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包括共和黨人!逾半美國民眾擔憂川普與俄國太近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LLC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21:26:00
誰最怕美國和俄國聯手?肯定不是美國人
LLC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21:25:00
現在還有人相信民調?都是胡編亂造騙錢的,想想當初哈裏斯的民調就知道了
keras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21:09:48
Coward Trump get great respect from Putin, Vladimir Putin humiliates Trump envoy by 'keeping him waiting for hours'
春風春雨88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20:45:30
swmpsp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8:00:44
川普是對的,隻有他知道美國現在根本不是中俄聯手的對手。可惜他不能這樣對天真的美國人說。
來美國看看這幾十年,民豬黨把國家禍害成什麽樣子了。如果正麵對抗中俄,美國必敗,誰來救美國,指望歐盟嗎?
------------------
2015年, 老川出來競選, 就己經明確美國根本不是中俄聯手的對手了, 要聯俄抗中, 反反複複說和俄國普京搞好關係是good thing for usa. 美國左派/民主黨/媒體 說他是普京puppy, 甚至栽贓出通俄門.


QQWV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9:22:12
反正造謠也不會把你抓起來,所以你盡管造吧!
畢納到拉猛琴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9:06:18
這種刷屏貼,沒道理不被文學城拉黑

markLA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8:29:11
樓下Bhistory,不要用洗版來汙染城裏人的眼睛
markLA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8:29:11
樓下Bhistory,不要用洗版來汙染城裏人的眼睛
swmpsp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8:00:44

川普是對的,隻有他知道美國現在根本不是中俄聯手的對手。可惜他不能這樣對天真的美國人說。
來美國看看這幾十年,民豬黨把國家禍害成什麽樣子了。如果正麵對抗中俄,美國必敗,誰來救美國,指望歐盟嗎?


平安之夜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5:37:00
俄匪川普。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5:09:17
不要被假新聞欺騙,關注真實新聞消息:

Websites
The Gateway Pundit: *** thegatewaypundit. com
Hal Turner Radio Show: *** halturnerradioshow. com
What Does It Mean: *** whatdoesitmean. com
The Epoch Times: *** theepochtimes. com

加下麵X的各個頻道
Fox News:
@FoxNews

Breitbart News:
@BreitbartNews

Washington Times:
@WashTimes

Newsmax:
@newsmax

Tucker Carlson:
@TuckerCNews

Sean Hannity:
@SeanHannity


川普團隊的直接消息: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potus

Trump Team (Rapid Response):
@rapidresponse47

Elon Musk:
@elonmusk

Tulsi Gabbard (DNI):
@DNIGabbard

Marco Rubio:
@marcorubio

Pete Hegseth:
@SecDef

Robert F. Kennedy Jr.:
@SecKennedy

Pam Bondi:
@AGPamBondi

Kash Patel:
@FBIDirectorKash
@FBI

Karoline Leavitt (Speaker):
@PressSec

Scott Bessent (Sec of Treasury)
@SecScottBessent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4:31:06
媒體主要負責用90% 負麵評價 + 10% 正麵評價來寫針對川普的文章:

聲稱特朗普勝選存在舞弊 - 民主黨稱選舉結果被操縱,無證據支持。
誇大特朗普關稅經濟影響 - 媒體預測經濟崩潰,未發生。
指控邊境牆無效 - 稱其未能減少非法移民,數據相反。
誤報特朗普凍結烏克蘭援助原因 - 稱其為“親俄”,實為審查用途。
渲染政府效率部門(DOGE)為“馬斯克陰謀” - 未提及其節約開支目標。
報道特朗普取消電動車政策導致失業 - 未提及實際就業數據。
稱特朗普退出WHO為“孤立主義” - 忽略其對WHO效率的批評。
誇大股市波動歸因特朗普 - 未提全球經濟因素, 未提反川普集團操縱因素。
指責特朗普教育改革“反進步” - 未報道父母對此政策的支持率。
誤報特朗普首日行政命令數量 - 稱遠超實際26項。
渲染移民政策“種族主義” - 未提支持合法移民。
報道特朗普“壓製言論自由” - 未提具體案例。
稱特朗普削減DEI項目為“歧視” - 未提其節約財政初衷。
誇大聯邦員工返崗不滿情緒 - 未提支持者觀點。
指控特朗普“獨裁”傾向 - 未提供具體川普超出總統職權的證據。
誤報巴拿馬運河事件為“侵略” - 實為外交談判。
渲染特朗普能源政策“毀環境” - 未提能源獨立目標。
報道特朗普支持者“暴力傾向” - 實為左派媒體暴力和NGO暴力。
稱特朗普凍結法規為“反民主” - 未提企業歡迎態度。
誇大非法移民被捕人數 - 數據未經證實。
指責特朗普“忽視氣候變化” - 未提替代能源計劃。
誤報特朗普對華關稅“失敗” - 未提供應鏈回流跡象。
渲染聯邦裁員“社會危機” - 未提效率提升。
報道特朗普“破壞國際關係” - 跟盟友反應不相符。
稱特朗普取消UNRWA資助“反人道” - 未提其恐怖主義指控。
誇大特朗普支持者集會規模 - 稱其“威脅民主”。
指控特朗普“削弱教育” - 未提其對州教育權的支持。
誤報特朗普健康狀況 - 散布未經證實謠言。
渲染特朗普政策“反女性” - 不提川普保護女性運動, 民主黨主張變性人可以進入女性運動。
報道特朗普“忽視工人權益” - 未提製造業增長。
稱特朗普移民政策“違憲” - 未提法律依據。
誇大特朗普外交“失誤” - 不提其成功案例。
指責特朗普“分裂國家” - 未提支持率數據。
誤報特朗普政府內鬥 - 未證實具體衝突。
渲染特朗普“反科學”形象 - 未提其重大技術項目及投資。
報道特朗普“忽視疫情威脅” - 未提川普實際措施。
稱特朗普削減預算“反窮人” - 未提其普惠低收入階層的SS和Tips免稅。
誇大特朗普支持者“極端化” - 未提溫和派聲音。
指控特朗普“操控司法” - 未提具體案例。
誤報特朗普與盟友關係惡化 - 未提實際會晤。
渲染特朗普政策“反移民” - 未提合法移民政策。
報道特朗普“忽視農村需求” - 未提農業支持。
稱特朗普能源政策“短視” - 未提長期計劃。
誇大特朗普集會“混亂” - 未提和平集會事實。
指責特朗普“壓製媒體” - 未提記者自由。
誤報特朗普經濟數據 - 誇大負麵影響。
渲染特朗普“反全球化” - 未提貿易調整。
報道特朗普“忽視少數族裔” - 未提具體政策。
稱特朗普外交“無章法” - 未提成果。
誇大特朗普支持者與反對者衝突
時光的酒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4:30:07
我不擔心。 有這麽多左蠢,左棍, 左媒每天輪番轟炸。 川普能壞到哪裏去?

