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老破小"賣房故事:降價百萬拋售,毀約賠10萬,再賣又跌34萬

"老破小"賣房故事:降價百萬拋售,毀約賠10萬,再賣又跌34萬

文章來源: 騰訊新聞潛望 於 2025-07-19 19:28:4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房價下降了,真得好好感謝那個‘截胡’的陌生人,幫我止損20萬!”林研看著手機裏的房源信息,語氣裏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得益於2024年四季度以來的樓市政策刺激,2025年房地產市場在一季度迎來了“小陽春”行情,尤其是一線城市樓市出現了回暖跡象,呈現出積極的情況。然而,步入5月後,隨著傳統銷售旺季熱度逐漸褪去,樓市出現了新變化,房價再現下行風險。

二手房市場作為樓市的晴雨表,能直接映射出樓市的真實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與5月相同。具體到城市,北京環比下降1.0%、上海下降0.7%、廣州下降0.7%、深圳下降0.5%,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已連續兩個月下跌。同比來看,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下降3.0%,降幅比5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8%、1.3%、5.9%和2.8%。

林研原本急於購房,但在親身經曆二手房房價下跌後,她猶豫了,擔心自己買房後房價繼續下降,於是決定繼續觀望一段時間再做購房決策。

“感謝房東‘不賣之恩’,幫我止損20萬”

去年就踏上漫漫看房路的林研,今年3月終於看中了北京東城區一套“老破小”,斑駁的樓道牆皮、狹小的廚房、房齡已有35年,但緊鄰地鐵口的黃金地段、南北通透的戶型格局,以及總價基本在預算之內,讓她動了心。

房東報價510萬,讓步10萬,咬死“500萬不能再低”,但林研隻出490萬,雙方從白天談判到深夜,誰也不願意讓步,最後這場持續數小時的博弈最終以“再考慮考慮”草草收場。誰料第二天一大早,中介的來電刺破了林研的美夢:“林姐,房子492萬成交了。”林研一時間有點愣,“不是說今天繼續談嗎?怎麽就成交了?隻比我的出價多出2萬?”林研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自己反應過來後,滿腔怒火幾乎要衝破喉嚨,覺得房東不講信用,甚至還想要找房東理論。

然而,3個月後的6月份,同樣的地段、同戶型的房子掛牌價雖然還是510萬,但中介打電話告訴她472萬就可以拿下,房東誠意出售,林研聽著這個價格倒抽冷氣:“原來被截胡也不是壞事,是老天在幫我止損20萬!”她笑著說,“真得謝謝那位房東的‘不賣之恩’呢!”

經過3月份被截胡,看到5、6月份二手房房價連續下跌後,林研表示自己暫時買房意願沒有那麽強了,想再等等看,她擔心“老破小”的房價會繼續下跌。

“中介一直在催我出價,但是我已經不想出價了,不想買了,如果非要我出價,最多最多不會超過450萬。”

葉琪也是今年買房大軍中的一員。她和男朋友打算今年結婚,想買一套既能當婚房又有學區的房子,實現一步到位。從今年年初開始看房,看了不到3個月,就在5月份迅速定下了萬壽路區域的一套學區房。可買房後看到近期樓市的房價走勢,她開始內耗“是否決定太過草率”,擔心買貴了。“其實可以先租房兩三年,等準備要小孩的時候再買也不遲,到那時,房價、政策或許都會更明朗些。”葉琪滿是擔憂地說。

隨著成交降溫,買房人和賣房人都陷入焦慮。

"老破小"賣房故事:降價百萬拋售,毀約賠10萬,再賣又跌34萬

數據來源:北京市住建委官網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的統計數據,2025年1-6月北京全市二手房累計成交88677套,明顯高於2024年同期。其中,6月二手房成交量為15139套,環比增長6.0%,同比增長1.0%。從事房地產行業20多年的房產博主虎哥指出,2025年樓市和往年一樣,經曆了3月“小陽春”後,樓市熱度逐漸下降,整體成交量在3月、4月高位後,5月、6月出現了正常的下降,但上半年整體成交量仍處於近3年高位。

“當前市場的症結在於買房人觀望猶豫不敢入手,賣房人不甘降價覺得虧損,市場情緒稍顯低迷,但市場整體平穩。”他認為北京房價長期仍具上漲趨勢,當下的焦灼隻是短期現象。

“賣房虧百萬,從800萬一路降到655萬”

