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個爸爸兩個媽!英國誕生8名“三親嬰兒”

一個爸爸兩個媽!英國誕生8名“三親嬰兒”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5-07-17 06:45: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報道,一項突破性的醫療技術產生了第一批“結晶”:英國醫療團隊利用三位捐贈者的DNA創建體外受精胚胎,使得過去五年來共有8名健康嬰兒誕生。

這種被稱為“三親嬰兒”的技術在英國獲批已有十年之久,此前零星的相關新聞也曾見諸報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指出,這是曆史上第一次係統性地論證該技術基本能實現其初衷,即保護有線粒體缺陷的高風險母體誕生的嬰兒不會攜帶致命的線粒體疾病。

一個爸爸兩個媽!英國誕生8名“三親嬰兒”

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強調,目前該項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隻麵向極可能將嚴重線粒體疾病遺傳給子女的人群。而輿論則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該技術幫助患線粒體缺陷的女性誕下健康的孩子,反對者則認為這是變相的基因改造,不符合醫學倫理。

8名嬰兒目前均健康,

但3人有殘留的突變線粒體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這些嬰兒包括四名女孩和四名男孩,其中兩名是同卵雙胞胎。他們均在過去五年內出生,到目前為止都很健康。這些嬰兒的母親是攜帶線粒體缺陷的7名不同的女性,而捐贈額外卵子的是3名女性。

幫助開創“線粒體捐贈療法”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名譽教授道格·特恩布爾爵士說道:“線粒體疾病是一種無法治愈的毀滅性疾病,如果沒有這項技術,這些家庭就不會擺脫這種遺傳的煩惱。”其中一名男嬰的母親則說:“我們的小家庭終於完整了。線粒體疾病帶來的情感負擔已經解除,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喜悅和深深的感激。”

▲(資料圖)線粒體

據報道,線粒體是真核細胞內的“能量工廠”,有一套獨立於細胞核的DNA(線粒體DNA)。如果線粒體DNA發生突變,可能會導致一係列嚴重疾病,影響身體的許多器官和係統,甚至危及生命。人體內的線粒體來自親生母親的遺傳,因此攜帶線粒體缺陷的女性產下的嬰兒有很高的致病率,嚴重的甚至可能在出生幾天後就去世。

“線粒體捐贈療法”是紐卡斯爾大學生育中心的一項醫療技術,需要父母雙方以及另一名捐贈健康線粒體的女性。這兩名女性的卵子都將與父親的精子在體外受精結合成為受精卵,在受精卵的細胞核尚未融合之前進行重構,剔除掉來自母親一方存在缺陷的線粒體,用健康線粒體進行置換。

▲紐卡斯爾大學生育中心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一個帶有線粒體DNA突變的卵子中的細胞核基因組被植入一個由未受影響的女性捐贈的卵子中。圖據視覺中國

▲紐卡斯爾大學生育中心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一個帶有線粒體DNA突變的卵子中的細胞核基因組被植入一個由未受影響的女性捐贈的卵子中。圖據視覺中國

重構後的受精卵誕下的嬰兒雖然理論上被稱為“三親嬰兒”,但實際上其生命特征(毛發、膚色等)還是來自親生父母,身上超過99.8%的線粒體也來自父母雙方,隻有大約0.1%的線粒體來自捐贈者,使嬰兒既遺傳了父母的特征,又擺脫了嚴重疾病甚至無法存活的風險。

研究表明,在首批8位嬰兒中有5人體內的線粒體完全健康,另外3人殘留了少許突變的線粒體。這3名嬰兒在出生後分別出現過泌尿道感染、肌肉抽搐和血脂過高等問題,但是都很快自行痊愈或者被完全治愈。

相關立法超前和激進

英國胚胎學倫理引發爭議

據報道,“線粒體捐贈療法”被認為在英國應用前景廣泛,因為大約每5000名嬰兒中就有1人可能攜帶嚴重的線粒體遺傳疾病,以此計算英國每年可能有20-30個家庭需要利用這項技術。但目前來看這項技術還遠遠稱不上完美。共有22名女性接受了該手術,但隻有7名女性成功生下了8個孩子,另有1人正在懷孕過程中,成功率為36%。

