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川普揮關稅大刀 美7成百姓超怕漲價 隻能出此下策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NeedToSay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8:23:36
LLC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5:11:00 CNBC剛剛說了,現在從中圍進口的東西占比已經很少了

親身經曆也是如此,衣服鞋子很少看見有中國造了,最近買家具也是美國造。幾年前從TEMU買過兩次東西發誓再也不去那兒買junk 了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7:26:30
這是我問小機器人的問題: Does china sell tcl LED TV?

這是他的回答:Yes, TCL does sell LED TVs in China. In fact, TCL is one of the leading TV manufacturers in China, and they offer a wide range of LED TVs, including their popular Mini LED models1. They have been focusing on expanding their presence in the premium TV market with larger screen models.

我又問: I thought TCL only sell QLED in China
他的回答: I can see why you might think that! TCL has indeed been heavily promoting their QLED TVs, especially with their Mini LED technology. However, they still offer a range of LED TVs in China as well1. It seems like they're trying to cater to different market segments by providing both LED and QLED options

樓下的在河邊,你別和我在這兒賣弄玄學,沒事和人工智能學學,坑蒙拐騙靠邊站。什麽LED, QLED的,我用再好的電視,看國內以前拍攝的電視錄像,像素都很低,那和你現在的電視質量沒半毛錢關係,那是以前攝像的時候攝像設備無法捕捉那麽清晰的像素。中國的高科技發展起來的時間並不久遠,之所以能發展,那還是美國帶動的。
有門部關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6:40:30
一樓是對的。受關稅影響大的是上遊,而非下遊。終端消費者是關稅最免疫的群體。
Observerx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6:22:52
經過一年的物價飛漲,百姓早己麻木,趁熱打鐵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6:09:49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5:02:02 在河邊:
剛剛看的沃爾瑪報價
TCL 65” Class S4 (65S41BR) 4K UHD HDR LED Smart TV with Roku TV (NEW 2024) $228. 按照現在1:7.25 的匯率相當於1653.47.
比你所有的國內報價都便宜。
———————
TCL在北美賣的的這個65寸S4係列,是純LED屏的;國內沒有同型號的TCL,國內賣的TCL至少都是QLED的。
LED的本身就比QLED便宜不少。
另外北美賣的S4係列,到了最後清倉銷售時段,沃爾瑪228的價格是折扣價。

現在買LED電視的人不多,生產商已經基本淘汰了。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5:15:23
我懷疑很多人壓根沒呆在美國,別扯了,現在美國人關心的不是廉價的進口電子產品,而是國計民生的東西的通貨膨脹,比如房子,車子,蔬菜,水果,魚類肉類,等等。

三文魚四年前$7.99, 現在$13.99。大螃蟹一年半前$4.99, 現在$12.99. 華人愛吃的豬肉漲價不多,牛羊肉價格都上漲了。房價比四年前翻了一倍。
LLC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5:11:00
CNBC剛剛說了,現在從中圍進口的東西占比已經很少了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5:02:02
在河邊:

剛剛看的沃爾瑪報價
TCL 65” Class S4 (65S41BR) 4K UHD HDR LED Smart TV with Roku TV (NEW 2024) $228. 按照現在1:7.25 的匯率相當於1653.47.

比你所有的國內報價都便宜。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4:52:07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49:48

關於電子產品,去年買的高清晰中國產電視六十寸才兩三百美元,這價格在國內完全沒可能打下,雖然是國產。
----------
你說的是哪個牌子與型號的電視?
例如TCL的65寸,國內價格是2200-8000之間,型號不同價格差別很大。同樣牌子與型號的電視,國內價格還是比美國便宜一些。
恐怕你比較了是同牌子同尺寸不同型號的產品,是錯覺。
shiren1818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4:44:33
Vote and regret. 再熬4年吧,等主黨再進宮。紅藍兩色,4年一換。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4:34:39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3:38:31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49:48很多年前回國發現同樣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中國售賣的價格是在美國的好幾倍

