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嫌美造船太慢!川普考慮買外國戰艦 日韓有望接單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知我是誰 發表評論於 2025-04-14 09:57:00
自己造不出來就要進口,這個邏輯適用於所有行業,照此邏輯,為什麽還要提高關稅打貿易戰?
紫霞仙子234 發表評論於 2025-04-14 08:32:41
破壞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大業,豈有此理
摘星001 發表評論於 2025-04-14 07:03:01
你說這話臉紅不,還世界最先進,你來搞笑的吧。模塊化建造技術都爛大街了,還在這裏自嗨。先進的焊接工藝,這個不了解,不過從去年海軍艦艇焊接的醜聞來看,估計也是不靠譜了。最好笑的是這個,智能化生產管理係統,反正我覺得你是來說相聲的,一年能建一艘艦嗎?就這還先進管理個屁。福特級首艦,下水到現在恐怕都快十年了吧,還是問題不斷。




==============

theriver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58:15

川普這個極品蠢貨真是越來越不靠譜了!美國的造船業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術!無論是模塊化建造技術、先進的焊接工藝以及智能化生產管理係統,美國造船業都擁有全球無與倫比的領先優勢!
teddy153153 發表評論於 2025-04-14 02:41:00
川普的MAGA有點像股市上炒作一些概念,比如之前納米技術進入商品領域,有沒有必要都貼上標簽。 現在川普帶領美國搞製造業回流,發現隻有概念,沒有一件事有可能落地。全靠一張嘴,就可以MAGA, 反正最多騙四年,如果中途被關進監獄,哪些概念也就煙消雲散了。一切都歸於寂靜。
incognitus 發表評論於 2025-04-14 00:20:48
天呐,現在已經到這個階段了麽?需要日韓來解決自己的產能問題。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21:46:00
那就開始開吧
最好的時機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20:27:12
不是很多人說美國造船業平時拉胯,一到戰時就能原地滿血複活嗎?我看,就算到戰時解放軍軍艦開進金門大橋,美國的造船廠還在排著隊造五六年前的軍艦呢。
還有沒被注冊的用戶名沒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20:03:38
太震驚了,二戰時神速的美國戰艦製造竟然淪落到要轉手他人幫忙才能完成了?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9:27:49
現在原來的美國的通房丫鬟(日韓)竟然也敢上地主老爺的床了,可見美國所謂的製造業回流隻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就這樣爛,西大還要硬撐著,兩次否決了日本製鐵收購美國製鐵公司,可見工會和利益集團抱團阻止美國再次偉大。
Young10987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8:23:08
關稅200%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8:07:26
川普是普京派來的?快去讓習大大跟無上限好朋友,搬不走的好鄰居說一下免了關稅吧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7:48:42
如果美國鋼材那麽先進何不教給uss
免得它不得不靠被收購去獲得新日鐵的先進技術多好?
駐日評論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7:47:26
樓下那位左派發言代表
為了反川真是信口開河
美國造船軍工如果能滿足訂單需要何必拜托盟國?
連無毛都知道美國軍工造船連和平時期的維護都跟不上了
何況為了備戰需要更新大量戰艦?
先是委托合作再在盟國的幫助下擴大國內國內的生產才是最合理有效的

如果美國鋼材那麽先進何必教給uss
免得它被不得不靠被收購去獲得新日鐵的先進技術多好?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59:40
馬督公最應該徹查的其實正是五角大樓,九萬美元一袋的螺絲襯套就此不了了之了嗎?七年審計不過關,審計人員怎麽就被消失了?那裏的水深不見底。正當萬眾期待馬督公能澄清國防部,將裏麵的大老虎一網打盡,將各路史密斯專員們繩之以法的時候,傳出他自己宣布撂挑子不幹了(後來又辟謠)。因為他深知以他的能量就算有懂王加持,怎麽可能觸碰盤根錯節的軍工議院複合體的大本營?真要一查到底蠻幹,到時候燒的可不僅僅是他的特斯拉工廠和汽車了。巧合的是,上個月有報道國防部向馬斯克通報了對中國的作戰計劃,川普馬上出來否認。然後就傳出馬部長辭職的新聞。這裏就有對他警告的意味。
theriver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58:15
川普這個極品蠢貨真是越來越不靠譜了!美國的造船業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術!無論是模塊化建造技術、先進的焊接工藝以及智能化生產管理係統,美國造船業都擁有全球無與倫比的領先優勢!
而美國民用造船業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勞動力短缺(美國年輕人不願當電焊工!)造成的規模化效應問題!產能不足價格就下不來,價格下不來訂單就跑了。而22美元的時薪又是造船業維持利潤的最高電焊工時薪。美國年輕人寧願從事服務業也不願幹這種工資不高又影響健康的工作。 這種惡性循環在民用造船行業無解。可在軍用造船行業,因為利潤極高,這種問題根本不存在!所以美國的造船業依然能夠保持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術!
可川普這個極品蠢貨一旦把軍用造船外包,則必然造成美國造船技術優勢徹底喪失,最終的結果是,海軍雖然能多得幾艘戰艦,但美國的造船業和鋼鐵業(生產全世界最先進的特種合金剛)徹底完蛋!
還是那句話,川普這個畜牲就TM是普京派來搞垮美國的克格勃臥底!!!!!!!!!!!!
彎刀月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46:00
這種肥缺給外國人幹?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43:23
三年造10%!美國星座級護衛艦不但延期超支,甚至連圖紙都沒畫完
2025-04-13 17:05
在美國如果一個武器裝備研發、建造項目沒有延期、沒有超預算的話那就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項目!
比如大名鼎鼎的福特級航母首艦建造成本比計劃高了22%,交付日期延遲了兩年左右;