而且,還有這麽多五毛狗們帶任務在城裏嚷嚷。

我覺得大家反而要多支持川普!
Bhistory 發表評論於 2025-03-14 14:16:39
川普上台不到兩個月, 國家最大的問題, 非法移民, DEI, LGBTQ, 毒品, 邊境, 迅速在解決, 是史無前例的:

1加強邊境安全 - 非法越境人數大幅下降,據報減少了94%。

2重啟邊境牆建設 - 繼續建造超過400英裏的邊境牆。

3宣布南部邊境緊急狀態 - 部署武裝部隊應對邊境危機。

4指定墨西哥販毒集團為恐怖組織 - 打擊跨境毒品交易。

5解決芬太尼危機 - 采取措施減少毒品流入美國。

6終止拜登時代的電動車強製令 - 取消相關政策。

7暫停電動車充電計劃 - 停止耗資75億美元的低效項目。

8實施25%關稅 - 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關稅。

9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 - 加強貿易保護措施。

10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 暫時凍結,後於3月11日恢複。

11成立政府效率部門(DOGE) - 旨在優化政府支出。

12節省數十億美元納稅人資金 - 通過效率部門實現初步成果。

13停止USAID浪費 - 取消資助不必要項目(如危地馬拉的性別轉換)。

14關閉“氣候軍團”計劃 - 終止拜登時代的環保項目。

15要求聯邦員工返崗 - 每周五天辦公室工作。

限製聯邦招聘 - 每四人離職隻雇一人。

取消聯邦執行研究所 - 關閉官僚培訓項目。

推動製造業複興 - 鼓勵國內生產。

簽署《萊肯·萊利法案》 -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項立法。

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 - 計劃12個月後生效。

禁止對UNRWA資助 - 因其雇傭哈馬斯成員。

教育改革 - 提倡將教育權歸還州政府。

支持父母教育選擇權 - 通過行政命令推動。

凍結聯邦招聘 - 立即停止新員工錄用。

凍結新聯邦法規 - 暫停新增行政負擔。

凍結對外援助 - 重新評估援助項目。

簽署“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 - 設定貿易優先級。

對鋼鋁加征關稅 - 保護國內工業。

啟動銅進口調查 - 基於國家安全考慮。

暫停對小型企業的繁瑣報告要求 - 減輕監管負擔。

空軍征兵創15年新高 - 12月至2月數據突出。

取消綠色新政相關政策 - 廢除環保支出。

推動化石燃料生產 - 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

取消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項目 - 減少聯邦支持。

減少聯邦勞動力 - 逐步縮減政府規模。

說服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 - 外交成果。

巴拿馬運河港口回歸美國控製 - 戰略性收購。

終止出生公民權政策 - 針對非法移民後代。

簽署26項行政命令 - 首日創曆史紀錄。

恢複第一任期移民政策 - 撤銷拜登時代政策。

暫停政府資助性別研究 - 削減非必要支出。

推動共同感革命 - 強調實用主義政策。

提倡英語為官方語言 - 文化政策倡議。

恢複山名“麥金利山” - 撤銷“迪納利”命名。

暫停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限製 - 調整能源政策。

加快基礎設施許可 - 支持能源項目。

與汽車製造商談判 - 推動美國製造。

釋放被拘留的美國公民 - 如馬克·福格爾從俄羅斯獲釋。

49 減少對華依賴 - 鼓勵供應鏈回流。

美國過去50年, 沒有總統有這麽強力解決國家問題

但是你如果看文學城, 那幾乎等於天天吃漿糊, 越吃越糊塗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13, 共13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