個水泵 $100,一晚上壞掉,亞馬遜買了個中國,馬力大3倍,還能自動開,有水自動開,$35,幾個月了租客還在用”

—————— 看來你真是不懂行。你說的是潛水泵,便宜,通常在地下室低處留有一個沉沙井,

地下室積水的時候,沉沙井的潛水泵自動打開把水抽出去。

我有一個House,潛水泵30年以上還在用。


青山環抱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3:22:00
Shame on…
沒事逛逛88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3:19:09
實話實說,現在超市裏中國製造的東西已經少了很多。最近兩三年買的日用品比如衣服鞋、小家電都不是中國製造的了。感覺這邊的商家早就有所準備
reno2389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3:13:03
大家說說,就一個義烏,還隻是占中國對外貿易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將來哪個國家能夠出現另一個義烏?
根本就不可能!
reno2389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2:47:27
其他國家要想在製造業上取代中國真是太難了!
中國幾十年來在製造業上的付出,其他國家是不可複製的!
親自部署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2:38:16
癩蛤蟆往砧板上跳,硬裝大塊肉;沒厲害國製造,大家還不要活了?開玩笑
TexasPeter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2:25:58
不放煙花日子過不了嗎?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1:13:39
回複:‘goodmum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1:03:00
home depot 買了個水泵 $100,一晚上壞掉,亞馬遜買了個中國,馬力大3倍,還能自動開,有水自動開,$35,幾個月了租客還在用’

**================**

有種把兩個牌子名字都列出來?
goodmum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1:03:00
home depot 買了個水泵 $100,一晚上壞掉,亞馬遜買了個中國,馬力大3倍,還能自動開,有水自動開,$35,幾個月了租客還在用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0:47:50
糾結於性價比的除了買垃圾產品,還會偶爾噴糞。哈哈。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0:37:29
回複:‘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0:27:39
沒有買,就沒有貿易。幾十年來的數據顯示,美國人每年都要買上千億美元的中國“垃圾”。就是Stanley的工具,大部分還是中國造。哈哈。要是再多花100塊,可以試一試PB Swiss Tools的錘子,瑞士造。

不買中國貨完全可能,就看你想花多少錢了。哈哈。’

**================**

你知道什麽叫【性價比】嗎?SB!!!!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0:35:30
Stanley(史丹利)這個品牌屬於美國的Stanley Black & Decker公司,總部在美國康涅狄格州。

至於製造地,Stanley的家用工具並不完全在美國製造,而是根據不同產品分布在多個國家生產,主要包括:
• 美國本土(部分高端產品)
• 墨西哥
• 中國
• 台灣
• 越南
• 其他亞洲國家

總結:
• 高端係列(如某些專業手工具、限量版、或特定型號)會標注“Made in USA”(美國製造)。
• 普通家用工具(像卷尺、螺絲刀、錘子等)大多數是在中國、墨西哥或越南生產的,以降低成本。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0:27:39
沒有買,就沒有貿易。幾十年來的數據顯示,美國人每年都要買上千億美元的中國“垃圾”。就是Stanley的工具,大部分還是中國造。哈哈。要是再多花100塊,可以試一試PB Swiss Tools的錘子,瑞士造。

不買中國貨完全可能,就看你想花多少錢了。哈哈。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10:02:14
十幾年前我在一元店裏花2塊錢買一把中國製造的錘子,第二天用它槌鐵釘,僅僅錘五下錘頭就脫離了木柄。
後來去Home Depot 買了35元的Stanley 牌子的錘子,用到現在還好好的。
總結:中國產品=垃圾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51:00
我查了一下身邊的各種產品,
一個house 的所有工種我都做過,
多數東西是北美自己生產的:
屋頂:木料、多層夾板、隔熱材料、shingle、釘子都是自產:
牆體:內外裝修所有材料是自產,多數人造石材是自己生產,
比如各種磚,不是燒製,是模具倒出來的,很結實。
地板是自己生產的。
上下水管材是自己生產的。水龍頭是美國生產的。
有的水龍頭是中國生產的,價格比較便宜。
所有電工材料都是自己生產的,電線、配電盤等等。
空氣開關,多人用西門子。
鍋爐 boiler,furnace,空調,多數是美國大廠生產的。
冰箱,爐子,空氣交換機都是北美製造的。
窗簾兒 blind,是北美生產的。
curtain,可能也有中國生產的。

