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周之內三連投 美國會參院決議圍堵白宮關稅政策

一周之內三連投 美國會參院決議圍堵白宮關稅政策

文章來源: 央視新聞 於 2025-10-31 07:10:2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47通過一項終止總統用“國家緊急狀態”實施全球普適性關稅的聯合決議。輿論認為,這是國會發出的對白宮貿易權限進行約束的強烈信號。

其實,這已經是參院本周第三次在關稅議題上與白宮唱反調——此前,參院已於10月28日與29日先後通過決議,否決白宮針對巴西與加拿大的加征關稅。可以說,這三次表決把“物價壓力、盟友關切以及關稅應由國會做主”的訴求匯到同一時點,用投票對白宮關稅路線表達明確約束。

參院為何一周內連投三次

本周,參院已就關稅問題連續進行了三次投票。

首先是10月28日,參院以52:48通過決議,終止支撐對巴西大幅加征關稅的“國家緊急狀態”;接著是10月29日,參院以50:46的接近票數否決對加拿大加征關稅;隨後,10月30日,參院再次以51:47通過否決,意在終止總統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推行的全球普遍性關稅授權,直指這套做法的法律底座。

參院為何會一周內連續三次就關稅問題投票?

首先是權力邊界的紛爭。在美國,征稅與對外貿易權原則上屬於國會,但白宮近來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為依據在全球大範圍加征關稅,把本被視為應由國會掌握的權力“行政化”,自然引來兩黨議員的不滿。

其次是現實壓力的集聚。對巴西、加拿大這樣的近鄰與夥伴加碼,容易觸發州選區和產業鏈的直接反彈;而“普遍性起征、再按對象疊加”的框架也會抬高成本,與通脹治理相衝突,於是連部分共和黨人也倒向否決陣營,形成了跨黨派否決。

從操作上看,參院三次連投先打盟友“分案”,再上“全球包”,既是為了測試與擴大跨黨派票源,也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形成連續的政治壓力,更重要的是,這樣連投能留下清晰的投票記錄,為後續把相關限製條款搭載進綜合撥款或國防授權等必過法案預埋籌碼;同時,也讓最高法院在審理相關爭議時,能看到國會明確反對擴大行政關稅權的立場。

投票結果意味著什麽?

10月30日的參院投票結果,並不等於關稅立刻消失。

按程序,這類“終止緊急狀態”的聯合決議在參院通過後,必須在眾院通過同樣文本,隨後要麽由總統簽署,要麽兩院各以三分之二票數推翻總統否決,流程走完,聯合決議才會真正生效。此次參院的這“三連投”,均為參院版終止緊急狀態的聯合決議,均需走完上述流程方可生效。

就現實政治看,眾院的表決日程安排是最大門檻。目前共和黨控製眾議院,大概率不會安排就參院的此番聯合決議進行表決。規則委員會是否放行、議長是否把它排上日程,決定著它能不能進行表決;即便排程,也極可能被拖延到更有利的時間窗口。若長時間“卡表”,反對陣營則很可能嚐試解除擱置動議,但門檻較高且極為耗時。

也正因此,參院本周的“三連投”,更多是一種高分貝的製度信號,它們會迫使白宮在涉及關稅的政策上做戰術權衡,也會改變市場與企業預期,但企業的報關與稅負並不會自動變化。

換句話說,雖然短期不會把賬單上的稅率線條抹掉,卻會改變之後幾個月裏關稅政策的速度與方向。

參院“三連投”後會發生什麽?

目前,關稅爭議已被推上華盛頓的中心舞台,參院的一周“三連投”雖然不會立刻改寫企業的報關現實,但它正在改變博弈力場與路徑。接下來的走向,無疑會在立法、行政、司法幾條線上同時展開,並相互牽引。

立法層麵,若眾院長期阻撓就此議題表決,參院陣營很可能嚐試把“限製IEEPA征普適關稅”“新關稅須在限期內獲國會批準”等條款寫入必須通過的年度撥款法案或《國防授權法》等綜合法案。一旦進入兩院協商環節,這些條款就會成為談判籌碼,要麽換取白宮對關稅框架的自我克製,要麽在最終文本裏留下可操作的“程序閥門”,以程序和預算對白宮權力進行軟鉗製。

行政層麵,白宮很可能通過行政令進行戰術微調,階段性放寬某些品類產品,延後關稅生效節奏,或以雙邊“小協議”交換配額、采購與市場準入承諾,以降低對國內物價和盟友關係的衝擊,把精力轉向“以談代打”的雙邊交易。