這項技術在英國的發展也有很長的時間,早在本世紀初,紐卡斯爾大學的道格·特恩布爾和瑪麗·赫伯特領導的團隊就在研究開發能夠預防線粒體疾病遺傳的技術。2010年,開發團隊向公眾介紹了技術梗概,引發社會討論。

2014年,英國政府就這項技術開展立法谘詢,2015年2月,英國議會下院通過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這項技術合法化的國家。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是該國胚胎學領域的管理機構,其管理風格號稱“自由寬容又嚴格監管”。2023年,HFEA曾對外公布,有3位“三親嬰兒”在英國誕生,但並未跟蹤其後續的健康信息。

作為世界上首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地,英國在胚胎技術和倫理方麵一直頗為大膽。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1978年就誕生在英國,這項技術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倫理爭議,但HFEA批準了這項技術的應用。此外在幹細胞研究、基因編輯技術等領域,英國的立法都相當超前和激進。

根據新華社此前的報道,英國並不是借助“線粒體捐贈療法”誕生第一個“三親嬰兒”的國家。2016年,美國醫生為一名攜帶線粒體突變的約旦女性實施了相關治療,世界上首例“三親嬰兒”在墨西哥誕生。不過,對於線粒體捐贈治療,輿論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對於患有線粒體缺陷的女性而言,該技術能幫助她們誕下健康的孩子。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基因改造,不符合醫學倫理。

英國民間機構“人類遺傳學警報組織”表示強烈反對“三親嬰兒”技術的推廣。該組織主席大衛·金表示,這是一種“非常不必要的技術,可能把英國帶向‘優生學嬰兒’的未來”。

不過有“三親嬰兒”技術的支持者表示,“英國是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生這種事的地方,我們有一流的科學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有立法保障允許它進入臨床治療,有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係(NHS)提供服務支持。”

查看評論(2)

24小時熱點排行

63歲阿湯哥和女友乘遊艇放鬆,37歲安娜穿吊帶裙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禍從口出!ASML一句話致使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與多名高僧有染的35歲女子被捕入獄,和住持育一子
滑翔傘失控墜毀,全球“超音速跳傘第一人”意外身亡

24小時討論排行

馬斯克連發35條貼文:抨擊特朗普“掩蓋愛潑斯坦案”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特朗普起訴默多克和新聞集團 索賠百億美元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特朗普自稱“從不畫畫” 但他的許多簡筆畫都在拍賣
黃仁勳急了!英偉達H20解禁,卻已擋不住“中國芯”
爸爸是清華博士,但娃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
馬克龍澤連斯基通話,更多幻影戰機將進入俄烏戰場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愛潑斯坦門,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煩
丹麥議會高票通過法案,格陵蘭島主權易主?
被邊緣化處置 他可能是被紮克伯格傷害最深的人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燒! 傳當事女大生遭懲處後墜樓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個爸爸兩個媽!英國誕生8名“三親嬰兒”

紅星新聞 2025-07-17 06:45:12

據報道,一項突破性的醫療技術產生了第一批“結晶”:英國醫療團隊利用三位捐贈者的DNA創建體外受精胚胎,使得過去五年來共有8名健康嬰兒誕生。

這種被稱為“三親嬰兒”的技術在英國獲批已有十年之久,此前零星的相關新聞也曾見諸報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指出,這是曆史上第一次係統性地論證該技術基本能實現其初衷,即保護有線粒體缺陷的高風險母體誕生的嬰兒不會攜帶致命的線粒體疾病。

一個爸爸兩個媽!英國誕生8名“三親嬰兒”

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強調,目前該項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隻麵向極可能將嚴重線粒體疾病遺傳給子女的人群。而輿論則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該技術幫助患線粒體缺陷的女性誕下健康的孩子,反對者則認為這是變相的基因改造,不符合醫學倫理。

8名嬰兒目前均健康,

但3人有殘留的突變線粒體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這些嬰兒包括四名女孩和四名男孩,其中兩名是同卵雙胞胎。他們均在過去五年內出生,到目前為止都很健康。這些嬰兒的母親是攜帶線粒體缺陷的7名不同的女性,而捐贈額外卵子的是3名女性。

幫助開創“線粒體捐贈療法”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名譽教授道格·特恩布爾爵士說道:“線粒體疾病是一種無法治愈的毀滅性疾病,如果沒有這項技術,這些家庭就不會擺脫這種遺傳的煩惱。”其中一名男嬰的母親則說:“我們的小家庭終於完整了。線粒體疾病帶來的情感負擔已經解除,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喜悅和深深的感激。”

