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離開白宮後,曾以“希望與改變”打動美國的奧巴馬(Barack Obama),如今正被迫重返政治戰場。川普(Donald
Trump)重掌權力、民主製度受威脅,讓這位前總統不再確信,美國仍能如他當年所信的那樣“撐過去”。
據CNN與多位黨內高層消息人士透露,奧巴馬的內圈近來明顯改變策略,從過去的低調旁觀,轉向積極布署,準備在川普政府的第二個任期中扮演關鍵反製力量。
奧巴馬的朋友說,他已不再是那個充滿光亮的政治偶像。長年在華府與矽穀間往返的他,目睹許多富豪朋友為了利益而向川普妥協,感到震驚與失望。如今他頻頻致電商界與學界領袖,呼籲他們“不要為了營收而向威權低頭”。
他最憂慮的,是若最高法院進一步削弱《選舉權法案》(Voting Rights
Act),或軍警與國民兵在城市中被用作政治工具,美國民主可能遭到不可逆轉的侵蝕。一位與他熟識的幕僚說:“他不想再當黨的領袖,但當法治每天都被挑戰,他覺得自己不能再沉默。”
2024年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敗選,成為奧巴馬的警鍾。當時他替她助選時,在匹茲堡的演講中批評“年輕黑人男性對女性領袖缺乏支持”,引爆輿論風暴。競選團隊不得不倉促改寫他的講稿,以平息怒火。這次挫敗讓他深刻反思,自己與年輕選民之間的語言,早已出現代溝。
之後,他的團隊建立起一套快速反應網絡,放大他在各場合針對川普或虛假訊息的即席評論。例如上月在倫敦,他罕見公開回應川普散播的“孕婦服用泰利諾(Tylenol)有害”的錯誤說法,強調領導人“必須尊重科學”。
“光是因為一個總統這麽說,並不代表那是真的,”他的老友、前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說,“於是人們會想:喔,還有另一位總統,他聽起來理性又清醒。”
八月,奧巴馬親自打給德州議員塔拉裏科(James
Talarico),讚揚他在《福斯新聞》與《喬羅根播客》上的表現。塔拉裏科回憶:“他說我們必須幫助Z世代重新找回希望。”奧巴馬的語氣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緊迫感——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新一代領袖“能在這個時刻挺身而出”。
奧巴馬甚至邀請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首席顧問、進步派媒體“More Perfect
Union”創辦人沙基爾(Faiz
Shakir)私下會談。兩人討論了進步派策略與訊息戰。沙基爾透露:“他無法再下場競選,但他仍在挑戰自己——他問自己是否真的理解這個國家現在在想什麽。”
幕僚形容,奧巴馬正準備展開一場長期戰鬥,可能不為權力,而為信念本身,就如同他所言:“如果信念從未被考驗過,那它就隻是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