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特朗普上任第2天 白宮:將宣布重大基建計劃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3:14:05
5mslj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2:27:51 思想起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46:25
文學城能不能專業一點,川普的發音更接近英文的Trump發音。特朗普是怎麽個發音法?
——-
恰恰是你的觀點是非常不專業。
這事情很早期科普過,這是中國翻譯局的規範,上個世紀譯林上專門有過規範解釋。
這是避免拉丁字母語言名字翻譯容易出現的錯誤,比如台灣香港那種翻譯。
規範就是人名地名的翻譯遵循拉丁語發音,因為元音與漢語拚音幾乎完全一樣,因此不會出現翻譯混亂。
也就是更接近西班牙語,英語活該吃虧。具體上的例子是字母r發l的音,西班牙裔口音說英語一般有這種現象,生活中並不罕見。這個規範其實五十年代就有了,據說是真對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中文翻譯名字出現的問題。
那麽再看Trump這個名字的翻譯就不難理解,是t-rum-p,特-朗-普, 而不是川普,川普其實是港台翻譯法。rum酒翻譯成朗姆酒,也是一樣的規則。而Trump不翻譯成特朗姆普,也不難理解,m和p是兩個輔音,沒法鏈接在一起,這些規則其實是很容易理解和使用的。
那麽如果用港台的翻譯有什麽問題,舉一個例子,克林頓的女兒Chelsea,港台翻譯成什麽?
雀兒喜,接近英語發音。
但Chelsea其實是個中性名字,可以是男性的名字,也翻譯成雀兒喜?忘了是哪個名字,很多年前看到台灣媒體對男女使用不同的中文翻譯,但英文名字其實是同一個,很混淆。
大陸的規則就是切爾西,按照上述的規則不難理解為什麽這個翻譯,是非常中性的名字。
結論就是川普這個名字的翻譯其實是非常不專業的,盡管更接近發音,而特朗普是中文翻譯姓名最合規範的做法。海外中文媒體更多是遵循港台翻譯,使用起來也沒有什麽不行,曆史上翻譯飄女主的名字郝思嘉,也是一種做法,但並不是如今世界上中文主流。

至於川普本人,這一屆恐怕不會有什麽真正建樹,畢竟手裏的牌基本都沒有了,尤其是軍事能力。一個海權國家失去軍事能力,基本就完了,類似英國日本,美國會因為外來資源降低而加大內部的問題,比如內戰。美國對衰落始於川普的貿易戰,被拜登發展導致殃及科技界,川普第二屆不發生內戰就是萬幸了。

5mslj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2:28:46
文學城也轉載黨媒文章,所以特朗普並不奇怪
5mslj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2:27:51
思想起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46:25
文學城能不能專業一點,川普的發音更接近英文的Trump發音。特朗普是怎麽個發音法?
————————————
凡是叫特朗普、懂王、川建國這些的,都是緊跟新聞聯播和黨媒的,大概率五毛,大概率翻牆。
思想起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46:25
文學城能不能專業一點,川普的發音更接近英文的Trump發音。特朗普是怎麽個發音法?關鍵是同一個網頁上的同一個美國總統的名字怎麽會有兩個呢?網頁編輯是幹什麽的啊?
luting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36:24
治大國如烹小鮮,他這是烹石頭的做法
pig_197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33:17
跟習近平一樣(雙子座),想起一出是一出。可也別成了爛尾帝。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18:45
這個重大基建計劃俺喜歡。:)
霧蒙蒙雨霏霏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17:52
上一屆的川普與這一屆的川普不可同日而語,上次是川普首次做政府工作,擔任公職,根本搞不清楚政府內部錯綜複雜的各種套路,再加上上任沒有幾天就被民主黨彈劾調查。這次川普顯然是有備而來,就連民主黨的媒體都承認川普這一次比上次要smooth許多。
TXZS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07:50
懂王一夜之間變N13王!
TXZS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1:07:03
怎麽個重大法?難道真的要如一龍的願,建美英海底通道 ?別的怕算不上什麽重大!嗬嗬
泥川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30:00
川普有煽動力,沒執行力,喊得山響的邊境牆,在沒牆的2100公裏邊境,隻新修了76公裏。

