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國造的船舶“沒人敢要”銷量暴跌 2月新船隻賣出1艘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dadong
發表評論於 2025-04-06 08:00:43
美國人入境任何國家,都交一萬美元入境費…
懶得編筆名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22:14:05
心情夏秋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8:40:14根據最新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2月,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為50艘,合計207萬修正總噸(CGT),較1月份的178萬CGT增長16%,但與去年同期的541萬CGT相比下降了62%。 其中,中國船廠在2月獲得訂單37艘,合計135萬CGT,占全球訂單量的65%,重新回到榜首位置。 因此,關於“中國造的船舶‘沒人敢要’,銷量暴跌,2月新船隻賣出1艘”的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中國船廠在2月的接單量仍保持在全球領先地位。
--
這個SB造謠呢,你還真跟他較真?造謠的人最知道真相了。
心情夏秋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8:52:18
美國《瓊斯法案》(Jones Act)1920年通過,要求美國沿海貿易航線上的貨物必須由美國建造、美國籍、美國公司擁有且美國船員操作的船舶承運。
目的:保護美國造船業與航運業,增強國家安全。
結果:美國本土航運成本遠高於國際水平;美國船隊規模持續萎縮
現狀:多次有政治呼聲要求廢除或修改,但受本土航運工會強力阻撓。
心情夏秋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8:40:14
根據最新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2月,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為50艘,合計207萬修正總噸(CGT),較1月份的178萬CGT增長16%,但與去年同期的541萬CGT相比下降了62%。 其中,中國船廠在2月獲得訂單37艘,合計135萬CGT,占全球訂單量的65%,重新回到榜首位置。 因此,關於“中國造的船舶‘沒人敢要’,銷量暴跌,2月新船隻賣出1艘”的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中國船廠在2月的接單量仍保持在全球領先地位。
摘星00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8:38:17
我算看明白了,文中提出了兩點
>>根據克拉克森研究服務公司( Ltd.)的數據,3月二手市場上僅售出4艘中國製造散貨船,這是至少從2022年以來出售量最少的一次,約為2024年月度水準的5分之1。但同一時期,日本和韓國的運輸船交易,幾乎沒有變化。
>>Howe Robinson Partners乾散貨研究主管穆夫托格魯(Bilal Muftuoglu)表示,現今中國訂購的小型散貨船數量也有所放緩。就中國的新造船活動而言,2月份僅接到1艘靈便型散貨船的訂單,3月份還沒有任何確定的訂單,非常不尋常。
第一點,注意是二手船,而且是近三年最少的,有沒有可能是過去交易的太多,自然回調?
第二點,注意是小型散貨船,是不是目前造船的主流?造船業一般采用CGT來計算,這種某個小類別的船隻的建造,變化很大,不一定準確。
看到了沒,這就是媒體黑中國的方式,你說它不準吧,也不是。說它準吧,斷章取義,給的消息不全麵,得出錯誤的結論。
摘星00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8:31:47
這種謠言信的人真的傻了,要黑中國,起碼消息要準確,給一些錯誤的消息,恨國黨狂歡有什麽意思。
根據國際船舶網跟蹤的數據,將 2025 年 1 月 6 日至 2 月 23 日期間中國船廠接獲的新船訂單按時間段統計如下:
2025 年 1 月 6 日至 1 月 12 日:全球船廠共接獲 31+10 艘新船訂單,其中中國船廠接獲 29+8 艘新船訂單。
2025 年 1 月 13 日至 1 月 19 日:全球船廠共接獲 31+2 艘新船訂單和 1 座 FPSO 上部模塊訂單,其中中國船廠接獲 30+2 艘新船訂單和 1 座 FPSO 上部模塊訂單。
2025 年 1 月 20 日至 1 月 26 日:全球船廠共接獲 39+1 艘新船訂單,其中中國船廠接獲 23+1 艘新船訂單。
2025 年 1 月 27 日至 2 月 9 日:全球船廠共接獲 42+6 艘新船訂單,其中中國船廠接獲 21+6 艘新船訂單。
2025 年 2 月 10 日至 2 月 16 日:全球船廠共接獲 43+7 艘新船訂單,其中中國船廠接獲 28+7 艘新船訂單。
2025 年 2 月 17 日至 2 月 23 日:全球船廠共接獲 37+11 艘新船訂單,其中中國船廠接獲 35+11 艘新船訂單。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內中國船廠接獲的新船訂單數量較多,在全球新船訂單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不過,暫時沒有找到 1 月 1 日至 5 日以及 2 月 24 日至 2 月 28 日的單獨統計數據。
另外,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數據,2025 年 1-2 月全球總計 123 艘 680 萬總噸的新船訂單中,多達 70 艘 510 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占比達到了 75.2%。其中,2 月中國船廠承接的替代燃料新船訂單表現突出,總計高達 24 艘 104.8 萬 CGT,按 CGT 計算占 2025 年 2 月替代燃料新船訂單的 73.2%,接單量排名全球第一。
seator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6:56:20
dadaxiao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6:29:16
中國也應該放出可靠的法案或聲明,如果中國造商船停靠美國碼頭要被征附加費,那中國政府也將對美國製造的波音飛機停靠在中國機場征相應的附加稅。
=======.=======
你想把中國的航空公司都搞破產?
dadaxiao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6:29:16
中國也應該放出可靠的法案或聲明,如果中國造商船停靠美國碼頭要被征附加費,那中國政府也將對美國製造的波音飛機停靠在中國機場征相應的附加稅。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5:21:18
散貨船有現貨的?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4:35:40
這個世界太依賴美國了,川普沒有說誰敢用中國生產的船隻我派軍隊滅了你的國,甚至都沒有說製裁你。就說了一句在美國港口停留的船隻,如果是中國製造的,多收費,就達到了這個效果,美國經濟實力太強大了,都要與美國做生意
畢納到拉猛琴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3:56:50
美國關稅瘋狂升高,貨船都不停靠美港。。。
中國造、非中國造還有差別麽?
kingofLiu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3:37:58
第三地換船了解一下
true?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3:36:36
那要是中國也規定凡是沒有中國船的船隊進中國港口要繳費呢?
reference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2:56:25
怎麽說的?戰爭是外交的延續
seator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2:45:00
不是都說川普通共嗎?
