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可負擔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健保計劃的2400萬人中,大多數人明年可能麵臨雙重打擊——不僅保費出現雙位數增長,多數消費者賴以購買保險的聯邦補貼也將大幅下降。該法案又被稱為“奧巴馬健保”。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保險公司希望提高保費以應對常見的上漲因素——如醫療、勞動成本及服務使用量的增加——但他們在2026年的費率提案中,還額外增加了幾個百分點的漲幅,以應對特朗普政府及共和黨控製的國會所推動的政策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他們向各州保險部門提交的文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國會是否會讓在新冠疫情時代更為慷慨的ACA稅收補貼在今年12月底到期,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
喬治城大學健康保險改革中心聯合主任喬安‧沃爾克(JoAnn
Volk)表示:“個人自付費用的變化將是巨大的,許多人將無法維持收支平衡來支付保費,最終將會失去保險。”
尤其在補貼增加政策到期後,保費飆漲將是消費者在特朗普總統與共和黨提出政策優先事項後,最先感受到的財務痛苦之一。許多其他變化——例如額外的文書要求和對“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支出削減——至少還需一年才會發生。但在國家即將迎來關鍵的中期選舉之際,飆升的ACA保費恐引發政治反彈。國會山已有人在探討如何減緩補貼的削減。
根據涵蓋1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彼得森-KFF衛生係統追蹤”(Peterson-KFF Health System
Tracker)的分析,在初步提交的文件中,全國保險公司的費率漲幅中位數為15%,這意味著半數提案的漲幅低於此數,半數則高於此數。KFF是一家全國性的健康資訊非營利組織,旗下包括KFF健康新聞。
這與過去幾年相比是急遽的增長。例如,KFF發現2025計劃年度的擬議漲幅中位數為7%。該分析的共同作者、KFF副總裁兼其ACA計劃主任辛西婭‧考克斯(Cynthia
Cox)說,“這是我們五年多來看到的最高漲幅。”
KFF報告指出,大多數保險公司要求的漲幅在10%到20%之間,背後有多重因素驅動。例如,保險公司稱,包括使用昂貴減肥藥在內的基本醫療成本,將使明年的保費增加約8%。此外,如果增加的稅收抵免政策未能延續,大多數保險公司還會在原計劃的收費基礎上再增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