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美國:特朗普眼中的“G2”未來何去何從?

中國-美國:特朗普眼中的“G2”未來何去何從?

文章來源: 法廣 於 2025-11-12 07:07: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法國國民議會的議員們將就政府提交的暫停退休改革的修正案進行表決,成為周三11月12日法國日報頭版焦點。據《費加羅報》指出,此次投票結果在法律上暫時不會產生正式效力。不過,議員們周三下午在國會即將進行的表決,將首次傳遞出關於2023年在博爾內政府時期通過的退休改革未來走向的重要信號。《解放報》則注意到,此次投票將在審議社會保障融資法案期間進行,因為勒科爾尼政府按照對社會黨的承諾,提交了一項修正案,建議暫停這項備受爭議的改革,直至2027年總統大選。有關中國,法國政治學者在《回聲報》思潮欄目發表專文解析了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關係的未來。

中國-美國:特朗普眼中的“G2”未來何去何從?

Donald Trump et Xi Jinping lors de leur rencontre à Busan en Corée du Sud pour discuter des droits de douane, le 30 octobre 2025. AP - Mark Schiefelbein


中美關係:回歸“G2”時代的未來是?

特朗普是唯一一個從他最近與習近平的會麵中看到了“G2”回歸的人。法國地緣政治學教授菲利普·勒科雷(Philippe Le Corre)在發表於《回聲報》的文章對這種美國外交政策進行了解讀,認為它讓其盟友感到恐懼,卻未能威懾其主要的競爭對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評論員們學會了對特朗普的言論持保留態度。最近的美國總統與中國最高領導人在10月30日舉行的峰會之後,情況也依舊如此。

考慮到即將到來的政治日程——最明顯的例子是2026年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和2027年的中國共產黨第21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美之間的“休戰”很可能隻是短暫的,最多持續一年。

文章表示,兩國的競爭幾乎是全麵的,涉及所有大洲和所有領域。誠然,中國同意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內取消對稀土的關稅,並恢複進口大豆,這讓美國農民感到滿意;同樣,美國暫時也不會對中國產品征收額外的關稅——包括針對中國出口的、可用於製造破壞性藥物芬太尼的化學物質的20%“芬太尼稅”。

TikTok與台灣問題懸而未決

TikTok(這個美國子公司原計劃由美國投資者收購的中國視頻平台)的問題尚未解決,對英偉達集團出口芯片到中國的問題也同樣如此。

關於台灣,盡管南海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以及華盛頓就中國可能侵略時是否提供支持的辯論不斷增加,但雙方並未正式提及。

文章認為,最令人費解的或許是特朗普在他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的一句暗示:剩下的問題將由一個假想的“G2”來處理。然而,這個多年前已消失於外交辭令中的用語,並未出現在中國政府的任何官方表態中。

這讓人聯想起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冷戰對峙,在那場對峙中,歐洲、亞洲及其他國家都隻是配角。今天,北京倡導多極化,正如它擅長的論壇所示: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以及中國與非洲聯盟、東盟又或者現已低調的“16+1”(中東歐國家+中國)等區域組織的“對話”。習近平也必須顧及其戰略、政治和經濟夥伴普京的敏感性。中俄兩國擁有長達4200公裏的共同邊界。

文章又指,在十個月內,特朗普成功地給他的G7盟友帶來了困擾…… 但卻未能動搖他的主要競爭對手。

然而,一個“G2”似乎符合當前的現實。歐洲尚未能確定其“第三條道路”,中東、拉丁美洲以及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印太強國,正不安地注視著國際關係朝著有利於華盛頓和北京的方向發展,正如最近的峰會所體現的那樣。

中國的“去敏感化”進程

文章強調出,在經濟方麵,北京正處於領先地位:正如研究員謝豔梅(音譯 Yanmei Xie)指出的那樣,中國生產了全球55%的鋼鐵、57%的商船、76%的鋰電池和60%的電動汽車,以及80%的光伏產品。可以說,這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對進口的依賴越來越少,除了在關鍵技術領域。

從這方麵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中國的雄心,但北京也借此機會鼓勵了民族工業和中國產品的消費。同樣地,自2018年以來,一個轉折已經發生:在七年內,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已從20%下降到15%。在十個月內,特朗普成功地給他的G7盟友帶來了困擾…… 但卻未能動搖他的主要競爭對手,現在他卻向這個對手提出了冒險的“G2”式對峙。

文章最後寫道,讓我們期待一年後的情況,並警惕永久性的不確定性風險——可惜目前市場似乎對此不以為然,或許是因為對在韓國達成了初步“協議”感到鬆了一口氣。

譯注:菲利普·勒科雷(Philippe Le Corre)是ESSEC商學院地緣政治學教授,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隻因按錯門鈴 4娃媽在丈夫麵前慘死 自衛還是行凶?
華裔中醫師慘遭滅門案終於完結 凶手隻是終身監禁
無法承擔107%關稅!這些美食恐從美國超市消失
日本建築大師武漢酒店設計 被中國網友嘲“涼席大廈”
攜6.1萬枚比特幣出逃英國,錢誌敏奢靡生活披露




