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國-歐洲:不可能的經濟脫鉤?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9:06:18
發達國家如今都已經是後工業社會,社會主要經濟是服務業,比如德國如今在談論“去工業化”問題。
但人類生活離不開實體經濟,即使大家互相剪頭發產生GDP,也是需要至少一把剪刀的,這東西需要有人生產。
經濟發展導致生活水平提高,也就推高了人員成本,而人是基本經濟要素,這就意味推高了所有經濟成分的成本,那麽你的經濟就會失去競爭力,就不得不轉型,放棄人員成本相對高的行業,而製造業就屬於人員密集的行業。
而是進入人員成本因為盈利巨大而相對低的行業,比如金融服務業。一個工業品生產周期可能幾個月,之後回收成本和獲利,在金融領域你可能隻需要幾秒鍾就能實現同樣的利潤,這種針對資本流通領域的經濟模式讓人員成本相對巨大的收益而便宜。
但這隻可能是社會的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進入為這些少數人生活服務的行業,餐館,旅館,娛樂,等等低收入行業,但社會整體看上去非常富有。
這就必然出現社會貧富差距增大的問題,出現社會等級分化,產生社會矛盾,社會開始走向衰落。
這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唯一可以減慢衰落的方式是降低社會貧富差距,也就是實行社會主義,均貧富,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是這樣做的,隻有美國除外,因為美國可以利用新移民降低勞動力成本。
但這也會帶來因此而失去競爭心態的現象,大鍋飯養懶人,中國人對這個概念不陌生,也就意味發達國家最終還是會走向衰落,隻不過延緩一代人而已。
被新興國家取代,這是曆史規律,沒人能抗拒,這就是為什麽世界上不存在千年帝國,如今連百年帝國都不可能,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百年經曆的事情等於過去的千年。
也許衰落N代人之後能夠重新起來,但世界上一個文明兩次輝煌還沒有先例,老文明一般會解體重組,客觀上等於被取代,而不是再生,大概隻有中國除外,到中國的所謂第二個百年再看是否打破世界曆史吧,2049年。
因此所謂的製造業回流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偽命題,因為這需要克服勞動力成本問題,這就需要政府補貼來彌補企業多出來的成本負擔,比如美國的芯片法案等。
而這就要求政府可以控製大量資金。而且既然是政府幹預,就意味是計劃經濟的模式。
而集中大量資金做計劃經濟與大家爭利益而沒有長期規劃的民主體製矛盾,因此社會體製必然走向威權體製。
在中美之間,比計劃經濟內容和威權體製的管理,誰更具有優勢?
所以說製造業回流是個忽悠,gimmick,是偽命題。
本來全球化就是針對這種曆史規律的一個改進,大家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世界成為一個整體,所謂的共產主義也是基於這個現象的可能性。
但人類有一個基本的“缺陷”,就是追求差別,如果不是你卑微,如何顯得我貴族?人類的貪婪是沒有止境的,這是二十世紀現代心理學的最大發現。
誰不想少幹活多拿錢呢?國家這間何嚐不是如此。
徐州雪花大如習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6:56:58
光是口頭喊脫鉤沒啥用,關鍵是如果不用中國製造,歐洲有替代的國家嗎?美國現在的路就是要麽讓製造業回歸,要麽轉到鄰國墨西哥,要麽去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現在墨西哥已經替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歐洲可以發展一些北非國家或者東歐國家成為產品製造國。
Wafik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6:49:49
誰離了誰都能活,活的質量不同而已。美國可以脫中,不過就是電動車晚幾年,5G晚幾年罷了。同樣,歐洲也行。
中國當年沒有美蘇,窮得叮噹響,但我們都長大成了人。人口從4億5千萬變成十億。
甘泥尼昂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6:45:28
脫鉤不是沒有可能,但可能是一個比較長的時期,硬脫鉤付出的代價太大,應該有緩衝期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6:33:11
習主席不費一包一饅,
讓英美為厲害國修牆。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4:34:33
國際評估機構仍然認為中國可以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達30%,高於其它經濟體。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2:56:11
完全的經濟脫鉤不太可能,但是脫險總可以吧,減少相互之間的貿易量總可以做到吧?這預示著中國經濟就要下滑
無閑散人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2:54:00
歐洲一群國家鬧哄哄什麽事都辦不了
Sam大樹
發表評論於 2023-12-06 01:02:51
美國有床鋪作內應,可以脫!
