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緬甸佤邦升旗 邦歌超耳熟!台網友:當過兵都會
隻有登錄用戶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
登錄
返回新聞帖
johnfilmmm
發表評論於 2021-04-25 09:16:10
中華聯邦共和國*澳大利亞帝國!
Bslrim
發表評論於 2021-04-25 05:18:48
但凡有點曆史常識都知道佤邦和國軍的關係,有什麽奇怪的。。。
黨組組長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3:55:44
請教
’蔣總裁領導我們抗日建國‘
出自哪首歌?
US_Lion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3:32:32
破歌!和送葬曲如出一轍。瓦邦原本就是中國領土吧?
拾麥客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2:46:58
真難聽!大陸統戰部沒做好工作。
houshu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2:21:21
佤邦全稱是緬甸國佤邦特區,並且是緬甸憲法規定永久性一國兩製‘特’下去呢。。。
泰傻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2:20:50
1975年,泰國時任總理克裏巴莫到北京簽署中泰建交協議,當日與毛澤東舉行會晤,在場作陪的包括中方代表李啟新,毛澤東當著克裏巴莫的麵表示中國共產黨將終止對泰國共產黨的支持與資助,以做為和中泰建交的禮物,仍在泰國境內打遊擊的泰共成員就地解散,留守在雲南芒市大本營的泰共高層分期分批勸回或遣散,而在座的李啟新真實身份則是泰國共產黨第一任總書記,綽號老黑。
houshu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2:06:14
@lxd,
也許是阿拉把‘國際條約’錯寫成了‘國際法’。。。my bad...
houshu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2:04:03
@lxd,
兩國之間交割領土的條約就是國際條約呀,知道‘國際’這兩個字的意思麽?
至於不平等條約,記得有一位猶太商人說過‘每一次交易都不是fair的,永遠都是對方占便宜’。。。嗬嗬。。。
lxd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1:19:23
1960年4月,周恩來應緬甸政府前總理奈溫的邀請訪問緬甸。雙方於4 月19日發表的中緬聯合公報,簽訂了重大意義的“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與“中緬兩國邊界問題協定”。5月 28日,緬甸國會批準“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與 “邊界協定”。1960年10月1日緬甸總理吳努和奈溫將軍應邀訪華,兩國正式締結《中緬邊界條約》。
其中《中緬邊界條約》第二條稱,
“鑒於中緬兩國的平等友好關係,雙方決定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盂卯三角地(南坎指定區)所保持的‘永租權關係’,考慮到緬甸的實際需要,中國方麵把這個地區(麵積約220平方公裏,85平方英裏)移交給緬甸,成為緬甸聯邦領土的一部份。”
zxxxz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0:53:32
戰鬥民族,身體裏的血是熱的!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0:48:00
最後一句歌詞挺好。不應該改。
泰傻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20:15:53
佤邦的曆史與存在,無論從國內的角度來看,還是台灣的角度來看,都是華人的悲哀,他們不僅是政治的犧牲品,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不屈的棄兒。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9:44:22
估計主持人是大陸過去的,標準普通話。
CTPCW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8:31:35
中國人要善待這些同胞。
lllwww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7:55:26
中國人要善待這些同胞。他們是中國人,但台灣人不是
珠峰哨卡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6:28:00
這調子,好像是那首五、六十年代唱的:說打就打,說幹就幹,練一練手中槍,刺刀手榴彈,瞄的準來,投呀投的遠,上起了刺刀叫他心膽寒,抓緊時間加油練,練好本領準備幹,不打倒反動派不是好漢,打他個要不要他看一看!嘿!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6:19:17
台灣人已經不愛中華了,緬甸人還愛著呢
LAOK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6:11:00
緬甸富有的華人大都是臺彎過去的。華人企業也大都是臺灣人擁有。要是燒華人企業遭殃的大都是臺灣人。後來臺灣政治經濟實力下降,搞不了國家級項目。大陸就進來了。跟著大陸的私企也擠進來了。緬甸的這些華人邦族臺灣早已顧不上了。所以開始倒向大陸。大陸在經濟上幫助他們但在政治上小心謹慎。因為大陸的發展目標要遠遠高於維持與華裔邦族的關係。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6:03:16
主持人的普通話說的很標準,比雲南鄉下人說的好多了。
第七天的毛毛蟲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5:35:54
不奇怪,佤邦有不少人都是李彌部後裔。
aussie-2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5:24:08
是國軍軍歌?怎麽聽起來相似於清朝國歌呀。
ButterflyGarden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5:18:50
明末就有不少逃到東南亞的,國共內戰後、文革中也有不少。
ButterflyGarden
發表評論於 2021-04-24 15:02:18
佤邦、果敢都是因各種曆史原因流落緬甸的華人後裔的聚居地吧。
頁次:
1
/1
每頁
50
條記錄, 本頁顯示
1
到
24
, 共
24
分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