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鄭州大水風傳暴雨是主因 專家:是“人造洪水”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點擊此處登錄    返回新聞帖
儒智 發表評論於 2021-07-22 00:37:00
@markyang 您真的了解所謂“三年自然災害”的那段曆史嗎?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那是給
helga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23:38:34
如果是千年一遇的大雨,沒預警,中國天氣預報水平太差了吧?正發生時,不報道和刪帖就是政治事件,是人禍。
墨跡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22:58:44
說了半天講了點啥??? 東一棒槌西一榔頭的,當什麽都沒說明白,什麽人造洪水,還打個引號?? 小綠綠媒體的典型操作手法無疑了~
duncanLeung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22:55:14
希望這些假新聞能被刪掉
markyang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20:38:01
***baike.baidu***/item/%E4%B8%89%E5%B9%B4%E5%9B%B0%E9%9A%BE%E6%97%B6%E6%9C%9F/10317322

"三年困難時期"又稱"三年自然災害",是指中國從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嚴重“左”傾錯誤,加上從1959年到1961年,中國農田連續幾年遭受大麵積自然災害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新中國麵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1959—1961年我國經曆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根據對災情、受災麵積等資料圖表的分析,證實這三年發生了持續的嚴重自然災害;同時分析了各種決策錯誤帶來的不同影響,重點把糧食作為決定國家經濟興衰的生命線和因果關係鏈的比較指數,用計量方法分析當時農村因災減產、因決策錯誤減產、因高征購而減少糧食存量之間的比例狀況。

據國家統計局、民政部編撰的《1949-1995中國災情報告》記載,1959年全國出現了“受災範圍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嚴重自然災害,”受災麵積達4463萬公頃,且集中在主要產糧區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龍江等省區。1960年,災情繼續擴大,北方持續爆發特大旱災。進入1961年後,大旱蔓延黃河、淮河和整個長江流域,河北、山東、河南三個主要產糧區的小麥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減產50%。
koit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20:10:20
餓死多少人, 可以查前些年黨史新編。 美國30年代的人口減少不是因為餓死,而是跑回原來的國家了。
老寓公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9:36:50

環球時報譏笑美國樓塌, 馬上發生蘇州樓塌; 花球時報譏笑德國水災,馬上來個鄭州水災。 下次不知環球時報又要譏笑誰了。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9:20:44
應該是千年一遇了。兩小時下了267毫米的暴雨。
喜得利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9:06:01
中共製造。
portfolio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8:43:35
厲害了,人造病毒,人造洪水,。。。。。。

弟兄姐妹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8:24:00
中國3年餓死2500萬,美國需要多少個新冠?40個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40:36
看看如果常莊水庫決堤,所有庫容水進入鄭州中心城區650平方公裏的情況:
常莊水庫到死水位的最大有利庫容是1100萬立方,進入鄭州後,水位大約抬升1.7厘米,同期下雨雨量是600多毫米,即60厘米;常莊庫容占雨水比例5.8%。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39:06
百年不遇降雨。人類需要更多認識大自然。同時,加強應急協調。中國應急部門成立時間不長,由安全檢查部門合並一些機構組成,責任大,權力小。氣象部門和水利部門的資源都比應急部門多。這次氣象部門提前幾天預警暴雨,而且每天頻繁手機提醒市民,很多人都不在乎。因為通常大家都不看水利部門發布的信息。如果大家關注水利部門信息,就明白了上遊河道水量突然加大會有什麽險情。
老李子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26:02

當代花園口決堤

弟兄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20:57
1975年淹死二十萬人,讓中共吸取教訓真不容易,隻要能壓下去,死多少人對他們來說隻有個數字
一條小路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06:55
習近平已經到達災區親自指揮,他把光輝照耀到鄭州,這次水災與習近平有直接關係所以他老人家親自來了。災區人民有福了。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06:09
去地圖上看看常莊水庫的下遊流向就知道。拍腦門胡說沒用。
ddti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7:02:51
在鄭州住上三十年,就能讓水庫降低於鄭州城,收集其雨水了?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53:13
中國城市洪澇不少發生在新城區,這次鄭州也是在其東部走向開封方向的新區(地勢低窪地區)。上次北京大水也是發生在新建區。而這些新建區有許多是古河道或者是低窪匯水區。碰到百年一遇的降雨城市各方麵的水如果下不去下水道(由於城市建設增多了不透水層麵積),大多都流向這些低窪區。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53:07
@ newbigman
I reached my limit in other post, so had to reply here.
1) Some of the parameters are not defined, so a calculation is impossible.
2) t=3天,降雨強度972.8L/hm2.s(升/每秒每公頃)is not right. Or you will get 25m depth of water in 3 days.
3) t=1 hr can match the reported data approximately (380mm/hr)
————————-
我隻是大致找到他說5000年一遇的計算根據,以及一個專家的驗算情況。
隻憑這個公式一般人是算不出的,僅僅那個係數值就不知道該是多少,隻有行內人才可以根據經驗大致驗算。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40:22
原來是“水利磚家”王維洛。這位預言三峽大壩不能蓄水175米的“能人”。
ddti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39:47
常莊水庫位於鄭州北麵,距鄭州城區西環路僅2公裏。水庫大壩比市中心二七塔處地麵高程99米,高36.74米,比鄭東新區地麵高程83米,高差52.74米。

