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小米SU7遇難者母親回應“女兒駕齡爭議”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15:13:00
中國人兜裏有錢就要顯擺,什麽都要買新式的,這新式電車把消費者當試驗品,這下慘了。
zhongguoren8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13:03:32
賣一千多馬力的車,本身就不合理,缺乏ZF監管。

除非賽車手,普通人很容易出事故,車毀人亡。
945555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10:44:08
在中國,這類事件最後的結局大概率是死者父母要出麵給小米道歉。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9:03:18
一般我開5-8小時時速75mile/hour的高速路段,能經過十幾個修路段。這些修路段的時速限製導航係統根本檢測不出來,反正美國是檢測不出來,可能中國能檢測出來。

這是地圖係統的事情,你不開電車也可以用導航,穀歌地圖就無法精確到能監測到修路段的限速。

修路段的限速要低許多是有原因的,隻有靠駕駛員根據路標去判斷。
daniuniu7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8:48:00
如果一直用智駕,發生碰撞,那肯定是智駕的責任。但是已經說了事故前是智駕而且已經減速.人工接管後才發生事故的.不能排出人為操作不當引發事故,如果這麽簡單的撞牆事故,智駕都不能應付,那還叫智駕嗎?那不是應該開始智駕之後早就發生事故嗎?同樣的路段,我要是雷軍,就上車再用智駕測試一下,不接管,看看會發生什麽?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7:56:58
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應該隻能在慢速區使用自動駕駛,限速30.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7:54:02
進入臨時變更的狹窄車道,道路施工區的限速標誌應該是30到50範圍,時速97,智駕太低能。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7:44:19
半夜三更高速開車,車裏還坐著另外兩個人,卻敢於全程撒手用自動駕駛,足以見得這人開車水平不高。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7:40:26
問題的關鍵是,提醒太晚了,接管的時間隻有1-2秒

這個是假定撞的是施工方設立的臨時隔離物.但從照片和小米的發布看,撞的實際上是高速的隔離牆.
richelle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7:16:00
車主是登記男朋友,她女兒用就是借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6:59:33
kingdale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3:10:14
——
lol,你這個解釋我給滿分。別人的東西你用慣了就是你的了不是借的。要不然說有文化呢
southkeys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5:30:09
這位家長不簡單,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回應網上的傳聞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0:25:27
“光是美國每年死於汽車事故著火的就有五六百人” - 是的,有據可查。您也不妨試一試ChatGPT,它會讓人明白許多事情。哈哈。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0:23:53
關於“智駕”,你需要搞清楚的是國際通行的智駕標準分5級,目前大多數隻是2級認證(包括特斯拉和小米,盡管馬斯克聲稱特斯拉達到3級+水平)。即使是3級智駕,也是Conditional automation (car drives itself in certain situations but requires driver takeover when needed)。

把控製完全交給3級智駕水平的汽車是瘋狂的行為。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0:14:56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3:42:34
一起車輛事故起火事件立刻被渲染成“中國產汽車質量如何如何”,可是世界上每年汽車著火事件何止上千。光是美國每年死於汽車事故著火的就有五六百人,汽車出事故起火很稀奇嗎?
=====================================================
光是美國每年死於汽車事故著火的就有五六百人????????????????
遊浪者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0:12:00
是否問責小米要看小米後台有多硬,上次問界燒死三個人,最後是車主妻子向華為道歉,呼籲大家不要圍觀
seator 發表評論於 2025-04-02 00:02:06
就是啊,本來正常的操作應該是自動減速刹車,結果發現路障直接人工接管,這簡直是自動甩鍋功能

