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客機撞軍機67死,NTSB:黑鷹"飛行高度超過限製"釀禍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深不可測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13:04:28
這女的可能就是恐怖分子, 還說是什麽劫持。 看錄像就是自殺式的直直撞向客機。 那麽多可憐孩子啊。
snowmannj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12:42:29
試想一下,民主黨政府下台了,不需要她當白宮當花瓶了;DEI 不吃香了,她前途朦朦,期望一落千丈,可能就抑鬱了。。。。。。
UCC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12:18:34
就知道是這個無腦的蠢材害死那麽多優秀無辜的花季少年!八成是在看風景,本來就無腦還短路了!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10:27:47
以後除了規定直升機不能超過200英尺之外,還應該規定直升機必須避讓客機,在預計可能與客機交會的情況下,即使預計二者高度有不同,直升機也必須提前采取減速,懸停或盤旋等方式避讓。
gushen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10:12:00
女駕駛員是commissioned officer, 因為她有大學學曆。以後要取消對無文憑軍人的歧視?
chinomango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10:10:24
花瓶450小時是猴年馬月的事了,這次訓練是想重獲資格,就一個投機取巧的傻逼。死有餘辜。
“有個新聞發布會的視頻,裏麵說塔台控製人員麵前的顯示屏顯示的黑鷹高度是200英尺。”撒謊的,因為塔台瀆職。但是客機高度325沒法抵賴,隻好改正了。塔台顯然不稱職,提醒花瓶也不準確,也沒驅趕她。可能也是DEI?
東南方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9:52:40
陸軍的軍花,本來可以一直在白宮當花瓶,端盤子授獎牌。
可惜拜登下台了,隻好重操就業,結果手潮害死一客機人。
Lisland_2013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41:00
Biden把她放在禮賓的位置上原本是很合適的。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31:00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24:59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08:29
另外難道塔台在通話中沒有提醒他們這個300英尺的高度已經超標?
有個新聞發布會的視頻,裏麵說塔台控製人員麵前的顯示屏顯示的黑鷹高度是200英尺。這篇報道又說是300英尺。不知道哪個準確。如果塔台顯示錯誤,那控製人員就意識不到黑鷹飛太高了。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26:53
可能是駕駛員看到客機從自己左前方過來,害怕了,下意識地向右拐,企圖避開客機。其他人這時也來不及製止了。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24:59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08:29
看黑鷹最後階段的航跡,高度超標持續了半分鍾以上,機組其他人並沒有幹預,在副駕位的男性駕駛員與塔台的第二次通話也沒有顯示任何不安,所以他們應該並不認為飛到300英尺是個問題。
--------------------
那就更家詭異了。難道擁有1000多小時駕齡的兩個副駕駛都不知道直升機被允許的高度是200英尺而不是300英尺?這可是最基本的安全守則啊。另外難道塔台在通話中沒有提醒他們這個300英尺的高度已經超標?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12:29
文工團的女軍花,還比兩個飛行時間長的男人軍銜高。大學畢業三年就出入白宮禁地,以後日子應該多麽耀眼呀。
這個直升機最後一英裏一直在爬升,好像是怕撞不到。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08:29
看黑鷹最後階段的航跡,高度超標持續了半分鍾以上,機組其他人並沒有幹預,在副駕位的男性駕駛員與塔台的第二次通話也沒有顯示任何不安,所以他們應該並不認為飛到300英尺是個問題。真正成問題的大概是最後10來秒鍾時黑鷹不但繼續爬升還突然右轉。如果不右轉,黑鷹將按照塔台指示的那樣,從客機後麵通過,頂多又是一次close call。這一右轉,撞了個正著。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07:36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56:37
黑鷹在第一次與塔台通話後就開始爬升了,到第二次通話已經在300英尺左右了,其後的20幾秒又升了大約50英尺。
------------
謝謝你的提醒,那就更詭異了。如此違規的兩次爬升,為何另外兩人沒有立即加以阻止?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8:05:17
看過波音737和黑鷹駕駛艙的人都知道,直升機駕駛絕非客機駕駛那樣靠一個駕駛杆就能控製飛機加速和爬升。黑鷹駕駛員必須用一個單獨的總距操縱杆控製飛機高度,所以理論上不可能出現慌亂中誤操作飛行高度的可能性。
