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稱要加關稅,墨西哥女總統“硬剛”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特朗普宣稱要加關稅,墨西哥女總統“硬剛”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資料圖

直新聞: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揚言進白宮第一天就要再揮“關稅棒”,打擊對象還包括兩個鄰國。周三(27日),加拿大總理召開緊急會議,墨西哥女總統同一天也和特朗普通話溝通。管先生,您對此如何分析?

特約評論員 管姚:金融市場甚至比特幣市場有所謂“特朗普交易”,現在外部世界最緊迫也最緊張的,大概是所謂“特朗普應對”。因為美國當選總統本周一(25日)在社交媒體的表態,特朗普關稅大戰的風險預期,直接被升級拉滿了。從其最新說法看,“關稅棒”打擊對象是無差別的,盟國夥伴跑不了,兩個南北近鄰首當其衝。而且這次揮“關稅棒”,特朗普的由頭無關貿易,和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而是所謂“邊境管控與芬太尼走私”。現在外界再回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吐槽,想必更能引發共鳴:特魯多在利馬直言,何止是特朗普難搞,每位美國總統都很難打交道,因為他們隻關心自身利益。當然,特魯多的潛台詞再直白不過:對加拿大,特朗普一定是難搞之最。至於墨西哥的真實“體感”,在當地家喻戶曉的民間諺語說得很透徹,也很殘酷:我們離天堂那麽遠,離美國那麽近。

美國《滾石》雜誌周三(27日)在網絡版的報道,標題用了一個紮心追問:特朗普執政團隊正激辯“我們可以多大程度入侵墨西哥”?請注意,美刊標題用的就是“Invade”這個軍事術語,而“入侵”要解決的,正是特朗普揮“關稅棒”的兩大“由頭”,這不正是“天堂太遠”說的最新見證嗎?難怪墨西哥女總統在與特朗普通話前一天,也憤怒發出公開信,警告如果明年美國對墨西哥輸美商品加征25%的附加關稅,墨方作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將以牙還牙,以“關稅武器”還擊。公開信警告,關稅大戰同樣會在美國本土推高通脹,加劇失業率。

此外,美國一旦向加墨兩國開征25%的特別關稅,會令全年商品及服貿額高達1.8萬億美元的美墨加自貿協定,被實質性架空。而當初以三國協定取代北美自貿區協議,正是由特朗普在首個總統任期內主導完成,他本人也是在2020年簽了字的。所以,一旦對這兩個近鄰落下“關稅棒”,這將構成美國的另一種退約。但很值得關注的是,加墨兩國憤怒歸憤怒,但其具體應對,還是對外釋放了重要信息。



直新聞:那麽在您看來,這兩個南北鄰國麵對特朗普“關稅棒”的應對,釋放了哪些重要信息?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注意到,加拿大總理在周二(26日),墨西哥女總統在周三(27日),分別都與特朗普通了電話,兩國領導人都在通話中回應了美方的兩大具體關切。昨天(27日)加拿大甚至還召開了中央及州府領導人共同參加的緊急會議,特魯多在會上明確表態,現在沒人能預期評估,美國當選總統在關稅議題上會不會改變主意,或者是不是在虛張聲勢。因此,加方必須嚴肅看待其“最後通牒”,相關州份必須全麵強化邊境管控。

對與墨西哥女總統的通話,特朗普昨天(27日)發推吹噓“富有成果”,墨西哥將在邊境管控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阻止非法移民大篷車前往美墨邊境。這樣看來,加墨兩國的姿態很一致,一方麵固然對特朗普關稅戰高壓威脅很憤怒,但另一方麵,也都在展現靈活甚至是低頭服軟的姿態,全力向特朗普示好,試圖以此化解可能到來的關稅戰。當然,墨加兩國也都有自己的關稅反擊計劃,也都強調要堅決主張自身權益,但這些計劃的媒體曝光度,可謂低之又低,甚至被刻意回避。

耐人尋味的是,對所謂“特朗普風險”的低調應對,也正是北約秘書長呂特給出的行動建議。北約上周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防長會,呂特會前特別去了趟海湖莊園拜見特朗普。他執掌北約前的職位是荷蘭首相,被公認是在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與其打交道最順暢的歐洲國家領導人之一。按照《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納休斯的報料,呂特對北約其他成員的行動建議是,不要扯閑篇“八卦”特朗普,要給他打電話,要讓他入局,爭取“美國和我們站一邊”。所以態勢很清楚,特朗普就是把關稅作為對外極限施壓的政策選項之一,但鑒於其高度不確定、極度難預測的決策風格,對特朗普上任後的首場關稅戰打不打?如何打?現在還充滿了變數。甚至按照一些美媒的觀察,特朗普自己打造的經濟決策團隊,也被認為構成了對“特朗普關稅戰”的國內製約。



直新聞:這倒很耐人尋味,特朗普對外打關稅戰,還麵臨哪些國內製約因素呢?

特約評論員 管姚:特朗普的執政班底現在已基本敲定,按照《紐約時報》的觀察,基本是三類人:第一是所謂“複仇派”,以福克斯電視台前出鏡評論員海格塞斯為代表,他已被提名國防部長,就是要向“深層國家”宣戰。按美報的說法,他們是奉命徹底摧毀司法部、情報部門和國防部,追查報複所有參與起訴特朗普的官員。第二是所謂“縮減政府團隊”,由被戲稱“first buddy”即“第一夥計”的全球知名企業家馬斯克,與印裔企業家拉馬斯瓦米領導。第三,是“保持市場平穩團隊”,以剛剛被提名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及候任財長貝森特為代表。

但恰恰是特朗普打造的財經團隊,《華盛頓郵報》今天有文章標題為“surprisingly conventional”,即所謂“令人吃驚的傳統之選”。哈塞特是經濟學家出身,而貝森特被認為是“金融大鱷”索羅斯的門生,此前身份是對衝基金經理。美報分析,對這兩個最重要經濟管理崗的提名,甚至獲得驢象兩黨的一致肯定,這預示著,雖然特朗普時時按捺不住衝擊甚至顛覆全球貿易秩序的衝動,但他也可能會麵對身邊溫和穩定派財經高官的製約。舉個簡單例子,在特朗普確認當選美國總統的第2天,貝森特接受CNBC(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就明確指出,與對外附加關稅相比,通脹會是特朗普的更大關切。

特朗普一旦無差別對外揮舞“關稅大棒”,抑製通脹就會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對此,經濟穩定派官員,想必會基於經濟學常識,對特朗普闡明利害。同樣,在特朗普的議程關切中,股市漲跌,排序明顯優於對外貿易平衡。如果關稅戰全麵開打,華爾街股市必受衝擊,“特朗普交易”自然難以為繼。

當然,更要緊的追問是,關稅戰到底由誰來買單?特朗普始終放話,美國政府會受益巨大,而外國出口商將負擔成本,但正如其競選對手哈裏斯在電視辯論中,引述經濟學家的論證:所謂關稅戰成本,最終由美國進口商及消費者買單,美國消費者最終將額外增加3000多美元的年生活成本。更不要提美國網友對美報相關報道的跟帖評論了:加拿大卡車司機之前大罷工封路,就已在密歇根州引發汽車業的各種混亂與大裁員,難道大家都忘了嗎?再來想關稅與貿易戰,會帶來什麽後果吧。特朗普不考慮,但哈塞特與貝森特不可能不麵對,而他們的經濟學常識與理性分析,能多大程度上影響特朗普的思維乃至決策,這是我們觀察未來美國對外關稅戰走向的一個關鍵維度。

查看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