===================

方到佳境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2:29:00
仔細看了事件的整個經過。個人感覺還是小米智駕的責任。駕駛者一直是在用自動駕駛開車,期間的確識別到有障礙物提醒接管,問題的關鍵是,提醒太晚了,接管的時間隻有1-2秒,正常人在慌亂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做出很理智的反應,結果發生事故。我不了解小米的智駕,特斯拉是有緊急避讓和刹車功能。對盲區或者前方緊急竄出來的車輛,都會做出非常及時的避讓反應。現在就看小米如何雇用高級律師來免責。我是特斯拉車主,也一直在用FSD,遇到過一次險情,就是高速前方車輛突然爆胎,特斯拉馬上作出反應,及時刹車。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已經贏過大多數人類。智駕是不是真的好,就要看麵對突發情況的反應。顯然小米慢了半拍。逝者已逝,希望電車行業靜下心來, 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做技術,不要再內卷各種軟裝。
hachimada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3:42:34
一起車輛事故起火事件立刻被渲染成“中國產汽車質量如何如何”,可是世界上每年汽車著火事件何止上千。光是美國每年死於汽車事故著火的就有五六百人,汽車出事故起火很稀奇嗎?
kingdale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3:10:14
這位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借車”是指車是臨時借來的不熟悉。這個雖然也是有借的性質,但經常開,不是網友質疑的那個“借車”的情況。
==============================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1:37:08借車謠言:車是女兒男朋友送的畢業禮物,雖登記在其名下,但一直是女兒在使用,“借車”說法不成立。
——
這不是想當成立嗎?
四月如風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2:37:37
國內的東西不可以靠!
方到佳境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2:29:00
仔細看了事件的整個經過。個人感覺還是小米智駕的責任。駕駛者一直是在用自動駕駛開車,期間的確識別到有障礙物提醒接管,問題的關鍵是,提醒太晚了,接管的時間隻有1-2秒,正常人在慌亂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做出很理智的反應,結果發生事故。我不了解小米的智駕,特斯拉是有緊急避讓和刹車功能。對盲區或者前方緊急竄出來的車輛,都會做出非常及時的避讓反應。現在就看小米如何雇用高級律師來免責。我是特斯拉車主,也一直在用FSD,遇到過一次險情,就是高速前方車輛突然爆胎,特斯拉馬上作出反應,及時刹車。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已經贏過大多數人類。智駕是不是真的好,就要看麵對突發情況的反應。顯然小米慢了半拍。逝者已逝,希望電車行業靜下心來, 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做技術,不要再內卷各種軟裝。
Amita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1:44:53
樓下兩個別爭了,這個有當時現場人證的。隻有後座的人有反應,但是自己開不了門,是外人砸開車救出來的。
前座的當場就不行了,能不能開門根本不是事。

坐人家的電車,一定要了解緊急情況下怎麽開門。這裏沒坐過特斯拉的肯定不知道車門在緊急情況下怎麽打開。
電車這點設計得不合理,開門是很重要的事情,不應該設計的和油車差別太大。

特斯拉不光開門不方便,雨刷都很特別,如果新手借別人的車碰到大雨,在路上都得急死。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1:37:08
借車謠言:車是女兒男朋友送的畢業禮物,雖登記在其名下,但一直是女兒在使用,“借車”說法不成立。
——
這不是想當成立嗎?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1:17:26
funtime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13:56:00
應該是被撞暈了或被卡出身體出不來,加上女孩沒啥力氣,車門打不開可以踹玻璃啊
-----------------
不要胡說八道,出事時百公裏時速隻是從側麵撞個護欄,整個車身結構都完好,怎麽可能3個人同時撞暈?此事件與去年的華為問界M7追尾起火事件如出一轍,當時起火後裏麵的3個大男人怎麽都打不開車門,前來救援的人也無計可施,眼看著車裏的人被活活燒死!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1:17:01
電動車碰撞後車門立刻自動鎖死並引發大火是國產電動車普遍存在的恐怖問題,絕不隻小米一家。去年4月26日山西運城一輛華為問界M7在追尾一輛澆水車後同樣也是迅速起火,同樣是車門立刻自動鎖死外加安全氣囊未彈出,同樣是車內3人被燒死!唯一不同的是,小米蘇7事件在國內被毫無限製大肆報道,而華為問界M7因為有華為的背景,大部分媒體調查都被強行封鎖。國內網民一氣之下把華為問界M7稱為“行駛的火葬場”!
東南方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0:38:57
出事故前,是小米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現在出事故了,不會又變成:意大利技術,泰國監製,小米代工了吧?
van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0:21:00
車不是她的名字當然是借,什麽不成立。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0:13:40
不成熟的自動駕駛還是別拿出來害人了。中國就是不拿人命當回事。是不是人太多了死幾個無所謂呢?
sevenfish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20:00:44
看過小米行車記錄:自動駕駛判斷出有障礙物,減速(不是緊急刹車),控製權移交駕駛員,不過隻有2秒,然後撞上隔離欄。覺得所謂轉讓駕駛權就是推卸責任。
Amita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19:59:33
車門打不開主要是後座的那時還有反應,估計是不懂怎麽開車門。前座的當時都沒反應了。
電車開門是trick,特斯拉如果沒專門了解過也不會開那個門的。
前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台灣那個明星和網約車司機打架起因不是因為開不了門嗎?
Ddco2021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19:37:00
關鍵是輔助駕駛係統不可靠,至少應該緊急刹車都做不到
京西觀察使 發表評論於 2025-04-01 19:34:59
這些中國產的移動焚屍爐,拿著中國大筆的補貼,壓低價格向歐美傾銷,人家傻嗎?!
歐美的喪葬業也不答應啊。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32, 共32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