司法層麵,圍繞IEEPA是否可以支撐如此廣泛的普適關稅,此前相關起訴已獲最高法院批準受理並加速排期,預計今秋進行口頭辯論。此次參院連著投下三張否決票,相當於把“國會不讚同這套關稅做法”的態度寫進了公開記錄。最高法院審理時,自然會考慮這一立法端的態度,法官更可能要求白宮拿出清清楚楚的法律依據和成本賬單來證明,為什麽能用“緊急狀態法”去設一攬子關稅。接下來,一種可能是法院給這部“緊急狀態法”畫紅線,和它綁在一起的普遍關稅或對特定國家的加征,就可能被判“法律依據不穩”而被撤掉;另一種是法院認可總統的寬泛權限,那國會就會改走“製度化收權”的路子,把“新關稅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得到國會點頭、否則自動失效”寫進年度大法案,變成常態。

總的來看,參院此次一周“三連投”雖然並未當場改變稅則,但卻把“誰拍板關稅、怎樣拍板、拍板後誰來執行”的權力鏈條重新擺正。短期內,更多會出現程序性動作與技術性鬆綁;中期看,關鍵在眾院是否安排投票議程,以及最高法院的口頭辯論走向。但真正的拐點隻有兩種:一是眾院同案通過、總統簽署,或兩院各以三分之二推翻總統否決;二是《聯邦公報》發布細則並同步更新《美國協調關稅稅則》(HTS)。到那一步,信號才會變成政策,賬單上的稅率才會真正改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涉知名女演員唐嫣、劉詩詩,7段錄音曝光
廳官的奢靡人生:3480萬現金給女友買別墅銀行拒存
演員馮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許紹雄一語成讖
拒絕為“A Level”續費的中產:不裝了,錢不夠了
卡戴珊公開質疑美國登月造假,NASA局長急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鄭麗文就職國民黨新任主席激情演說 馬英九落淚
習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習會低頭念稿 上麵寫著....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其實美國非常害怕中國”
1.8米的習近平與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議論紛紛
“鄭智化事件”:殘障人士應“受助感恩”還是平等參與?
還得白宮發話,安世之爭 “中國工廠將恢複出貨”
華男毒梟挖地洞越獄終落網!竟是北大高材生(視頻)
鄧亞萍在福耀科技大學開講:我不是催大家卷 但.....
葬禮吃席圍牆突然倒塌,砸死6人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已“滿月”,為什麽兩黨還不急
俄羅斯測試“末日魚雷”,美國最擔心的是什麽
王家衛聊天錄音曝光:對金靖開黃腔,說唐嫣太裝
好萊塢變天了,大佬們為何紛紛下場做短劇?
特朗普內閣與高層相繼搬家 因安全考慮入住軍事基地
加總理就反關稅廣告向特朗普致歉 盼重啟貿易談判
留美博士性侵案細節曝光:下藥後再麻醉 偽裝現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周之內三連投 美國會參院決議圍堵白宮關稅政策

央視新聞 2025-10-31 07:10:28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47通過一項終止總統用“國家緊急狀態”實施全球普適性關稅的聯合決議。輿論認為,這是國會發出的對白宮貿易權限進行約束的強烈信號。

其實,這已經是參院本周第三次在關稅議題上與白宮唱反調——此前,參院已於10月28日與29日先後通過決議,否決白宮針對巴西與加拿大的加征關稅。可以說,這三次表決把“物價壓力、盟友關切以及關稅應由國會做主”的訴求匯到同一時點,用投票對白宮關稅路線表達明確約束。

參院為何一周內連投三次

本周,參院已就關稅問題連續進行了三次投票。

首先是10月28日,參院以52:48通過決議,終止支撐對巴西大幅加征關稅的“國家緊急狀態”;接著是10月29日,參院以50:46的接近票數否決對加拿大加征關稅;隨後,10月30日,參院再次以51:47通過否決,意在終止總統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推行的全球普遍性關稅授權,直指這套做法的法律底座。

參院為何會一周內連續三次就關稅問題投票?

