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美電池競賽,美國還有機會嗎?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ich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22:07:27
關鍵的技術還是沒有掌握。隻是組裝大國。

沒有技術突破,幾年後美國在越南設工廠就把中共國給打敗了。
大俠獨孤求敗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21:25:20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9:27:00 樓下不少人評論中國生產線優勢,當機器人大行其道時,這種人力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

機器人也是土共領先吧?去大陸的商業展就知道了。再不濟,看看現在的電動車市場,中國車的人工智慧的應用,用福特CEO的話,就是光速前進。普世老大沒得追。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9:27:00
樓下不少人評論中國生產線優勢,當機器人大行其道時,這種人力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小好人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8:38:14
市場是關鍵。有個日本老頭,有家小作坊,製作精良的微型電機。可是在日本沒有市場,於是出口到中國。後被發現微型電機被用到軍用無人機,日本警方逮捕了老頭。可憐。
anchoret98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5:34:42
往電池裏摻炸藥,全世界,隻有臺灣這麼幹。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3:02:16
電池再好,裏麵能摻上幾克爆炸物,用起來給力。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2:06:11
美國隻對生產武器感興趣,很顯然它是把電池作為武器,在黎巴嫩BP爆事件後,它就沒機會了
泥川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1:21:02
現在主要用鋰電池,但鋰是一種稀缺金屬,又貴又易燃。

地殼中最豐富的6種元素依次是,氧,矽,鋁,鐵,鈣,鈉,除了氧,都可以做電池,而且都比鋰豐富得多。第六位的鈉,都比鋰豐富1000倍。
bsmile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10:31:10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9:47:39
喜歡電池設計師的創造力,...“還有一些根本不是電池的儲能技術,例如將水抽到山頂,或以熔鹽的形式儲存熱量。”

這將水抽到山頂也是創造力?抽到山頂用什麽抽?
==============
用峰值差的夜間多餘的電力抽,電生產出來回不去的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9:47:39
喜歡電池設計師的創造力,...“還有一些根本不是電池的儲能技術,例如將水抽到山頂,或以熔鹽的形式儲存熱量。”

這將水抽到山頂也是創造力?抽到山頂用什麽抽?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9:25:22
美國的製造業,都寫在PPT上了,餅圖一張比一張大。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9:23:04
問誰呢?美國還有電池製造業嗎?
shakuras2000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9:12:31
電池競爭是非常技術指導的,很可能一代新技術出來,舊的流水線就要虧本。美國在技術上超越是有可能的。不過也僅是可能:美國幾個小廠和實驗室搞研發,中國幾家巨無霸搞研發,說美國能勝利那也就是有可能而已。

另外,就算美國技術上領先,因為歐美的各種環境監管,人力成本,在大規模生產上也是完全沒有優勢的,最後還不是得轉移到其他國家?這個物料成本這麽高的產業,難道美國還能自己挖礦不成?