蘇悅的賣房經曆或許是眾多賣房者的縮影。

去年她掛牌出售北京東城區二環邊的一套“老破小”,掛牌時信心滿滿,自恃學區優勢能快速成交,“結果現實卻啪啪打臉”。房子掛出4個月無人問津,中介天天勸她“割肉降價”。可她的掛牌價相比買入價已跌了幾十萬,算上稅費、房貸利息等早已虧損,她咬牙堅持不降價。但中介仍不斷探底價,甚至直言“不降價沒人看房”。

無奈之下,她向現實低頭,將原800萬的掛牌價調到750萬,依舊無人問津;繼續下調到730萬,還是沒人看;半年內降到700萬,仍然無人問。這個時候,她慌了神,決定趁著今年“小陽春”無論如何都要出手,於是又將掛牌價調到670萬,中介還勸她直接降到600萬,但她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聽從中介的建議“割肉”賤賣。今年3月,因有買家急需落戶給孩子上學,房子最終以655萬成交。

通過這次賣房經曆,她總結出經驗:如果是真心賣房一定要吃透市場,如今已是買方市場,如果想快速把房子賣出去,就不能硬扛高價,一定要緊跟市場行情,不能帶著“還要賺錢”的想法,這樣最終換來的隻是0帶看。

“365萬拒售賠10萬,三個月後再售又跌34萬”

高旭正是蘇悅口中那個一心想賣高價的業主。他位於北京回龍觀板塊的房子,今年年初以393萬元掛牌出售,沒想到不到兩個月就在3月份以365萬元成交。或許是成交太順利,高旭心裏犯起了嘀咕:同小區同戶型的房子去年8月還賣了398萬,自己這單足足少了33萬。再加上3月份小區裏房子賣得很快,他越想越覺得賣虧了,幹脆毀約不賣了,賠了買家10萬元違約金。

可他沒算到,樓市行情轉瞬即逝。3月本是北京樓市熱度最高的節點,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在那段時間集中釋放,到了4月,市場熱度已經開始出現降溫趨勢。4、5月間,小區掛牌房源越來越多,看房人卻寥寥無幾,願意出價的買家更是少之又少。

無奈之下,高旭將房源從中介平台撤下重新掛牌。這次他做足了功課:仔細調研了周邊各小區的掛牌價、成交價以及市場行情後,直接將掛牌價降到了350萬。

俗話說“沒有賣不掉的房子,隻有成交不了的價格”。果然,重新降價掛牌後,看房的人明顯多了起來。掛牌不到50天,房子最終在7月初以331萬再次成交。

“說不後悔,那是假的,”高旭的語氣裏滿是懊悔,“短短三個多月,算上違約金,足足少賣了44萬!”

據在回龍觀片區幹了十多年的房產中介王東介紹,相比於3、4月份,近期二手房成交節奏明顯放緩,尤其是房齡超20年的步梯“老破小”,掛牌量持續增加但需求卻越來越少,業主為了盡快出手隻能降價拋售。而帶電梯的次新房則好賣得多,房價降幅也遠小於“老破小”房源。

他直言高旭的那套房子,實際上樓層在中高層,裝修也一般,在2、3月份時,該小區的掛牌房源並不多,那個時候需求反而比較多,所以很快能夠出手,而且價格相對來說也屬於高價了,但是高旭太“貪”了。“4、5月份該小區掛牌房源增多,他的房子各方麵都不具備優勢,客戶當然不願意看了,要想賣出去就隻剩降價一條路。”

北京回龍觀的房源多為2000年左右建成的經適房,因價格相對親民,曾是剛需購房者的熱門選擇。然而,王東指出,近年隨著房價下行、首付比例降低,購房者的可選範圍擴大,年輕群體對住房品質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如今“價格便宜”不再是他們唯一的考量因素,房子未來的流動性也成為重要參考,這使得回龍觀片區的老舊房源逐漸淡出他們的重點選擇範圍。

不僅北京二手房市場呈現出這種現象,上海二手房市場也同樣如此,那些兼具樓層好、戶型正、性價比高的優質房源,依然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2800萬四居換1500萬三居,反向改善降負債”