以偏概全
==============================================================
這和偏全有啥關係?我說的是事實,又不是觀點。隻有觀點才能攻擊別人以偏概全,到國內農貿市場或者是一條街農民賣菜的地方是真能淘到便宜貨,韭菜,空心菜,豇豆都超級便宜,還有一群過得不錯的中產和人家農民斤斤計較地討價還價,也算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奇觀吧。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4:00:07
不光是關稅問題,而且還有美債。
聯儲會降息,原本是期望資本會因此從銀行轉入債市求穩,這樣可以推高債市,降低收益率,有利於美國借錢,但並沒有發生,美債仍舊是賣不出去,不得不升高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
這說明人們已經不信任美元。
這也會刺激川普大量發債印錢,導致通脹率上升。因此一方麵是印票子導致通脹讓商品價格上升,另一方麵是關稅導致價格上升,美國經濟不排除進入一種賣不起外國原料配件和商品的狀態,也就意味生產鏈斷裂,銀行收不回貸款導致資金鏈斷裂。
這就不是進入衰退的概念了,而是會進入大蕭條。
之後花二十年走出,假如聯邦還在。
川普的當選是一場革命,整個社會都需要付出代價,然後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時間回歸。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3:38:31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49:48很多年前回國發現同樣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中國售賣的價格是在美國的好幾倍

以偏概全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3:36:58
還不如一切自給自足,關起門來就不用漲關稅了,也沒有毒品了,美國就MAGA了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3:28:00
汽車房屋保險連著三年漲,沒有任何claim也漲。一套公寓的owner保險漲了兩倍以上。通脹有傳染性,你漲我漲大家漲。有家公司CEO興奮地說不要錯過漲價。
遠山在呼喚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2:56:15
生活裏比較依賴中國產品的應該隻有調料。中美脫鉤,有可能以後做的中國菜味道沒那麽正宗了。
遠山在呼喚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2:55:40
生活裏比較依賴中國產品的應該隻有調料。中美脫鉤,有可能以後做的中國少菜味道沒那麽正宗了。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49:48
很多年前回國發現同樣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中國售賣的價格是在美國的好幾倍。問親戚是怎麽回事,答曰政府收取了許多稅,然後才能賣給老百姓。他們講了一套套的原理,愣是沒聽懂太複雜了。親戚說他們同事去趟美國淘了不少國貨回來。

關於電子產品,去年買的高清晰中國產電視六十寸才兩三百美元,這價格在國內完全沒可能打下,雖然是國產。

所以像食屎那樣的五毛就別替美國人操心了,沸沸揚揚地炒作了那麽久,實際上比國內價格便宜老多。說穿了是食屎這樣的人支持獨裁導致商品的價格不能遵循市場規律。自己國家製造的產品要到國外才能買到便宜貨,這個也能算是世界一大奇跡了吧。
時空穿越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41:32
川普上台後,再來看看他的競選承諾有多少會成現實。
估計一半會被國會阻攔;還有一半他自己就“忘了”.
winwin321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35:02
美國民眾害怕漲價主要是擔心食品和汽油漲價,美國民眾對這些產品非常敏感,哪怕漲一點點也能察覺,但是對電器類產品玩具和家庭用品並不是那麽敏感,漲價個20%都不知道,因為不經常購買。中國的進口產品不是食品也不是汽油而是那些電器和家庭用品,所以川普加稅影響並不大,關鍵是川普要敢於加稅,肯定有很多阻力,像馬斯克就是一個大阻力,希望川普能兌現他的承諾,不要欺騙選民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29:24
美國佬的記憶衰退隻有金魚可比,沒辦法啊。一個上次選舉被淘汰的垃圾又被撿回來,隻能說是活該受罪了。

關稅就是窮人稅,這是很明顯的,床鋪為富人減稅,卻大幅增加這些窮人稅,結果是什麽?不言而喻
匿名3333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13:06
現在不是拜登執政嗎?文學城是不是被中國人收買了,通篇去講一個壓根沒上任的總統,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獨裁思想。