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Block V單艘建造計劃已延誤三年,每艘成本超預算5億多;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首艇哥倫比亞號最初預計成本為62億美元,現在已經暴漲至150.3億美元,目前延誤時間已經有18個月了;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美國海軍旗下的另外一個項目,它不僅麵臨著超支、延期的困境,最為惹人關注的是項目已經開工三年了,但是它的設計居然還沒有完成。

該項目就是美國海軍幾年前風風火火上馬的“星座”級護衛艦計劃!

美國海軍上一次建造護衛艦還是在80年代末,為佩頓級,在1989年最後一艘“英格拉漢姆”號下水之後,美國已經有近三十年沒有建造過這種艦型了。

考慮到瀕海戰鬥艦的性能實在過於雞肋,加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艦的造價過於昂貴,以及海軍的戰略轉型,於是在2017年開始美軍就著手打造一款新的護衛艦,也就是“星座”級護衛艦。

為了保險起見,美國海軍這次並沒有從零開始設計護衛艦,而是采用了拿來主義,直接用了法國與意大利聯合的FREMM護衛艦的設計,然後經過簡單的修改後投產。
按照最初的計劃,美軍自己建造的“星座”級護衛艦與FREMM護衛艦至少將會有85%的通用性,也就是美國打算保留原護衛艦85%的設計,自己的“原創”設計隻占到了15%的比例。

於是這款美版FREMM護衛艦就在2022年8月開工了,承建這艘護衛艦的造船廠為芬坎蒂尼馬裏內特海事公司;在去年4月份該艦的龍骨被安放,計劃正在推進當中;在開工前國會曾問詢過海軍,設計圖紙搞的怎麽樣了,當時海軍給出的答複是已經完成了80%;

星座”的首艦(FFG62)計劃在2026年投入使用,成本估算為12.81億美元,後續每艘護衛艦的價格大約為8.5億至10億美元之間。

一切似乎看起來都在順利進行當中,然而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要發生了。

根據《戰區》引用芬坎蒂尼海事公司高級副總裁馬克·範德羅夫的消息顯示,這艘已經開工了三年多的護衛艦至今隻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10%左右,並且護衛艦的整體設計依然沒有完全確定,剩下的20%設計最終稿預計會在數個月之後才能真正定下來。

範德羅夫說:我們正在與海軍協調設計方案,大家知道的,我們隻負責製定功能性設計方案,海軍必須批準該功能性設計方案。因此我們需要反複溝通,以爭取海軍完全批準我們的設計方案,我們正在就最終設計方案進行協調。

從範德羅夫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美國海軍的老毛病又犯了;

這個“老毛病”指的是:在戰艦建造過程中臨時修改設計,或者增加本來不屬於計劃之中的功能;其實這個“毛病”大多數國家都有,比如印度。

經過了美國海軍的“悉心”指導,這艘原來計劃要沿用FREMM護衛艦85%設計的“星座”號完成了“華麗的變身”;

FREMM護衛艦的原設計被下調至15%,另外85%都將采用美國海軍自己的設計,基本等於美國海軍又將這款護衛艦重新設計了一遍。

設計的大幅度修改導致的後果之一就是護衛艦嚴重超重,原本它的滿載排水量為7900多噸,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至近9000噸,眼見就奔著萬噸去了。