24小時討論排行

日本朝野一致譴責中國總領事薛劍 呼籲驅逐出境
就算MAGA“懷疑人生”,特朗普堅稱需要60萬中國學生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極其危險”
全麵替代,英偉達幻滅
中國海軍"福建號"正式入列服役向台海及美國釋放什麽信息
川普這波操作 猛捧中國懟盟友 連MAGA都看不下去了
太子集團案,中國控美國以"國家級駭客"盜陳誌比特幣
被問解放軍攻台支持哪一方?薄瓜瓜如此回應
內地“暴走團”殺入香港!沿路播大聲音樂 途人側目
“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 愛潑斯坦爆炸郵件再掀風暴
特朗普“袒護”中國貶低盟國,為什麽?
某國企員工長期“翻牆”被捕!國家安全部披露
特朗普批紐森:讓他那樣治理國家,美國會完蛋
美國電荒發酵:除了儲能,無牌可打
中美暫停互征港口費,美國重振造船業努力遇挫
川普:很多盟友都不算是“朋友” 佔便宜比中國多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美國:特朗普眼中的“G2”未來何去何從?

法廣 2025-11-12 07:07:59

法國國民議會的議員們將就政府提交的暫停退休改革的修正案進行表決,成為周三11月12日法國日報頭版焦點。據《費加羅報》指出,此次投票結果在法律上暫時不會產生正式效力。不過,議員們周三下午在國會即將進行的表決,將首次傳遞出關於2023年在博爾內政府時期通過的退休改革未來走向的重要信號。《解放報》則注意到,此次投票將在審議社會保障融資法案期間進行,因為勒科爾尼政府按照對社會黨的承諾,提交了一項修正案,建議暫停這項備受爭議的改革,直至2027年總統大選。有關中國,法國政治學者在《回聲報》思潮欄目發表專文解析了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關係的未來。

中國-美國:特朗普眼中的“G2”未來何去何從?

Donald Trump et Xi Jinping lors de leur rencontre à Busan en Corée du Sud pour discuter des droits de douane, le 30 octobre 2025. AP - Mark Schiefelbein


中美關係:回歸“G2”時代的未來是?

特朗普是唯一一個從他最近與習近平的會麵中看到了“G2”回歸的人。法國地緣政治學教授菲利普·勒科雷(Philippe Le Corre)在發表於《回聲報》的文章對這種美國外交政策進行了解讀,認為它讓其盟友感到恐懼,卻未能威懾其主要的競爭對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評論員們學會了對特朗普的言論持保留態度。最近的美國總統與中國最高領導人在10月30日舉行的峰會之後,情況也依舊如此。

考慮到即將到來的政治日程——最明顯的例子是2026年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和2027年的中國共產黨第21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美之間的“休戰”很可能隻是短暫的,最多持續一年。

文章表示,兩國的競爭幾乎是全麵的,涉及所有大洲和所有領域。誠然,中國同意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內取消對稀土的關稅,並恢複進口大豆,這讓美國農民感到滿意;同樣,美國暫時也不會對中國產品征收額外的關稅——包括針對中國出口的、可用於製造破壞性藥物芬太尼的化學物質的20%“芬太尼稅”。

TikTok與台灣問題懸而未決

TikTok(這個美國子公司原計劃由美國投資者收購的中國視頻平台)的問題尚未解決,對英偉達集團出口芯片到中國的問題也同樣如此。

關於台灣,盡管南海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以及華盛頓就中國可能侵略時是否提供支持的辯論不斷增加,但雙方並未正式提及。

文章認為,最令人費解的或許是特朗普在他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的一句暗示:剩下的問題將由一個假想的“G2”來處理。然而,這個多年前已消失於外交辭令中的用語,並未出現在中國政府的任何官方表態中。

這讓人聯想起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冷戰對峙,在那場對峙中,歐洲、亞洲及其他國家都隻是配角。今天,北京倡導多極化,正如它擅長的論壇所示: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以及中國與非洲聯盟、東盟又或者現已低調的“16+1”(中東歐國家+中國)等區域組織的“對話”。習近平也必須顧及其戰略、政治和經濟夥伴普京的敏感性。中俄兩國擁有長達4200公裏的共同邊界。

文章又指,在十個月內,特朗普成功地給他的G7盟友帶來了困擾…… 但卻未能動搖他的主要競爭對手。

然而,一個“G2”似乎符合當前的現實。歐洲尚未能確定其“第三條道路”,中東、拉丁美洲以及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印太強國,正不安地注視著國際關係朝著有利於華盛頓和北京的方向發展,正如最近的峰會所體現的那樣。

中國的“去敏感化”進程

文章強調出,在經濟方麵,北京正處於領先地位:正如研究員謝豔梅(音譯 Yanmei Xie)指出的那樣,中國生產了全球55%的鋼鐵、57%的商船、76%的鋰電池和60%的電動汽車,以及80%的光伏產品。可以說,這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對進口的依賴越來越少,除了在關鍵技術領域。

從這方麵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中國的雄心,但北京也借此機會鼓勵了民族工業和中國產品的消費。同樣地,自2018年以來,一個轉折已經發生:在七年內,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已從20%下降到15%。在十個月內,特朗普成功地給他的G7盟友帶來了困擾…… 但卻未能動搖他的主要競爭對手,現在他卻向這個對手提出了冒險的“G2”式對峙。

文章最後寫道,讓我們期待一年後的情況,並警惕永久性的不確定性風險——可惜目前市場似乎對此不以為然,或許是因為對在韓國達成了初步“協議”感到鬆了一口氣。

譯注:菲利普·勒科雷(Philippe Le Corre)是ESSEC商學院地緣政治學教授,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