“現在買房的,大多是剛需。”上海楊浦區的資深中介老李說,過去以改善型客戶為主的市場,如今更多被務實的年輕人填補上來——尤其是95後,他們不是衝著麵積和地段去的,而是更看重房屋品質和租售比。

他接觸過不少95後客戶,工作幾年後收入趨於穩定,不想再把錢扔進看不見未來的租金裏。他們通常挑選總價在300萬元左右的優質二手房房源,小兩房或緊湊三房,首付門檻不高,利率也低,房貸壓力相對可控。

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化,是“今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向改善’。”據老李陳述,他手裏的幾個客戶,接連做出同樣的選擇:從大房子換到小房子,從主城區搬往郊區。這是他十多年從業生涯裏,第一次這麽頻繁地看到客戶主動“減配”。

一位上市車企員工被裁員後,將市區600萬的房子置換為郊區300萬的小戶型,用剩餘資金為養老做準備。另一位互聯網大廠程序員,曾住著總價2800萬的四居室,卻因高額房貸和長期高壓工作拖垮身體,最終將房子換成1500萬元的三居室。“背著房貸的日子像扛著巨石,實在太沉了,扛不動。”這位程序員感慨道。

樓市潮水的轉向背後,是人們對風險承受力的集體重新審視。隨著收入預期走低、生活成本攀升,大家對房產的風險敞口愈發謹慎,“主動降低杠杆、減少負債”成為普遍選擇。這種轉變不僅是資產配置的調整,更折射出人們對生活平衡的重新考量。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當前北上廣深等城市二手房掛牌量顯著增加,‘以價換量’已成為市場常態。盡管6月份上海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7%,但市場成交量保持活躍,樓市止跌回穩的趨勢是不變的。”

這一判斷在房產中介老李處得到印證。他觀察到,雖然近期二手房成交節奏略有放緩,但對他所在的門店及他個人業務並未產生明顯影響。近兩個月經他手成交的房源價格保持穩定,波動幅度較小,成交量也未明顯減少。

據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最新披露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房累計成交11.6萬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4%,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高紀錄。從月度趨勢看,傳統淡季未現疲態,3月單月成交量達到2.67萬套,為2021年3月以來峰值,5-6月熱度稍有下降,但單月成交均穩定在1.5萬套以上榮枯線。

在老李看來,上海樓市雖較3月熱度有所回落,但整體市場運行態勢依然平穩。

北京、上海全麵取消樓市限購的可能性極小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也持相同觀點。他指出,上海5、6月二手房價格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同一小區成交房源往往集中於低價掛牌房源上,但成交量並未隨之縮減。

針對市場關注的北上深是否會全麵取消限購的問題,張波明確表示北京、上海二手房市場交易活躍且整體平穩,全麵取消限購的可能性極小,政策調整更可能集中於庫存高、去化難的外圍區域,采取定向放鬆措施。

6月13日的國常會提出“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後,樓市政策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焦點。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宇嘉分析,未來的政策關鍵在於存量政策的落地成效。當前重點在於推進諸如城中村改造、存量房收儲等措施,若能順利實施,將為市場注入關鍵動力。與此同時,對於市場期盼的北上深全麵取消限購,他同樣認為概率極低:“當前放開限購主要是允許多套房購買,但當下樓市投資情緒低迷,政策刺激效果有限。”

在房地產市場格局中,“二手房成交占比持續攀升,標誌著存量時代已然到來。”李宇嘉表示,各熱點城市新市民、年輕人規模較大,他們的住房自有率普遍較低,剛性住房需求正越來越多地轉向二手住房,潛力也很大。未來,在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的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疊加各地“以舊換新”、老舊小區改造的推進,以及城市更新中公共設施補短板的全麵展開,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支撐與交易需求將不斷夯實,逐步築牢價格底部,實現止跌回穩。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特朗普自稱“從不畫畫” 但他的許多簡筆畫都在拍賣
博索納羅:被強製戴電子腳鐐無比屈辱 我已經70了
一審領刑12年,海航原董事長陳峰當庭表示上訴
放言庫爾斯克固若金湯的俄國州長,開槍自殺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馬斯克連發35條貼文:抨擊特朗普“掩蓋愛潑斯坦案”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官方數據的泄露,杭州"糞水"水一個月前已經爆發了
被邊緣化處置 他可能是被紮克伯格傷害最深的人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禍從口出!ASML一句話致使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爸爸是清華博士,但娃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
中國記協何時最勇敢?在安全的時候
丹麥議會高票通過法案,格陵蘭島主權易主?
參加演唱會致不倫戀曝光 美國科技公司總裁辭職
《華爾街日報》回懟特朗普:沒在怕,法庭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老破小"賣房故事:降價百萬拋售,毀約賠10萬,再賣又跌34萬