除了設計沒有定稿、戰艦超重之外,“星座”號護衛艦不可避免的也在走著所有美製裝備的老路,那就是超支和延期交付。

美國問責局在對該項目進行調查時發現,由於芬坎蒂尼海事公司的訂單激增,“星座”級護衛艦的建造進度至少比原計劃落後了三年,而成本也增長了40%;

海軍的一係列瞎操作讓美國國會震怒,鑒於這種情況今年國會甚至取消了該項目大約10億美元的采購資金。

對此美國共和黨議員特倫特·凱利警告美國海軍:當你們開始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不能不斷地進行修改,這不但會增加成本、延長工期,最為關鍵的是到最後有可能還拿不到產品。另外這位議員還特意列舉了當年開發M2“布萊德利”步戰車的事情進行說明。
以目前“星座”級護衛艦的開發進度和建造過程來看,現在美國海軍就在重蹈M2步戰車的覆轍。

當然了,導致美國海軍護衛艦建造如此拉胯的表現還不僅僅是決策上的失誤,本國造船業的嚴重萎縮也是讓這款護衛艦無法順利建造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注意到了美國造船業的窘境,他說: 我們的盟友和戰略競爭對手的船舶製造成本遠低於美國所需成本。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建造的商用船舶不到全球總量的1%,而中國的建造量則占全球總量的約一半。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42:16
樓下傻逼技術再好,沒有實施是個毛線
書本裏的叫知識不叫技術
所以川普要讓造船回歸
Horologiarius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34:56
這位毛兒,層次和認識能力如同中國城的MAGA,說其是監獄五毛,有些抬高他了

tony0101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21:00 美國政府付你房客車禍醫療費?我猜你要麽是英文不懂的唐人街政屁,要麽是沒來過美國的監獄五毛
何時歸故裏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25:34
就這還要maga。政府項目都不支持美國製造。還要逼私營企業美國製造。
心情夏秋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23:53
川普嫌美國造船速度太慢,要把造船包給韓國或日本去造,那麽問題來了,川普不是心心念念要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嗎?現在需求有了,買家也有了,就缺中間的產業製造了。說好的要回歸去哪裏了?難道是回日本韓國嗎? 我怎信他?
anchoret98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18:20
川總腦洞真大!

僅僅讓外國船廠維修,都擔心泄密。
讓外國船廠造新艦,NAVY 將無祕密可言。
歪理壹籮筐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05:16
如果要減少政府預算赤字,最好找中國造,絕對是多快好省。
Horologiarius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6:01:34
UAV的時代,多造軍艦,就是SB。
Horologiarius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48:26
美國的造艦技術,遠超其他國家,隻是產能有限。川傻狗屁不通,亂噴糞。 這裏黃川粉,badmouth 美軍,和五毛一樣。
世事滄桑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43:02
等美國人把船造出來仗都打完了
西樓月如鉤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34:40
給中國造。。。。我去腦洞好大。。。。
fonsony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31:00
丟,反正給他國造,給中國起碼便宜百分之三十五
tony0101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21:00
美國政府付你房客車禍醫療費?我猜你要麽是英文不懂的唐人街政屁,要麽是沒來過美國的監獄五毛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5:15:15
現在美國的福利太好拿。辛勤工作的人拿的還不如不幹活的懶人多。我的一個租客本來是在餐館做侍應。有天他騎自行車車上班時被車刮倒受了傷。結果他不得不在家養了半年的傷。美國政府不但付了他的醫療費還給了他傷殘補助。現在他已經完全恢複好幾個月了還不願回去上班。我發現他的夥食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冰箱裏全是他買的食物。他現在天天窩在家裏。養得白白胖胖的。我猜他現在的福利收入比以前要好所以不願意回去上班吧。
清如許1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4:48:53
太讓人震撼。民主黨的一係列左傾錯誤政策把原本強大的美國變成了不思進取、靠福利養懶漢的紈絝國家。幸好現在還有糾正的機會。但麵對中國的爭霸挑戰,形勢逼人,需要美國奮發圖強。
JohnnyChange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4:12:20
soft entrees (軟性接觸) through intermediaries (通過中間體) 非常費解。
JohnnyChange 發表評論於 2025-04-13 14:08:11
以下是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問答的原文:
KARL: The president's made it clear he wants negotiations with China. Have you had any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Chinese counterpart? Has there been anything between you and the Chinese?
LUTNICK: I think we've had soft -- the way I would say it is, is soft entrees, you know, through intermediaries and those kind of comments.
But we all expect that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esident Xi of China will work this out. I am completely confident as is he that this will be worked out in a positive, thoughtful and effective way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33, 共33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