首先是權力邊界的紛爭。在美國,征稅與對外貿易權原則上屬於國會,但白宮近來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為依據在全球大範圍加征關稅,把本被視為應由國會掌握的權力“行政化”,自然引來兩黨議員的不滿。

其次是現實壓力的集聚。對巴西、加拿大這樣的近鄰與夥伴加碼,容易觸發州選區和產業鏈的直接反彈;而“普遍性起征、再按對象疊加”的框架也會抬高成本,與通脹治理相衝突,於是連部分共和黨人也倒向否決陣營,形成了跨黨派否決。

從操作上看,參院三次連投先打盟友“分案”,再上“全球包”,既是為了測試與擴大跨黨派票源,也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形成連續的政治壓力,更重要的是,這樣連投能留下清晰的投票記錄,為後續把相關限製條款搭載進綜合撥款或國防授權等必過法案預埋籌碼;同時,也讓最高法院在審理相關爭議時,能看到國會明確反對擴大行政關稅權的立場。

投票結果意味著什麽?

10月30日的參院投票結果,並不等於關稅立刻消失。

按程序,這類“終止緊急狀態”的聯合決議在參院通過後,必須在眾院通過同樣文本,隨後要麽由總統簽署,要麽兩院各以三分之二票數推翻總統否決,流程走完,聯合決議才會真正生效。此次參院的這“三連投”,均為參院版終止緊急狀態的聯合決議,均需走完上述流程方可生效。

就現實政治看,眾院的表決日程安排是最大門檻。目前共和黨控製眾議院,大概率不會安排就參院的此番聯合決議進行表決。規則委員會是否放行、議長是否把它排上日程,決定著它能不能進行表決;即便排程,也極可能被拖延到更有利的時間窗口。若長時間“卡表”,反對陣營則很可能嚐試解除擱置動議,但門檻較高且極為耗時。

也正因此,參院本周的“三連投”,更多是一種高分貝的製度信號,它們會迫使白宮在涉及關稅的政策上做戰術權衡,也會改變市場與企業預期,但企業的報關與稅負並不會自動變化。

換句話說,雖然短期不會把賬單上的稅率線條抹掉,卻會改變之後幾個月裏關稅政策的速度與方向。

參院“三連投”後會發生什麽?

目前,關稅爭議已被推上華盛頓的中心舞台,參院的一周“三連投”雖然不會立刻改寫企業的報關現實,但它正在改變博弈力場與路徑。接下來的走向,無疑會在立法、行政、司法幾條線上同時展開,並相互牽引。

立法層麵,若眾院長期阻撓就此議題表決,參院陣營很可能嚐試把“限製IEEPA征普適關稅”“新關稅須在限期內獲國會批準”等條款寫入必須通過的年度撥款法案或《國防授權法》等綜合法案。一旦進入兩院協商環節,這些條款就會成為談判籌碼,要麽換取白宮對關稅框架的自我克製,要麽在最終文本裏留下可操作的“程序閥門”,以程序和預算對白宮權力進行軟鉗製。

行政層麵,白宮很可能通過行政令進行戰術微調,階段性放寬某些品類產品,延後關稅生效節奏,或以雙邊“小協議”交換配額、采購與市場準入承諾,以降低對國內物價和盟友關係的衝擊,把精力轉向“以談代打”的雙邊交易。

司法層麵,圍繞IEEPA是否可以支撐如此廣泛的普適關稅,此前相關起訴已獲最高法院批準受理並加速排期,預計今秋進行口頭辯論。此次參院連著投下三張否決票,相當於把“國會不讚同這套關稅做法”的態度寫進了公開記錄。最高法院審理時,自然會考慮這一立法端的態度,法官更可能要求白宮拿出清清楚楚的法律依據和成本賬單來證明,為什麽能用“緊急狀態法”去設一攬子關稅。接下來,一種可能是法院給這部“緊急狀態法”畫紅線,和它綁在一起的普遍關稅或對特定國家的加征,就可能被判“法律依據不穩”而被撤掉;另一種是法院認可總統的寬泛權限,那國會就會改走“製度化收權”的路子,把“新關稅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得到國會點頭、否則自動失效”寫進年度大法案,變成常態。

總的來看,參院此次一周“三連投”雖然並未當場改變稅則,但卻把“誰拍板關稅、怎樣拍板、拍板後誰來執行”的權力鏈條重新擺正。短期內,更多會出現程序性動作與技術性鬆綁;中期看,關鍵在眾院是否安排投票議程,以及最高法院的口頭辯論走向。但真正的拐點隻有兩種:一是眾院同案通過、總統簽署,或兩院各以三分之二推翻總統否決;二是《聯邦公報》發布細則並同步更新《美國協調關稅稅則》(HTS)。到那一步,信號才會變成政策,賬單上的稅率才會真正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