有什麽東西是中國生產的呢?
有些木床,有些沙發。
北美的木匠工資很高的,
做出來的椅子,就跟機械加工的要求一樣,嚴絲合縫。
中國生產的工具質量非常差,
我曾經買過一把卷尺,用了一次就散了架子。
中國生產的油煙機,廚具商店的老板告訴我,返修率太高了。
因此他們都賣台灣生產的。
我買過一些中國生產的簡單的工具,很快就壞了。
後來就隻買德國、美國生產的工具。
中國生產的東西多數在dollor店裏邊。
在 homedepot 裏可以買到蓋房子所有的東西,
基本上沒有什麽中國的東西,偶爾有一些小的電動產品,
比如小水泵,$120 左右,我用了五六次,就報廢了。
銷售員開玩笑說那是toy玩具。
專業工具好像是五百多塊錢,歐洲生產的。
好的工具基本上在專業商店買。

服裝,在沃爾瑪、Costco 的服裝,沒什麽好看的。
無論色彩造型,都不如國內。

中國超市賣不少國內的醬油啊,半成品啊等食物。
在網上看到的揭露的中國的食品,
我這個中國胃還不得不吃,吃了又geyan。
咋辦呢?隻好買日本的、韓國的、台灣的。
randeng2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45:46
仔細看這個列表,反而讓人覺得沒有貌似確實沒啥大不了,都不是什麽急用的東西;很多屬於耐用消費品,具體到一個家庭的用量都很小,稍微貴兩文或者晚幾天再買真的沒啥
沱江舵爺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39:00
這“觀察者”是給特朗普第刀子,得好好查查。說什麽美國都到了沒有中國就沒法活了,呼應特朗普關稅的理由。
winwin321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20:06
沒有中國商品美國就沒有商品了嗎?也不是,比如玩具,沒有了中國進口商品就沒有了那麽多琳琅滿目的多種選擇,但是還會有玩具,美國消費者一定要購買中國商品嗎?更不是。所以中國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多麽牛逼,這個世界缺了誰都會照樣轉,沒有了中國商品,美國人一樣過得很快樂
哢炸飛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16:05
dadaxi2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50:00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一直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
--------------
太搞笑了就是這個理,沒有哪個國家一直貿易逆差還活著,原因就是美國靠金元輸出攫取世界,問題來了如果沒有美元地位,美國可能幾天也撐不了,然後川建國其實就是想治這個病,無奈治病先損身,看老美有沒有決心了。貿易逆差對於美國來說是一件上癮的事情,難道中國就配996給資本主義國家打苦工麽?可別說的像美國多大損失,美國靠貿易逆差獲利多年,隻不過現在這個模式無法搞下去了,因為沒錢還錢金元要塌,塌了的話貿易逆差一天都承受不了。
tutu64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10:15
天眼裏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35:14中國發言人至今沒搞清楚:正因為如此,美國才要擺脫你。
對極了
還有沒被注冊的用戶名沒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07:04
擺脫中國製造主要是安全考慮,防範一旦中國釜底抽薪就死火
至於關稅後中國商品價格,這個不是問題,畢竟美國製造的價格隻會更貴
中國商品會減少但依然有競爭性,關鍵特麽的質量要好,別盡搞些垃圾丟人現眼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9:04:39
應該畫一張川建國用中國製造和不用中國製造的對比圖,一定是前者人模狗樣的,後者則是光著屁股
dadaxi2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50:00
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一直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
京西觀察使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48:43
需要點兒時間,但用不了幾年,把中國的份額降下來就可以了,不一定歸零。
phxonfire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47:57
沒有中國產品行不行?當然行,問題是多久能實現?消費者短期能夠承受多大的漲價?樓下的幾位,請問美國消費者能否承受在未來12個月內消費品價格上漲30%?請問這種情況下,明年11月的中期選舉會給共和黨造成什麽樣的影響?明年11月所有435個眾議員席位以及大約1/3的參議員要改選。
HALS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46:05
服裝、鞋等名牌產品都已轉出中國。印度將為美國生產所有iPhone。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45:42


中國製造不是美國給中國的恩惠,是中國自己在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七點三十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39:25
沒有一樣事必需品。 沒有煙花,那玩意及其汙染環境。其它東西,可有可無。
天眼裏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35:14
中國發言人至今沒搞清楚:正因為如此,美國才要擺脫你。
莫言無語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34:21
有中國製造隻存在幾十年,就沒有不行了,這牛也敢吹。
競選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31:17
美國應該立法,禁止從中國進口任何產品。這樣,美國的資本家就會放心建廠自己生產所需產品。否則,美國資本家就不敢投資建工廠,因為一旦恢複進口中國產品,美國自產的產品因價格高就賣不出去,美國工廠又要關門。
西門雪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30:51
問大家:你們日常生活中依食住行必需品有哪些是中國製造的?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25:56
最多花個二三十年,我們美國肯定能把大部分產品移出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
競選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21:26
中美建交以前,沒有中國製造。
HALS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20:26
中共給文學城送錢登觀察者的屁。美國可以把低端製造供應鏈轉到其它國家。
ajaja 發表評論於 2025-04-28 08:19:39
包子表示不稀罕美國市場。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41, 共41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