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校隻有一名學生,小規模鄉村學校何去何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所沒有學生的村小,因沒有老師被村民舉報,最後配備了一位校長。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校園,與翻新後的教學樓一起,等待著沒有定數的學生到來。

這是周新成在調研中遇到的真實案例。他是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的博士生。兩年前,他和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團隊開始聚焦小規模學校撤並的議題。今年9月13日,他在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新鄉土”上發布《小規模學校,何去何從》一文,引發廣泛關注。

在鄉村,人數不足100人的學校會被劃為小規模學校。他們調研發現,近年村小生源不斷流失,多地區的小規模學校人數跌至個位數,有的學校甚至隻有1名學生。與此同時,資源卻不斷向村小傾斜,教師、財政資金積聚於此。村小的老師們覺得像在給村民“看孩子”,嶄新的多媒體教室等待被舍棄。現實的另一麵是,老師們拚命向縣一級流動,資源向村一級富集,鄉鎮學校不斷被擠壓。



周新成和團隊成員認為,接下來幾十年漸進式城鎮化發展進程中,鄉鎮是鄉村教育的重要載體。將資源適度向鄉鎮中心學校集中,提高鄉鎮學校的教學質量,撤並學生數量下降到一定數值以下的小規模學校,集中生源,這或許可以成為一個較優的解法。

一所小規模學校,教室裏擺放著2張課桌和1張教師辦公桌。圖/受訪者提供

對話周新成。

【1】小規模學校主要在中西部

九派新聞:如何關注到鄉村小規模學校撤校合並的議題?


周新成:2021年9月份後,我們團隊就在做“一老一小”的項目,我主要聚焦鄉村教育方向,在中西部做相關問題的研究。

九派新聞:為什麽聚焦中西部?

周新成:中西部很多省份如河南、江西,不少縣域搞教育城鎮化較為激進,推著農民進城買房,吸引資金辦民辦教育,把房地產給炒起來了。我國小規模學校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我們去河南走訪時發現,有的村組隻剩兩三戶村民沒有在縣城裏買房了,這就導致村一級的教育越來越差。

2012年,我國出台了遏製撤點並校的舉措,大量的財政下鄉,將村小翻新得很好,師資配備也很充足。但近年來,隨著生源的流失,很多村小的減少至個位數,甚至出現了4個老師帶5個學生的局麵,很難形成教學秩序。

九派新聞:調研過的鄉鎮中,村小人數如何分布?


周新成:一個有12所村小的鄉鎮中,僅有1所有百餘名學生,其餘11所人數不足15人,其中8所人數在5人以下,部分學校隻有1名學生。

有些5名學生的學校,會配備4名老師。一個更誇張的例子是,學校已經沒有學生了,也就沒有老師了,有村民就此投訴,地方政府便派了一個校長過去守著。

在鄉村振興、資源下鄉背景之下,大量的中央與地方財政資源投放到鄉村教育領域。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源,建設小規模學校的基礎設施,更新教學設備。與此同時,學生卻不斷流失。一些地方小規模學校剛修繕好卻已經沒有了學生。

九派新聞:這會導致怎樣的局麵?

周新成:不僅是對小規模學校,對整個鄉鎮的學校都會有負麵的影響。


有些省份,從師資總體比例來看,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但如果分為縣、鄉、村三級具體來看,4個老師去帶了村小的5個學生,加上很多鄉裏的老師往縣裏流動的意願強烈,那麽鄉鎮小學的師資就被擠壓,成為最薄弱的環節。曾經有鄉鎮的幹部調侃,說小規模學校老師帶的學生,比我們的碩博的老師帶的學生還少。

在一個鎮中學小學,我們發現孩子們的數學成績很差,孩子們說:他們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這不是玩梗,是因為他們的數學老師被調走了,他們沒有數學老師。

鄉小的教學質量下降後,很多家長就會想,反正到鄉裏麵上學也不方便,還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到城裏麵上學。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一間小規模學校教室裏,較新的地板和課桌。圖/受訪者提供

【2】小規模村小老師“覺得在幫村民看孩子”


九派新聞:從2021年9月至今,你持續2年的調研中,村小的生源流失明顯嗎?