所以對美國來說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美國研發,然後拿著專利到中國和其他國家開廠。
貓二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6:52:00
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企業很難與傾國力支持的企業競爭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6:21:17
美國具有創新能力,這方麵中國會在很長時間無法幹上,但不具備商品生產的執行力,這方麵中國會領先世界很長時間。
這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周期的兩個方麵,但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同,競爭越高的環境對創新的刺激也就越大,但沒有創新仍舊會有生產周期的實現,但沒有生產的執行力則沒有周期的實現,後者需要整個工業係統的整合。
這是美國欠缺的,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改變,因為成本太高了,資本不會投入。
但如果放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用計劃經濟模式提供資本,比如芯片法案,和剛剛通過的禁止中國汽車產品進入美國,等等對抗自由競爭的貿易戰模式,競爭度必然降低,也就失去創新動力。
這個概念不僅僅是在經濟方麵,在上層建築各個領域也是一樣,產業政策貿易政策,等等都有這個特點。
這也是帝國必定衰落的原因。
一旦走入後工業社會,產業就被掏空,這是資本經濟的基本特點,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資本主義無法解決這個自己創造的悖論。就中美兩國來講,中國還是處於社會上升期,盡管發生經濟危機也是還在上升期階段,直到本世紀中葉這個趨勢不會變。
但美國在2000年達到曆史發展頂峰,再也不會有那種局麵。
結論就是中美電池競賽,美國沒有機會,就像十九世紀中國的土布不可能戰勝英國的洋布一樣,英國人憑借的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紡織業導致的生產能力,產生更低的價格。朋友圈有一個是在storage行業混的東部大公司的VP,電池產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甚至對華為的技術和產品了解很多,凡是中國的產品都感興趣。一個鬼妹這樣,似乎與美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格格不入。
而剛剛知道兩個認識的人去年回到中國執教和建立實驗室,一個是日本科學院院士,一個是美國終身教授,都已經是具有外籍身份,這類事情是技術開始向資本雄厚的地區轉移的概念,去年開始報道日本一流科學家大量去中國工作,收入增加至少一倍,很多並不是華人歸化日本的,而是不會中文的日本人。這類似歐洲技術在二十世紀跨世紀前後向美國轉移,出現第二次工業浪潮。
中國提前實現了中國製造2025,在全世界64個科技領域中的59個領先(澳大利亞反華智庫ASPI最近的報告),又製定了中國2035計劃,實現經濟超越美國,因此今後十年會是先進人才向中國轉移的十年。
因為發展經費投入多。
而美國大學因為學生數量的減少,不僅會導致潛在人才數量減少,教授失去科研助手,也是會導致大學缺錢,科研經費發生困難。
美國企業已經拋棄上個世紀那種自己具有實驗室的做法,而是依賴大學的研究創新,因此可以預測美國的創新能力會逐漸降低。二十一世紀注定不會是美國的世紀,就與二十世紀不是英國的世紀一樣。
大俠獨孤求敗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6:18:43
隻要涉及到製造業,普世老大就沒戲。在實驗室裏,在理論上普世老大還能搞點啥,一到製造,就難以見到中國的尾燈。不論是低科技(美國自己也得承認),還是高科技。比如電動車,比如太空站(中國神州的次次成功,vs航天飛機的連環爆炸,star liner的失敗旅行),登月(中國繞月,落月,采樣,再到背麵,而普世老大兩次發射都以失敗告終。中國的玉兔幾年了還在發揮信息,美國的這次落月的東東第二天就死了。由於不具備中國的三維雷達,落在斜麵上,斷了兩條腿,太陽能板無法打開)。造船。哪哪都有巨大的差距。自以為領先的晶片,也是台灣製造,美國自己做的還不如中國,至今沒有能造出7納米晶片。Intel就是一扶不起的阿鬥,大量政府補貼,生產一塌糊塗。別的晶片公司都在成長,就他股價一落千丈。就靠一個大得不能倒硬撐著。

是美國自己把自己的製造業毀了。其實這也不是啥大問題,全球化就是各自發揮自己的所長。這也是資本主義的規律。也是世貿成立的原因。但普世老大就是要逆潮流而動(就是所謂反動),一心一意地破壞自己主張的全球化,破壞世貿,破壞世界的供應鏈。結果呢?這就推動了美國的製造業?嗬嗬!
Yummy2000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6:07:36
異想天開,就加拿大也為下一代電池生產投入巨資。

===========================================================
陽光燦爛3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0:51:50美國可以研究出來許多新的技術,但由於工業空心化,缺乏將技術產業化的能力。導致即使投產,價格也居高不下。而中國一旦掌握這項技術,就可以通過規模化生產,大資金投入,將價格降低到市場能夠接受的程度,從而推出合適的產品並反過來促進技術發展。
Yummy2000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6:06:38
未來電池競爭,中國沒有機會。現在韓國和日本電池開始異軍突起;下一代固態電池,美國有優勢,日本更厲害。加拿大也在豪賭電池產業
appolo1028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5:50:45
結論是肯定沒機會,美國的政治製度和當前黨派爭鬥,不具備頂層至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連續一貫的執行能力。這個是扭轉敗局的唯一和必須的前提。
hkzs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5:39:13
美國放棄左派自殺式環保要求,采用和中國一樣的環保要求就可以。
anchoret98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3:14:49
寧德時代、比亞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龐大且高效的產業鏈。
這個,我們大美國真沒有。
陽光燦爛3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0:51:50
美國可以研究出來許多新的技術,但由於工業空心化,缺乏將技術產業化的能力。導致即使投產,價格也居高不下。而中國一旦掌握這項技術,就可以通過規模化生產,大資金投入,將價格降低到市場能夠接受的程度,從而推出合適的產品並反過來促進技術發展。
Idado 發表評論於 2024-09-25 00:33:00
不久就是全固態電池天下。就如液晶淘汰顯像管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23, 共23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