另外,這個總距操縱杆既位於駕駛員的左手邊,又位於駕駛艙的中間,這個設計本身就是為了便於一旦戰爭中駕駛員受傷,位於黑鷹左側副駕駛位的副駕駛有足夠時間接管和操縱總距操縱杆使得黑鷹安全降落。所以理論上即使女駕駛員出現失誤或反常行為,副駕駛也應該有足夠時間控製操縱杆阻止黑鷹的爬升!總之,此事太過蹊蹺。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56:37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42:34高度超標隻有兩種可能,先爬再撞和邊爬邊撞。
短短數秒內絕無可能迅速爬升120英尺
黑鷹在第一次與塔台通話後就開始爬升了,到第二次通話已經在300英尺左右了,其後的20幾秒又升了大約50英尺。
theriver1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42:34
高度超標隻有兩種可能,先爬再撞和邊爬邊撞。
此事之所以詭異,在於兩種可能下另外兩人都應該有足夠時間阻止或警告駕駛員爬升到超標高度。
第一種顯而易見不必討論,即使在第二種情況下,黑鷹從200英尺爬升至肇事的325英尺絕非易事,根據黑鷹的操作手冊,駕駛員必須右手一邊推身前的周期變距杆(Cyclic-pitch lever)向前衝,一邊左手拚命上拉總距操縱杆(Collective-pitch level)才能迅速爬升,且短短數秒內絕無可能迅速爬升120英尺。另外兩人應該有足夠時間意識到駕駛員瘋狂的反常行為並加以警告和阻止。為何沒有及時阻止?唯一能勉強說得通的理由就是駕駛員的官階比另外兩人高,那麽此事就與DEI相關了。
southkeys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14:22
軍草靠關係混進飛行大隊,釀成大禍
snowmannj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02:45
細思極恐大概是描寫這種事情的。99.99%是直升機的問題。塔台除了警告其他無能為力,關鍵是直升機裏另兩位資深飛行員或教練為何不能做任何事來阻止這次碰撞,都睡著了嗎?多想想就越想越可怕。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02:28
唯一的借口就是高度傳感器沒有校準。肯定軍方用這個甩鍋。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7:01:20
菜鳥美女飛行員,社交蝴蝶一枚,還要顯擺自己是花木蘭會開飛機拉風。
true?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6:21:30
不是DEI 就是恐怖襲擊。
民主黨從兩個理由中選一個吧。
河西海龜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5:50:00
黑鷹是肇事者,但是公布的資料都是客機的。
ca_lowhand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5:04:00
看來主要責任是菜鳥dei飛行員,陸軍負有領導責任
cwang28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5:00:22
視頻中一開始時直升機在200 尺高度 匪夷所思的是當直升機飛向客機時逐漸攀升到同等高度時剛好撞擊到客機。非常詭異 猶如恐怖襲擊。 如果說有盲點的話難道三個飛行員都看不到前方的客機?
duffer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4:58:38
看來70%責任在直升機;
30%歸控製塔:為什麽沒有警告?隻要給任何兩個飛機警告,事故有可能避免。
super-talent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4:33:59
誰不知道是超高呀,這不是關鍵!要麽是低能沒有考核通過駕照,要麽就是恐怖分子恐怖襲擊。
道霖沙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4:18:15
要不是DEI,怎麽會超過飛行高度限製呢?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3:07:35
昨天剛看過一個視頻說撞擊前塔台顯示屏上顯示黑鷹的高度是200英尺,這也能搞錯?
ocean1900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1:57:26
Dingxiang 發表評論於 2025-02-04 23:56:21
說了等於沒說,這麽obvious!關鍵是到底怎麽飛到那個高度而無人製止、也無人警告客機?
+++++++++++++++++++++++++++++++++++++++++++++++++++++++++++++++++++++++++++++++
金頂有特權,橫著走慣了,誰知道裏麵是坐了哪位高官
靜靜的流水
發表評論於 2025-02-05 01:22:00
直升機已被劫持並提高飛行高度,目標是撞向白宮。這次是真要川普的命,不過上帝又一次出手解救了!
Dingxiang
發表評論於 2025-02-04 23:56:21
說了等於沒說,這麽obvious!關鍵是到底怎麽飛到那個高度而無人製止、也無人警告客機?
空城之主
發表評論於 2025-02-04 23:30:30
廢話,民間法庭早已判了。問題是為什麽?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33
, 共
33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