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美國人掀起購車潮,跨國車企瘋狂囤零部件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xiaoxiao雨 發表評論於 2025-04-11 04:51:44
propaganda to American Chinese.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2025-04-10 22:47:54
我查了下我的車,Acura,也是美國造的。雖然名義上是日本車。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2025-04-10 16:28:42
豐田本田在美國賣的車基本上就是美國國產車了。沒有什麽要操心的。別炒了。
Wenosoul 發表評論於 2025-04-10 13:50:56
該文章也沒提轉產地問題!好像在文學城從來沒看到過轉產地相關文章、而美國政府不斷地提到或者他們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遠方的湖 發表評論於 2025-04-10 12:59:00
4月8日,日經新聞一篇報道說:

“受特朗普關稅影響,汽車廠商紛紛加快調整北美業務。在市場混亂的情況下,出現了削減成本和在美國增加生產的動向。

歐洲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將以美國5家工廠為對象減少人員。在受加征關稅影響的墨西哥和加拿大,暫時停止整車組裝工廠的生產。

另一方麵,美國國內生產比例較高、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的福特汽車宣布,在美國將對廣泛車型下調價格。

美國通用汽車(GM)計劃在印第安納州的工廠增加皮卡的生產。該公司計劃減少墨西哥等地的生產車型,同時增加美國的生產。“

令人關注的是福特汽車不僅不漲價,還要下調價格。由於規模效應,在美國國內產量增加,單位成本相應減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還能下調價格,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川普關稅的反對者鋪天蓋地地宣傳一旦加征關稅,必然導致美國國內產品價格暴漲,消費者承受所有關稅。這些人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
遠方的湖 發表評論於 2025-04-10 12:42:45
“川普政策自毀性質的最明顯例子是他對關稅的癡迷。他拒絕理解關稅由進口商支付且大部分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的基本事實,還將政策反複無常視作美德。”
《金融時報》的評論員說川普是白癡,其實這位評論員自己才是白癡。
這位評論員不懂“關稅由進口商支付且大部分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的基本事實”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其中主要幾條就是:
1. 征收關稅的貨物美國不能生產;
2. 征收關稅的貨物美國國內沒有產品可以替代;
3. 征收關稅的貨物其他國家沒有更便宜的相同產品或替代產品。
如果不符合以上主要條件,關稅就不是“由進口商支付且大部分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而是被征收關稅的外國貨物會減少進口,部分或全部由美國產品取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美國不能生產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嗎?其實進口的許多汽車就是美國廠商自己生產的,但不是在美國本土生產的,而是在鄰國生產,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現在由於征收的25%的關稅,美國汽車廠商隻能減少在鄰國的生產,增加在國內的生產,而且由於美國是一個競爭激烈市場,這些廠商連一分錢的價格都不敢多加,美國消費者怎麽會承受所謂轉嫁的“大部分成本”呢?
真是白癡《金融時報》和白癡評論員。(17/03/2025)
HALS 發表評論於 2025-04-10 12:29:03
25%關稅已經過時了。文學城垃圾文章太多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7, 共7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