歐洲沒有,所以一定脫不成。
ellamoney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23:49:28
一樓,德國在曆史的重要關頭總是做出錯誤的決策。
aluminiums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22:50:00
沒有什麽不可能,毛子的能源都能脫釣更別說工業品了
隻看不回貼1208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20:17:00
如果不學美國,保護歐洲經濟,迷信世界一體化,就等著被滅門。
GenSecDiao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19:44:15
雙方的法製和規矩都不一樣,肯定有一方要吃大虧。國內工廠連工資都可以不付,歐美拿什麽競爭?
chinesegod3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18:55:17
歐洲脫不了勾,脫鉤歐洲首先受不了。
我要真普選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18:45:00
中國攻打台灣的時候,脫不脫歐還有選擇嗎?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18:38:29
徹底脫鉤隻能看中國自己怎麽昨了。但是脫鉤進行時已經是進行時了。無非是脫不脫底褲,秋褲。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3-12-05 18:36:28
比起英國的假裝紳士,兜裏沒錢還想在中國麵前擺架子,歐盟對中國就像是倒追明星的小女子,扭扭捏捏的。無論是英國還是歐盟,他們自己心裏已經知道離不開中國。英國起用提出“中英黃金十年”卡梅倫前首相,用心不言而喻。德國法國企業家們比較實在,不像政府官員那樣裝腔作勢,繼續加大在華投資,知道要賺錢,還是中國那邊最好。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17
, 共
17
分頁: [
1
]
但人類生活離不開實體經濟,即使大家互相剪頭發產生GDP,也是需要至少一把剪刀的,這東西需要有人生產。
經濟發展導致生活水平提高,也就推高了人員成本,而人是基本經濟要素,這就意味推高了所有經濟成分的成本,那麽你的經濟就會失去競爭力,就不得不轉型,放棄人員成本相對高的行業,而製造業就屬於人員密集的行業。
而是進入人員成本因為盈利巨大而相對低的行業,比如金融服務業。一個工業品生產周期可能幾個月,之後回收成本和獲利,在金融領域你可能隻需要幾秒鍾就能實現同樣的利潤,這種針對資本流通領域的經濟模式讓人員成本相對巨大的收益而便宜。
但這隻可能是社會的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進入為這些少數人生活服務的行業,餐館,旅館,娛樂,等等低收入行業,但社會整體看上去非常富有。
這就必然出現社會貧富差距增大的問題,出現社會等級分化,產生社會矛盾,社會開始走向衰落。
這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唯一可以減慢衰落的方式是降低社會貧富差距,也就是實行社會主義,均貧富,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是這樣做的,隻有美國除外,因為美國可以利用新移民降低勞動力成本。
但這也會帶來因此而失去競爭心態的現象,大鍋飯養懶人,中國人對這個概念不陌生,也就意味發達國家最終還是會走向衰落,隻不過延緩一代人而已。
被新興國家取代,這是曆史規律,沒人能抗拒,這就是為什麽世界上不存在千年帝國,如今連百年帝國都不可能,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百年經曆的事情等於過去的千年。
也許衰落N代人之後能夠重新起來,但世界上一個文明兩次輝煌還沒有先例,老文明一般會解體重組,客觀上等於被取代,而不是再生,大概隻有中國除外,到中國的所謂第二個百年再看是否打破世界曆史吧,2049年。
因此所謂的製造業回流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偽命題,因為這需要克服勞動力成本問題,這就需要政府補貼來彌補企業多出來的成本負擔,比如美國的芯片法案等。
而這就要求政府可以控製大量資金。而且既然是政府幹預,就意味是計劃經濟的模式。
而集中大量資金做計劃經濟與大家爭利益而沒有長期規劃的民主體製矛盾,因此社會體製必然走向威權體製。
在中美之間,比計劃經濟內容和威權體製的管理,誰更具有優勢?
所以說製造業回流是個忽悠,gimmick,是偽命題。
本來全球化就是針對這種曆史規律的一個改進,大家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世界成為一個整體,所謂的共產主義也是基於這個現象的可能性。
但人類有一個基本的“缺陷”,就是追求差別,如果不是你卑微,如何顯得我貴族?人類的貪婪是沒有止境的,這是二十世紀現代心理學的最大發現。
誰不想少幹活多拿錢呢?國家這間何嚐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