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孩子們又又又鉛中毒了。
褐石培心幼兒園251名幼兒,血鉛異常233人。這次老師也未能幸免。
官方通報顯示,該園一份為早餐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一份為晚餐留樣的玉米卷腸包,兩份留樣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汙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超標2000多倍,可謂觸目驚心。
毒源鎖定為“彩繪顏料”,更是離了大譜。
按照官方的結論,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該園後廚人員通過網絡平台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後用於部分食品製作。
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不得不信。
這個結論詭異到無法用正常邏輯去考量。
彩繪顏料比食品添加劑更便宜?還是彩繪顏料的上色效果更好?
天水方麵的通報不但沒有解決公眾的疑慮,反而加劇了公眾的質疑。
畢竟,往食品裏添加一些原料讓食品看起來更好看以目前的選擇實在太多,使用彩繪顏料這個選項簡直是蠢出了天際。
當然,公眾之所以對天水通報表達了極度不信任,除了結論詭異到無法用常理去理解外,更重要的是,當地再次對“血鉛”化驗結果的大麵積“造假”。
天水當地醫院的檢查結果與西安相差十幾倍,這絕對不是技術、設備誤差的合理範圍。
而當地醫院拒絕對投資人李某芳名下4家幼兒園以外的幼兒實施檢測,更加劇了公眾不信任危機。
一個不能不忽視的事實是,20年前,同樣在甘肅天水市,2005年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吳家河村發生小孩鉛中毒事件。
2006年,甘肅徽縣,水陽鄉新寺村、單壩村、劉溝村共查出368人血鉛超標。
同樣的事,同樣的劇情,當地官方采取了隱瞞,造假的應對措施。
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鉛中毒事件後,村民先後進行了三次鉛檢測。
第一次是蘭州醫學微量研究所麥積區分所為53個孩子進行了檢測,結果無一例外鉛超標。但麥積區政府有關部門認為,這個檢測結果不具有權威性,政府不予認可。
第二次,當地官方邀請天水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重新檢測,吳家河村3到16歲的50名兒童參加了尿鉛檢測,結果與蘭研所的結論截然不同,除1名兒童達到臨界值外,其餘49名兒童尿鉛檢測正常。
第三次檢測來自西安市中心醫院職業病科。檢測了200餘人,共有211人鉛含量嚴重超標,其中68人被初步確定為鉛中毒。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事件發生後,有當地村民帶著孩子到徽縣人民醫院就醫,化驗結果是一切正常。而西安西京醫院的檢測結果是血鉛含量高達440ug/L,為中度鉛中毒。
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此次鉛中毒事件與當地一家有色金屬冶煉公司有關。
時任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副局長熊躍輝表示:“我們的監管部門確實存在嚴重的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遺憾的是,兩次“鉛中毒”事件並未改變當地對此問題的足夠重視,20年後,悲劇再現。
同樣沒有改變的是,當地依然在檢測數據上不那麽“誠實”。
來自天水當地的消息,距離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最近的醫院是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很多幼兒園附近小學的家長帶著孩子去檢測,均被醫院拒絕。
這就導致很多當地孩子的家長不得不考慮利用暑假期間帶孩子到西安去檢測。
這幾天,當地派出所給部分學生家長致電,詢問問孩子在哪個幼兒園上學。警察說上級有令,要把天水籍的人的孩子上學情況摸底清楚。
目前,我很難判斷這個行為是出於什麽目的,是要給所有孩子做作檢測?還是要維穩?
7月12日,甘肅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調查組,提級調查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問題,並請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委專家參與。國務院食安辦派出工作組指導督辦。
提級調查自然是為了搞清事實真相,回應公眾質疑。
不但要解釋清楚褐石培心幼兒園購買彩繪顏料的時間、渠道、購買量、使用範圍等基本情況,還應該明確該幼兒園反常規使用這些顏料的目的。
如果最終的事實確如通報所述,233名孩子鉛中毒的罪魁禍首,這些必要的解釋無疑是不可獲取的。
當然,我認為,此次提級調查的重點還應該放在當地官員的瀆職行為上。
誰導致了天水當地的檢測結果失常?如果有人為故意,必須嚴肅追究其責任。
官方應當采取一次針對當地公眾全麵的“血鉛”檢測,對當地環境也應當進行一次全麵的排查。
20年了,同樣的事情再現,如果還是重重拿起,輕輕放下,那麽未來,當地孩子的生命健康依然無法獲得保障。
這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