一直就說,中國人的獨裁思想是根深蒂固的,無論走哪兒都會把那個地方的文化搞得一邊倒。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10:10:53
Only way to reduce price is to
1. Stop printing money
2. Stop giving unearned benefits to poor people working
遠方的湖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09:29:30
美國重振製造業,是符合國家和百姓利益的,具有絕對的戰略意義。
遷回美國企業在國外的生產和製造,實際上隻是遷回供應美國國內市場的部分,供應外國市場的仍可以留在國外;並且不僅是從中國,也要從越南,柬埔寨,墨西哥等所有外國遷回。
不少人認為美國企業回遷是不可能的,他們列舉了種種困難,例如缺乏基礎和配套設施,缺乏上下遊供應商,缺乏有素質的工人,人力成本高昂等等,這都是事實。不過這些人了解美國的一切,唯獨不了解美國的資本家。
美國的資本家是最聰明、最有創新精神、最能把握機會、最能克服困難的人。對他們來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條件就是能否賺錢。
美國的企業為什麽回遷困難,就是因為回遷後賺錢會少。如果美國政府對美國企業返銷產品征收足夠的關稅,讓它們在國外生產賺的錢少於在國內生產的錢。這些企業會爭分奪秒,克服一切困難,重新在國內生產,把商品擺到商店的貨架上,根本用不著美國政府做任何事。
認為在美國招不到有素質的工人,那汽車大廠豐田怎麽能招到員工;說美國產品成本高,最近一次歐洲某國招標,美國F35戰機在和其他歐洲製造戰機競爭中奪標,中標的原因是性能最好,價格最低。
當年美國資本家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把企業遷到落後偏遠的國家和地區,今天他們也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把企業遷回來。隻要讓他們明白,在國內生產能賺更多的錢。(12/12/2021)

川普要對許多國家征收關稅,同時也是針對在這些國家生產並把產品返銷本國的美國企業。
遠方的湖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09:20:49
川普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尋求”貿易平衡“,對那些對美國進出口數額基本相當的國家,一分錢的稅也不會征收;對那些對美貿易赤字的國家,會進一步減稅或提供更優惠的條件;隻有對那些對美貿易有巨額盈餘的國家,才會談判要求首先增加對美國產品和服務的進口,如果達不成協議才會動用關稅的手段,以達到雙方的貿易平衡。
這完全符合國際貿易的經典理論,雙方互通有無,互利互惠,貿易平衡等等,隻有這樣,國際貿易才能正常持久地進行。 (29/01/2024)
七點三十 發表評論於 2024-11-26 09:14:29
美國增加關稅後,是否導致物價上漲取決於多個因素,例如供應鏈的調整能力、進口替代品的可用性、市場競爭狀況,以及消費者和企業如何吸收成本。以下是一些解釋為什麽關稅增加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物價上漲的原因:

1. 企業吸收關稅成本
許多進口商、分銷商或零售商可能會選擇自行吸收部分或全部關稅成本,而不將其轉嫁給消費者。這可能是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在消費者對價格敏感的情況下。例如,如果關稅提高了進口產品的成本,但本地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可能寧願降低利潤率以維持銷量。

2. 替代品的使用
如果關稅提高了某些進口商品的價格,消費者可能會轉向本地生產的替代品或其他未受關稅影響的進口商品。這種需求轉移可能會限製整體價格上漲。例如,增加某類中國製造品的關稅,消費者可能會購買東南亞或墨西哥製造的同類產品。

3. 匯率調整
關稅的影響有時可能會通過匯率變化而部分抵消。例如,出口國的貨幣可能會因關稅政策而貶值,從而降低其商品的美元計價成本。這可以緩解關稅對商品價格的直接衝擊。

4. 供應鏈調整
企業可能會調整供應鏈,以繞過受到高關稅影響的國家。例如,許多美國公司在麵對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高關稅時,轉而從其他國家采購,分散供應鏈,減少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

5. 通脹環境和其他經濟因素
關稅對價格的影響可能會被其他宏觀經濟因素掩蓋,例如總體通脹率的變化、市場需求的波動,以及能源或原材料成本的波動。在一個低通脹的環境中,關稅可能對物價的直接影響更不顯著。

案例分析
在2018-2019年的美中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但許多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幅度有限。一些研究指出,這部分是因為企業吸收了關稅成本,部分是因為供應鏈的調整和替代品的引入【參考:Brookings Institution】。
對於科技產品等高附加值行業,關稅對最終零售價的影響較小,因為產品成本中原材料的比例較低,且品牌溢價更高。
總結
盡管增加關稅會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但其對最終零售價格的傳導並非線性,受到供應鏈調整、市場競爭、企業戰略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多重影響。因此,美國增加關稅並不必然導致物價全麵上漲,盡管在某些特定行業或商品類別中可能出現價格上漲的現象。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26, 共26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