▲(資料圖)線粒體

據報道,線粒體是真核細胞內的“能量工廠”,有一套獨立於細胞核的DNA(線粒體DNA)。如果線粒體DNA發生突變,可能會導致一係列嚴重疾病,影響身體的許多器官和係統,甚至危及生命。人體內的線粒體來自親生母親的遺傳,因此攜帶線粒體缺陷的女性產下的嬰兒有很高的致病率,嚴重的甚至可能在出生幾天後就去世。

“線粒體捐贈療法”是紐卡斯爾大學生育中心的一項醫療技術,需要父母雙方以及另一名捐贈健康線粒體的女性。這兩名女性的卵子都將與父親的精子在體外受精結合成為受精卵,在受精卵的細胞核尚未融合之前進行重構,剔除掉來自母親一方存在缺陷的線粒體,用健康線粒體進行置換。

▲紐卡斯爾大學生育中心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一個帶有線粒體DNA突變的卵子中的細胞核基因組被植入一個由未受影響的女性捐贈的卵子中。圖據視覺中國

▲紐卡斯爾大學生育中心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一個帶有線粒體DNA突變的卵子中的細胞核基因組被植入一個由未受影響的女性捐贈的卵子中。圖據視覺中國

重構後的受精卵誕下的嬰兒雖然理論上被稱為“三親嬰兒”,但實際上其生命特征(毛發、膚色等)還是來自親生父母,身上超過99.8%的線粒體也來自父母雙方,隻有大約0.1%的線粒體來自捐贈者,使嬰兒既遺傳了父母的特征,又擺脫了嚴重疾病甚至無法存活的風險。

研究表明,在首批8位嬰兒中有5人體內的線粒體完全健康,另外3人殘留了少許突變的線粒體。這3名嬰兒在出生後分別出現過泌尿道感染、肌肉抽搐和血脂過高等問題,但是都很快自行痊愈或者被完全治愈。

相關立法超前和激進

英國胚胎學倫理引發爭議

據報道,“線粒體捐贈療法”被認為在英國應用前景廣泛,因為大約每5000名嬰兒中就有1人可能攜帶嚴重的線粒體遺傳疾病,以此計算英國每年可能有20-30個家庭需要利用這項技術。但目前來看這項技術還遠遠稱不上完美。共有22名女性接受了該手術,但隻有7名女性成功生下了8個孩子,另有1人正在懷孕過程中,成功率為36%。

這項技術在英國的發展也有很長的時間,早在本世紀初,紐卡斯爾大學的道格·特恩布爾和瑪麗·赫伯特領導的團隊就在研究開發能夠預防線粒體疾病遺傳的技術。2010年,開發團隊向公眾介紹了技術梗概,引發社會討論。

2014年,英國政府就這項技術開展立法谘詢,2015年2月,英國議會下院通過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這項技術合法化的國家。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是該國胚胎學領域的管理機構,其管理風格號稱“自由寬容又嚴格監管”。2023年,HFEA曾對外公布,有3位“三親嬰兒”在英國誕生,但並未跟蹤其後續的健康信息。

作為世界上首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地,英國在胚胎技術和倫理方麵一直頗為大膽。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1978年就誕生在英國,這項技術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倫理爭議,但HFEA批準了這項技術的應用。此外在幹細胞研究、基因編輯技術等領域,英國的立法都相當超前和激進。

根據新華社此前的報道,英國並不是借助“線粒體捐贈療法”誕生第一個“三親嬰兒”的國家。2016年,美國醫生為一名攜帶線粒體突變的約旦女性實施了相關治療,世界上首例“三親嬰兒”在墨西哥誕生。不過,對於線粒體捐贈治療,輿論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對於患有線粒體缺陷的女性而言,該技術能幫助她們誕下健康的孩子。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基因改造,不符合醫學倫理。

英國民間機構“人類遺傳學警報組織”表示強烈反對“三親嬰兒”技術的推廣。該組織主席大衛·金表示,這是一種“非常不必要的技術,可能把英國帶向‘優生學嬰兒’的未來”。

不過有“三親嬰兒”技術的支持者表示,“英國是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生這種事的地方,我們有一流的科學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有立法保障允許它進入臨床治療,有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係(NHS)提供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