騰訊新聞潛望 2025-07-19 19:28:46



“房價下降了,真得好好感謝那個‘截胡’的陌生人,幫我止損20萬!”林研看著手機裏的房源信息,語氣裏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得益於2024年四季度以來的樓市政策刺激,2025年房地產市場在一季度迎來了“小陽春”行情,尤其是一線城市樓市出現了回暖跡象,呈現出積極的情況。然而,步入5月後,隨著傳統銷售旺季熱度逐漸褪去,樓市出現了新變化,房價再現下行風險。

二手房市場作為樓市的晴雨表,能直接映射出樓市的真實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與5月相同。具體到城市,北京環比下降1.0%、上海下降0.7%、廣州下降0.7%、深圳下降0.5%,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已連續兩個月下跌。同比來看,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下降3.0%,降幅比5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8%、1.3%、5.9%和2.8%。

林研原本急於購房,但在親身經曆二手房房價下跌後,她猶豫了,擔心自己買房後房價繼續下降,於是決定繼續觀望一段時間再做購房決策。

“感謝房東‘不賣之恩’,幫我止損20萬”

去年就踏上漫漫看房路的林研,今年3月終於看中了北京東城區一套“老破小”,斑駁的樓道牆皮、狹小的廚房、房齡已有35年,但緊鄰地鐵口的黃金地段、南北通透的戶型格局,以及總價基本在預算之內,讓她動了心。

房東報價510萬,讓步10萬,咬死“500萬不能再低”,但林研隻出490萬,雙方從白天談判到深夜,誰也不願意讓步,最後這場持續數小時的博弈最終以“再考慮考慮”草草收場。誰料第二天一大早,中介的來電刺破了林研的美夢:“林姐,房子492萬成交了。”林研一時間有點愣,“不是說今天繼續談嗎?怎麽就成交了?隻比我的出價多出2萬?”林研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自己反應過來後,滿腔怒火幾乎要衝破喉嚨,覺得房東不講信用,甚至還想要找房東理論。

然而,3個月後的6月份,同樣的地段、同戶型的房子掛牌價雖然還是510萬,但中介打電話告訴她472萬就可以拿下,房東誠意出售,林研聽著這個價格倒抽冷氣:“原來被截胡也不是壞事,是老天在幫我止損20萬!”她笑著說,“真得謝謝那位房東的‘不賣之恩’呢!”

經過3月份被截胡,看到5、6月份二手房房價連續下跌後,林研表示自己暫時買房意願沒有那麽強了,想再等等看,她擔心“老破小”的房價會繼續下跌。

“中介一直在催我出價,但是我已經不想出價了,不想買了,如果非要我出價,最多最多不會超過450萬。”

葉琪也是今年買房大軍中的一員。她和男朋友打算今年結婚,想買一套既能當婚房又有學區的房子,實現一步到位。從今年年初開始看房,看了不到3個月,就在5月份迅速定下了萬壽路區域的一套學區房。可買房後看到近期樓市的房價走勢,她開始內耗“是否決定太過草率”,擔心買貴了。“其實可以先租房兩三年,等準備要小孩的時候再買也不遲,到那時,房價、政策或許都會更明朗些。”葉琪滿是擔憂地說。

隨著成交降溫,買房人和賣房人都陷入焦慮。

"老破小"賣房故事:降價百萬拋售,毀約賠10萬,再賣又跌34萬

數據來源:北京市住建委官網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的統計數據,2025年1-6月北京全市二手房累計成交88677套,明顯高於2024年同期。其中,6月二手房成交量為15139套,環比增長6.0%,同比增長1.0%。從事房地產行業20多年的房產博主虎哥指出,2025年樓市和往年一樣,經曆了3月“小陽春”後,樓市熱度逐漸下降,整體成交量在3月、4月高位後,5月、6月出現了正常的下降,但上半年整體成交量仍處於近3年高位。