計劃當然沒用。國會的立法和批錢才有用。

既要,也要?既要減稅,又要花錢基建,更要減少國債。而政策是開流節源,增支減收。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29:26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0:48特朗普第一次上任也宣布過重大基建計劃,但是到4年後下台,也沒看他動過一塊磚頭,聽聽就好。
==========================
上一個任期是民主黨掌管眾議院。民主黨人不撥錢給他所以寸步難行。現在是共和黨掌管兩院。川普做事的阻力會小很多。
誰想找抽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20:15
luting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12:13...美國的基建爛攤子多到不知道從哪裏開始。而且你把非法移民趕走了,美國大爺們即使開始也會給你留一堆爛尾,就像加州高鐵。

沒錯,當時巴爾的摩橋被中國貨輪撞塌時,工人們正在搞基建修橋,三更半夜出去幹活兒的都是移民,紅脖子大爺都在家喝啤酒看足球打老婆,沒人想幹夜班苦活兒。
裘千裏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17:06
上一任時一萬億美元的計劃沒實現,這一回搞一個十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如何?
luting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12:13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1:02
美國能有啥基建?


美國的基建爛攤子多到不知道從哪裏開始。而且你把非法移民趕走了,美國大爺們即使開始也會給你留一堆爛尾,就像加州高鐵。
誰想找抽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11:49
拜登基建早已經進行多年,很多在新冠時失業的,都找到工作上崗掙錢,這也說明了為什麽拜登的上崗率不斷攀升,很多都是這些建橋建路換水管的基建工作。拜登嘴太笨,不曉得為自己宣傳。這年頭誰先開口就算誰的。
誰想找抽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10:03:25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0:48特朗普第一次上任也宣布過重大基建計劃,但是到4年後下台,也沒看他動過一塊磚頭,聽聽就好。

拜登在2021年通過8年7000億基建法案,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 (IIJA),當時反對的川派共和黨議員,在基建開工時都紛紛出來剪彩照相邀功。川普和這幫孫子最擅長的就是剽竊,嘴炮很精彩幹事兒很拉垮。川普估計是把拜登的基建方案偷梁換柱改個名字,弄成自己的政績,反正撥款在2021年就已經到位,一分錢不花就剽竊了政績,何樂而不為?過去也不是沒幹過,改NAFTA成川普版北美貿易協定,就是同樣的不要臉手法。
莊文雅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57:12
記得四年前,拜登政府也宣布過類似重大計劃,但四年下來,感覺投進去的錢沒有激起一朵浪花。

不能隻管投錢,要有明確的目標,更新哪些城市的地鐵、高速公路、橋梁(如連接紐約市和新澤西的幾座大橋、隧道),新修哪條高速公路、鐵路。否則,同樣起不來一朵浪花。

這事挺有難度,一則建築公司和工人都懶散多年了,抖擻不起精神。二則,建築安全方麵的法律條款太多。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56:00
美國的優勢是政黨輪替。但引來的問題還是政黨輪替,很難有長期的政府規劃。像電動車及減碳計劃,還有基建等。美國的高鐵仍是零公裏。
咲媱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51:46
winwin32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7:18一邊大規模給富人減稅一邊還要大規模搞基建,川普要麽是吹牛B,要麽是打算給中產加稅,否則錢從哪裏來?
------------------------------------------------------------------
會對外國和外國人加稅來彌補。很快就會發現對美國人和外國人的區別對待。
testmobile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51:04
花錢的項目聽聽就好,國會兩院天天都是為錢在打架。
咲媱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8:00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1:02


美國能有啥基建?
--------------------------------------------
1. 信息高速公路,全國免費高速網絡無死角覆蓋。這個可以通過馬斯克的星鏈實現。
2. 加固翻新現有的高速和橋梁。
3. 建水庫防加州火災。
winwin32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7:18
一邊大規模給富人減稅一邊還要大規模搞基建,川普要麽是吹牛B,要麽是打算給中產加稅,否則錢從哪裏來?
閑聊幾句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7:00
重建美墨邊境牆,加寬加厚加高!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1:02



美國能有啥基建?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2025-01-21 09:40:48
特朗普第一次上任也宣布過重大基建計劃,但是到4年後下台,也沒看他動過一塊磚頭,聽聽就好。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26, 共26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