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從傳家寶到硬通貨 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黃金需求飆升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02-08 06:25:52
這是尋找新的爬錢的地方,中國有價值40萬億美元的人民幣存款,為了逼出這筆錢投入內循環,中國政府必然會貶值人民幣和降低利率,做QE。這會讓這筆錢繼續儲蓄失去價值,就需要轉移成其他投資方式,而不是繼續放在銀行。
在地產無法作為爬錢的方式,和美元必定會因為去美元化而失去價值的情況下,黃金就是合理的爬錢方式。目前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元麵臨全世界去美元化,債市已經完蛋,歐元因為歐盟已經陷入經濟危機而貶值,英鎊和日元也是劇烈貶值,人民幣作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已經被政府宣布會貶值,剩下的就是投資加密貨幣和黃金。而加密貨幣對比黃金,明顯是曆史上鬱金香的角色,沒有央行維護,完全是投機工具,會一錢不值。
而中國政府在大量賣出美債之後用一帶一路擺脫美元購進黃金,中國百姓跟著政府走是目前相對最安全的。
中國還有8700億美債,是還有大量拋美債空間的。報道說去年計劃拋到5000億但因為全球去美元化美債沒人要而拋不了那麽快,畢竟誰也不願意美債貶值太快(美國股市上升,債市崩盤,這是大蕭條的前兆),尤其是美債最大債主,被美國政治強迫保留美債的日本也在跟隨拋。包括川普讓馬斯克砍政府機構,也是因為美債升頂也會因為賣不出去而失去意義,而且會受到國會共和黨自己人製約,不如節流降低政府花費。美債如今已經做不到還本,讓美國政府成為國際老賴,基本沒有國家願意投資美債,甚至在利率倒掛的情況下。
國會去年初甚至提出用黃金儲備償還到期國債。耶倫去年以來三次訪華,重點之一就是希望中國同意暫緩償還欠中國的到期美債,用繼續償付利息補償。美國第一批30年期美債據說主要是欠中國的。
另一個因素是中國大媽當年大量搶黃金,如今證明是先見之明,保值升值。盡管也許是蒙的,因此如今會刺激社會再次進入黃金市場。
否則手中的流動資產必然貶值。人民幣如今麵臨悖論,一方麵是上升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這會刺激中國人增加儲蓄率,尤其是房地產崩盤情況下。而這麽高的儲蓄率讓銀行無法維持,央行就不得不降息刺激通脹,迫使人民幣儲蓄進入流通領域。
結果就是金融界本身不是健康的範疇,進而影響經濟。但本質上是傳統的可以保值的資產模式失效了,美元歐元等西方金融體係走向崩盤,和房地產。潘石屹最近回國了,據說他當年出國帶走的幾十億美元是投資美國商業地產,而如今美國商業地產在疫情後因為可以遠程上班而大量破產。
黃金隻不過是這個金融不健康現象的一個新的炒作點,類似十年前中國大媽那次炒黃金。
錢太多不花也不是好事。
牆頭的一朵梨花
發表評論於 2025-02-07 08:37:45
樓下,我是你大爺!哈哈哈
是我大爺
發表評論於 2025-02-07 08:33:00
樓下是真的SB
牆頭的一朵梨花
發表評論於 2025-02-07 08:09:40
土共糞坑國屁民的好日子還在後麵了,現在才是開胃菜!哈哈,厲害了我的鍋,贏麻了。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4
, 共
4
分頁: [
1
]
在地產無法作為爬錢的方式,和美元必定會因為去美元化而失去價值的情況下,黃金就是合理的爬錢方式。目前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元麵臨全世界去美元化,債市已經完蛋,歐元因為歐盟已經陷入經濟危機而貶值,英鎊和日元也是劇烈貶值,人民幣作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已經被政府宣布會貶值,剩下的就是投資加密貨幣和黃金。而加密貨幣對比黃金,明顯是曆史上鬱金香的角色,沒有央行維護,完全是投機工具,會一錢不值。
而中國政府在大量賣出美債之後用一帶一路擺脫美元購進黃金,中國百姓跟著政府走是目前相對最安全的。
中國還有8700億美債,是還有大量拋美債空間的。報道說去年計劃拋到5000億但因為全球去美元化美債沒人要而拋不了那麽快,畢竟誰也不願意美債貶值太快(美國股市上升,債市崩盤,這是大蕭條的前兆),尤其是美債最大債主,被美國政治強迫保留美債的日本也在跟隨拋。包括川普讓馬斯克砍政府機構,也是因為美債升頂也會因為賣不出去而失去意義,而且會受到國會共和黨自己人製約,不如節流降低政府花費。美債如今已經做不到還本,讓美國政府成為國際老賴,基本沒有國家願意投資美債,甚至在利率倒掛的情況下。
國會去年初甚至提出用黃金儲備償還到期國債。耶倫去年以來三次訪華,重點之一就是希望中國同意暫緩償還欠中國的到期美債,用繼續償付利息補償。美國第一批30年期美債據說主要是欠中國的。
另一個因素是中國大媽當年大量搶黃金,如今證明是先見之明,保值升值。盡管也許是蒙的,因此如今會刺激社會再次進入黃金市場。
否則手中的流動資產必然貶值。人民幣如今麵臨悖論,一方麵是上升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這會刺激中國人增加儲蓄率,尤其是房地產崩盤情況下。而這麽高的儲蓄率讓銀行無法維持,央行就不得不降息刺激通脹,迫使人民幣儲蓄進入流通領域。
結果就是金融界本身不是健康的範疇,進而影響經濟。但本質上是傳統的可以保值的資產模式失效了,美元歐元等西方金融體係走向崩盤,和房地產。潘石屹最近回國了,據說他當年出國帶走的幾十億美元是投資美國商業地產,而如今美國商業地產在疫情後因為可以遠程上班而大量破產。
黃金隻不過是這個金融不健康現象的一個新的炒作點,類似十年前中國大媽那次炒黃金。
錢太多不花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