周新成:村小的生源流失是一種自然狀態,每年都會有學生升學,加之入學人數減少,有的學校慢慢就變成了無人小學。我們調研的很多學校,隻是教學點,因為它可能隻有一到三年級,四到六年級就要去中心學校寄宿了。

九派新聞:小規模學校的生源和師資呈現出哪些特征?

周新成:在我們的調研中,中西部地區尤其是山區,留在小規模學校的孩子,基本都是“三特”家庭:特殊體質、特殊心理、特殊家庭。我們遇到一個讀三年級的女孩,她媽媽身體不好在家休養,爸爸天天去釣魚、打麻將,她還有兩個哥哥在縣城讀職校。

村小的老師要麽剛畢業沒多久,要麽已經準備退休了。年輕的老師覺得自己就是在幫村民看孩子,加上村裏很難解決婚戀問題,特別想考走。


年紀大的更是在看孩子。我們團隊成員在調研中甚至發現,一些接近退休的老師都不管小孩,因為他們害怕把小孩弄不高興了,求著父母轉到鄉鎮學校,教學點就要被撤了。

我們碰到過一些極端的例子,有老師上課就放電影,有的孩子到了初中,連名字都不會寫。

九派新聞:所以小規模學校,它更多承擔的是一個照料的責任?

周新成:就是這樣的,它很難承擔起教育的責任。

有老師給我們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個五六年級的班裏,數學成績及格的隻有一到兩個人。這些孩子們到了鄉鎮的中學後,又怎麽可能跟得上?


九派新聞:從教育科學層麵,小規模學校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

周新成:孩子的成長一定要有同輩群體的社會化,隻有在跟同輩群體交流中,他們才能習得更多的規範。另外,他們會模擬成人的狀態,如果你讓他們看到的全是父母離異,或者成天賭博打麻將,他們怎麽去習得成人的規範?

隻有到了一個同類群體比較多的地方,比如鄉鎮學校,他們看到老師是怎麽跟別人交流的,會去觀察、模仿,然後在同輩之間實踐。為什麽我們強調完善寄宿製?很多農村學校,家庭在教育裏事實上是缺位的,需要學校承擔起更多的管理責任。

4名小規模學校的孩子在教室內自習。圖/受訪者提供

【3】撤並小規模學校有利於財政向鄉鎮學校傾斜


九派新聞:為什麽說小規模學校的撤並勢在必行?

周新成: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村小生源流失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保留具有一定規模的鄉村學校,動態有序撤並學生數量下降到一定數值以下的小規模學校,可以使有限的財政資源向鄉鎮學校傾斜投入,振興鄉校。

九派新聞:有網友提到,可以劃“片區”合並。

周成新:我們從經驗中也看到了“片小”這個選項,比如在幾個邊遠村子的中間地帶留一個小學校,把原來幾個小規模學校的資源集中起來,實現優化。這也是一個方向。

九派新聞:撤並小規模學校的同時,需要跟進哪些建設?


周新成:通過各方麵的生源政策為鄉鎮中心學校留住生源,同時也要通過指標到校的政策,為孩子們提供升學的空間,避免農民家庭僅有村和城兩個選擇。

資源集中也很重要。撤並小規模學校後,更多的資金可以用於完善寄宿製度建設、校車接送製度、增強貧困生專項扶持、支持鄉鎮就學、設置特殊兒童保障製度,提高孩子們的上學質量,降低農村家庭的上學負擔。

九派新聞:有值得借鑒的例子嗎?

周新成:四川的一個鄉鎮小學把寄宿製做得很好。他們新校長上任後,馬上申請項目翻新了宿舍樓,並要求校長老師每天陪餐,來提高食堂的質量。

對於想要向縣裏流動的老師,學校製定了激勵措施。如果老師在幾年內達到了教學評比前列水平,促進了班級成績的提高,學校也願意幫忙推薦。兩年內,這個學校就回流了一兩百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