“當前市場的症結在於買房人觀望猶豫不敢入手,賣房人不甘降價覺得虧損,市場情緒稍顯低迷,但市場整體平穩。”他認為北京房價長期仍具上漲趨勢,當下的焦灼隻是短期現象。

“賣房虧百萬,從800萬一路降到655萬”

蘇悅的賣房經曆或許是眾多賣房者的縮影。

去年她掛牌出售北京東城區二環邊的一套“老破小”,掛牌時信心滿滿,自恃學區優勢能快速成交,“結果現實卻啪啪打臉”。房子掛出4個月無人問津,中介天天勸她“割肉降價”。可她的掛牌價相比買入價已跌了幾十萬,算上稅費、房貸利息等早已虧損,她咬牙堅持不降價。但中介仍不斷探底價,甚至直言“不降價沒人看房”。

無奈之下,她向現實低頭,將原800萬的掛牌價調到750萬,依舊無人問津;繼續下調到730萬,還是沒人看;半年內降到700萬,仍然無人問。這個時候,她慌了神,決定趁著今年“小陽春”無論如何都要出手,於是又將掛牌價調到670萬,中介還勸她直接降到600萬,但她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聽從中介的建議“割肉”賤賣。今年3月,因有買家急需落戶給孩子上學,房子最終以655萬成交。

通過這次賣房經曆,她總結出經驗:如果是真心賣房一定要吃透市場,如今已是買方市場,如果想快速把房子賣出去,就不能硬扛高價,一定要緊跟市場行情,不能帶著“還要賺錢”的想法,這樣最終換來的隻是0帶看。

“365萬拒售賠10萬,三個月後再售又跌34萬”

高旭正是蘇悅口中那個一心想賣高價的業主。他位於北京回龍觀板塊的房子,今年年初以393萬元掛牌出售,沒想到不到兩個月就在3月份以365萬元成交。或許是成交太順利,高旭心裏犯起了嘀咕:同小區同戶型的房子去年8月還賣了398萬,自己這單足足少了33萬。再加上3月份小區裏房子賣得很快,他越想越覺得賣虧了,幹脆毀約不賣了,賠了買家10萬元違約金。

可他沒算到,樓市行情轉瞬即逝。3月本是北京樓市熱度最高的節點,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在那段時間集中釋放,到了4月,市場熱度已經開始出現降溫趨勢。4、5月間,小區掛牌房源越來越多,看房人卻寥寥無幾,願意出價的買家更是少之又少。

無奈之下,高旭將房源從中介平台撤下重新掛牌。這次他做足了功課:仔細調研了周邊各小區的掛牌價、成交價以及市場行情後,直接將掛牌價降到了350萬。

俗話說“沒有賣不掉的房子,隻有成交不了的價格”。果然,重新降價掛牌後,看房的人明顯多了起來。掛牌不到50天,房子最終在7月初以331萬再次成交。

“說不後悔,那是假的,”高旭的語氣裏滿是懊悔,“短短三個多月,算上違約金,足足少賣了44萬!”

據在回龍觀片區幹了十多年的房產中介王東介紹,相比於3、4月份,近期二手房成交節奏明顯放緩,尤其是房齡超20年的步梯“老破小”,掛牌量持續增加但需求卻越來越少,業主為了盡快出手隻能降價拋售。而帶電梯的次新房則好賣得多,房價降幅也遠小於“老破小”房源。

他直言高旭的那套房子,實際上樓層在中高層,裝修也一般,在2、3月份時,該小區的掛牌房源並不多,那個時候需求反而比較多,所以很快能夠出手,而且價格相對來說也屬於高價了,但是高旭太“貪”了。“4、5月份該小區掛牌房源增多,他的房子各方麵都不具備優勢,客戶當然不願意看了,要想賣出去就隻剩降價一條路。”

北京回龍觀的房源多為2000年左右建成的經適房,因價格相對親民,曾是剛需購房者的熱門選擇。然而,王東指出,近年隨著房價下行、首付比例降低,購房者的可選範圍擴大,年輕群體對住房品質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如今“價格便宜”不再是他們唯一的考量因素,房子未來的流動性也成為重要參考,這使得回龍觀片區的老舊房源逐漸淡出他們的重點選擇範圍。