樓下笑話王維洛,說水庫在下遊,又說水庫是吸取鄭州雨水。高於鄭州市區幾十米的水庫能吸取鄭州雨水,真是貽笑大方。水庫距鄭州城區僅2公裏,又高於城區幾十米,無論位於上遊下遊,無論往哪個方向泄水,最終都會流向鄭州城區最低處。
jin_yin_hua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27:15
王維洛這次沒說是三峽大壩造成的?
李言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27:00
這年頭,是個人就說自己是“磚家”,信口胡說,專門坑人。

cowboy62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26:17
英國正式發表論文,對德爾塔變異,一劑輝瑞疫苗有效率36%,兩劑88%,一劑阿斯利康疫苗有效率30%,兩劑67%。美國新發病例德爾塔變異占了83%,病例數大幅度上升,但以沒有接種疫苗的為主,97%住院病例沒有接種過疫苗。

洛杉磯公立醫院係統收治的新冠病人沒有一個是完成接種疫苗的。這次是沒接種者的瘟疫。
newbigman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23:15
@在河邊
大致找到了河南水利廳所說5000年一遇的數學模型及計算:
模型:Q=167A1(1+CLGP)/(T+P)N
P是降雨重現期(年)
T是降雨天數
A1是降雨重現期為1年的設計降雨雨力
C是雨力變動參數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名工程師計算,結果“本次降雨按3天算,t=3天,降雨強度972.8L/hm2.s(升/每秒每公頃),根據公式反算出降雨重現期P=5000。而不同的地區因為蓄洪、行洪、排洪條件不同,有一個降雨強度和洪水等級(以重現期表示)的對應關係,忽略這個關係不計,暫且認為降雨重現期P=5000對應洪水頻率是5000年一遇。這就是媒體上說‘洪水5000年一遇’的由來。不過以上數據僅為舉例,以972.8L/hm2.s作為降雨強度並非與實際雨量完全匹配。”
===
I reached my limit in other post, so had to reply here.
1) Some of the parameters are not defined, so a calculation is impossible.
2) t=3天,降雨強度972.8L/hm2.s(升/每秒每公頃)is not right. Or you will get 25m depth of water in 3 days.
3) t=1 hr can match the reported data approximately (380mm/hr)


cowboy62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22:29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周學文說,大水之年往往也是豐收之年,土地會更加肥沃。中國又贏了,耶耶耶。
在河邊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08:31
記得王維洛搞過水利。
現在怎麽糊塗到不清楚河流走向亂講了:說鄭州西部水進入鄭州問題,與常莊水庫問題。
鄭州西部的水是進黃河的,與這次鄭州暴雨水無關;鄭州的水是進賈魯河金水河,進淮河的,鄭州是賈魯河上遊,常莊水庫收集流經鄭州賈魯河的水包括鄭州的雨水;常莊水庫潰壩也好泄洪也好,是有利於鄭州暴雨雨水排放的,有利於減低鄭州洪澇。
即使他不太清楚,在發言前要查一下搞清楚再講,現在這樣就基本是胡吹了。
前後左右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6:06:19
斷章取義。有個專家說是喝水的水庫如果泄洪,是人造洪水,但那個水庫的水是流到鄭州嗎?專家並沒說。記者卻加上了。這種不嚴謹的記者,等於胡說八道吧。
山龍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5:56:00
專家在國外說話沒事,在中國又要被請去喝茶了。
zzli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5:55:41
記者可以采訪其他的海外水利專家, 聽聽不同的說法或觀點。
zzli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5:52:57
據王洛維先生的說法, 三峽大壩已經潰壩N次了。
cowboy62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5:48:17
“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從來就是個曆史之謎。即使是1975年河南駐馬店潰壩,到底死了多少人,也是眾說紛紜,後來去調查死者人數的楊繼繩還被當地人民揍了,認為是在給河南人抹黑。
kankanwo 發表評論於 2021-07-21 15:48:09
不用專家。憑常識這麽強力的洪水突然發生又很快減弱一定是泄洪。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34, 共34  分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