日月之行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2:33:35
以後美國自己玩就好
RomanticOnly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2:16:15
給日韓送大禮。
kittyl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2:09:11
關鍵是即使這舉措將新的造船合同從中國移走,也會落到韓國日本,不可能到美國——美國貴且效率極低。所以呢?—-對韓國日本采取同樣手段?最後全世界幹脆不停靠美港,美國有貨出港也沒人幫你運
低端人口1982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1:49:26
質疑:理論上講,對於小件的物品,可能會如此!但實際上,今年產的巨輪,都是幾年前下的訂單,並已經下來巨額的定金,臨時改變主意並不容易!從經濟上考慮,也不合算!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1:15:13
該買的都買好了,剩下的由中國內銷。
CTPCW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1:05:09
把生產都轉去國外,這裏大概很大部分應歸功於工會,不停地罷工要求漲工資,連資本家也受不了。
逍遙羊牯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1:02:00
美國不用中國造船,光船用厚鋼就貴20-30%,連韓國都沒價格優勢,美國想犯人傻錢多的病嗎?
dada2023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44:10
舔川普的窮酸們!!! 人家在玩資本狂撈,你們不是人家認可的【美國人】,一群傻x一分錢沒有,卻激動的各大論壇【表忠心】。圖啥呢?就圖個賤唄
彭博: 特朗普家族通過三代人花70年努力,積累了65億美元財富。而特朗普幣【2天】時間內最高暴漲【412倍】,市值最高接近800億美元。按照特朗普家族持有80%的特朗普幣來算,一來一回,相當於特朗普花2天時間,完成了超過70年家族財富積累的【10倍】。
沒撈夠,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貨幣礦業公司American Bitcoin Corp計劃(IPO),再撈一波!!
還不夠,特朗普夫人、小兒子一家三口【接連發幣】均被爆炒。。爭取4年【資產翻100倍】!!
你丫還是窮酸 !!
reno2389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36:40
花的世界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17:00自己造不出船來卻遷怒於中國,老川實在有些不講理。誰讓美國的造船公司唯利是圖,把生產都轉去國外,這裏大概很大部分應歸功於工會,不停地罷工要求漲工資,連資本家也受不了。如波音公司,問題那麽多還要罷工,工資漲幅每年近10%,遲早有一天公司會倒閉,到時候美國人要去買中國製造的飛機了。
-------------
是老川遏製中國的步驟之一,其他的步驟會陸續出台。最終導致中美發生熱戰。
reno2389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34:24
lazysun-leo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36:08這已經不是正常的競爭了。
遲早兵戎相見!中國是被逼的。
---------
四年之內,中美必有一場熱戰(南海或者台灣海峽)!到時,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民會支持和美國打一張,因為沒有選擇了。
但是,到時,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民會反對會中國打一仗,因為認為是美國政府自己引起的。
最後,還是美國認慫!
sunsetocean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25:45
中國可以反向操作,自今日起,凡是非中國製造的船舶停靠中國收取100萬美元的維護市場公平費,用以補貼購買中國船舶的國際用戶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15:12
那中國就隻好造軍艦了,有沒有想過這個角度?
中國目前每年建造大致20艘驅逐艦,美國是兩艘,但中國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50-300倍,很顯然中國並沒有全力建造軍艦。
空城之主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07:59
沒看內容。標題沒有意義。船舶在一個月內沒有銷量很正常。中國社會等級差很大,船舶造價低,這十年內銷量還是會很好。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10:05:46
估計賣出的那隻船是有文學城一眾五毛集資買去了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56:44
幹的漂亮
farmKings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45:00
內循環!
橡樹街12號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37:00
為什麽全篇是簡體字,唯獨“加徵”的“徵”用繁體?
lazysun-leo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36:08
這已經不是正常的競爭了。
遲早兵戎相見!中國是被逼的。
dada2023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30:29
這點小錢不算啥,看看【建國的大刀】血洗蘋果幾千億吧,股票都跌出翔啦
iask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29:15
上策: 跟川普商量,投資美國把船廠開到美國來
中策: 趕緊關廠裁員,減少損失
下策: 死撐,直到虧損到破產
花的世界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17:00
自己造不出船來卻遷怒於中國,老川實在有些不講理。誰讓美國的造船公司唯利是圖,把生產都轉去國外,這裏大概很大部分應歸功於工會,不停地罷工要求漲工資,連資本家也受不了。如波音公司,問題那麽多還要罷工,工資漲幅每年近10%,遲早有一天公司會倒閉,到時候美國人要去買中國製造的飛機了。
技術員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9:00:00
中製船舶徵港口費才40天,中國船舶銷售就已經猛跌了2個月。而且是小型散貨輪這種個體戶用的船,根本就開不到美國港口。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8:57:04
這些產能會變成做軍艦。算了,海警船吧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2025-04-05 08:43:52
這種造謠簡直不值得一駁。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39
, 共
39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