不僅北京二手房市場呈現出這種現象,上海二手房市場也同樣如此,那些兼具樓層好、戶型正、性價比高的優質房源,依然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2800萬四居換1500萬三居,反向改善降負債”

“現在買房的,大多是剛需。”上海楊浦區的資深中介老李說,過去以改善型客戶為主的市場,如今更多被務實的年輕人填補上來——尤其是95後,他們不是衝著麵積和地段去的,而是更看重房屋品質和租售比。

他接觸過不少95後客戶,工作幾年後收入趨於穩定,不想再把錢扔進看不見未來的租金裏。他們通常挑選總價在300萬元左右的優質二手房房源,小兩房或緊湊三房,首付門檻不高,利率也低,房貸壓力相對可控。

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化,是“今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向改善’。”據老李陳述,他手裏的幾個客戶,接連做出同樣的選擇:從大房子換到小房子,從主城區搬往郊區。這是他十多年從業生涯裏,第一次這麽頻繁地看到客戶主動“減配”。

一位上市車企員工被裁員後,將市區600萬的房子置換為郊區300萬的小戶型,用剩餘資金為養老做準備。另一位互聯網大廠程序員,曾住著總價2800萬的四居室,卻因高額房貸和長期高壓工作拖垮身體,最終將房子換成1500萬元的三居室。“背著房貸的日子像扛著巨石,實在太沉了,扛不動。”這位程序員感慨道。

樓市潮水的轉向背後,是人們對風險承受力的集體重新審視。隨著收入預期走低、生活成本攀升,大家對房產的風險敞口愈發謹慎,“主動降低杠杆、減少負債”成為普遍選擇。這種轉變不僅是資產配置的調整,更折射出人們對生活平衡的重新考量。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當前北上廣深等城市二手房掛牌量顯著增加,‘以價換量’已成為市場常態。盡管6月份上海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7%,但市場成交量保持活躍,樓市止跌回穩的趨勢是不變的。”

這一判斷在房產中介老李處得到印證。他觀察到,雖然近期二手房成交節奏略有放緩,但對他所在的門店及他個人業務並未產生明顯影響。近兩個月經他手成交的房源價格保持穩定,波動幅度較小,成交量也未明顯減少。

據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最新披露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房累計成交11.6萬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4%,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高紀錄。從月度趨勢看,傳統淡季未現疲態,3月單月成交量達到2.67萬套,為2021年3月以來峰值,5-6月熱度稍有下降,但單月成交均穩定在1.5萬套以上榮枯線。

在老李看來,上海樓市雖較3月熱度有所回落,但整體市場運行態勢依然平穩。

北京、上海全麵取消樓市限購的可能性極小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也持相同觀點。他指出,上海5、6月二手房價格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因為同一小區成交房源往往集中於低價掛牌房源上,但成交量並未隨之縮減。

針對市場關注的北上深是否會全麵取消限購的問題,張波明確表示北京、上海二手房市場交易活躍且整體平穩,全麵取消限購的可能性極小,政策調整更可能集中於庫存高、去化難的外圍區域,采取定向放鬆措施。

6月13日的國常會提出“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後,樓市政策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焦點。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宇嘉分析,未來的政策關鍵在於存量政策的落地成效。當前重點在於推進諸如城中村改造、存量房收儲等措施,若能順利實施,將為市場注入關鍵動力。與此同時,對於市場期盼的北上深全麵取消限購,他同樣認為概率極低:“當前放開限購主要是允許多套房購買,但當下樓市投資情緒低迷,政策刺激效果有限。”

在房地產市場格局中,“二手房成交占比持續攀升,標誌著存量時代已然到來。”李宇嘉表示,各熱點城市新市民、年輕人規模較大,他們的住房自有率普遍較低,剛性住房需求正越來越多地轉向二手住房,潛力也很大。未來,在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的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疊加各地“以舊換新”、老舊小區改造的推進,以及城市更新中公共設施補短板的全麵展開,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支撐與交易需求將不斷夯實,逐步築牢價格底部,實現止跌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