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苦於通脹,中國要擔心通縮嗎?

全世界都苦於通脹,中國要擔心通縮嗎?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向好,GDP同比增長4.5%。但此前人們對通貨緊縮的擔憂並未消散。專家指出,目前的情況尚未嚴重到通縮的地步,但排除風險則需要更有力的經濟複蘇。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4月18日)公布的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4.5%,高於去年第四季度,也高於去年全年水平。

同一天,花旗銀行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經濟在疫情後的複蘇走勢積極,並將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之前的5.7%上調至6.1%。

官方對最新數據的解讀是:一季度生產需求企穩回升,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其中涉及物價,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3%,"市場商品和服務供給總體充足,保持在溫和上漲水平"。

此前一段時間,一些經濟專家和分析人士談到中國經濟麵臨的挑戰時,"通縮"是一個出現頻率相當高的字眼。更有人提問,全球苦於通脹困擾之際,中國為何麵臨通縮?

"通脹過低還不是通縮"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對於近期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的回落,付淩暉指出,主要是因為"階段性因素"的影響,包括季節性因素、部分食品和能源價格走低、汽車價格下降以及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 "從下階段來看,物價會穩步恢複,價格帶動會逐步增強,不會出現所謂的通貨緊縮情況。"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宏觀經濟學者沈淩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現在的現象是不是通貨緊縮,而是通貨膨脹率過低。相對於美國、歐洲已經曆一年有餘的高通脹,"中國現在隻是CPI相對很低,但談不上通縮",因為通貨緊縮的定義是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而中國的物價並未負增長。

金融時報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徐瑾也在專欄文章中分析了中國的"通縮之憂",她寫道,好消息是,當下還算不上真正的通縮,壞消息是,通縮"可能真的在路上",並指出這種擔憂背後"實質是缺錢"。

中國國家統計局一周前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僅上漲0.7%,為2021年9月以來最低同比漲幅。通脹率仍連續第二個月回落,2月份CPI同比漲幅為1.0%。《華爾街日報》引述專家觀點認為,中國通脹率回落的部分原因在於勞動力市場疲軟,這種情況往往會抑製價格上漲。

貨幣去哪兒了?

沈淩還指出,聯係到"通縮"的一個原因是,一季度物價上漲緩慢的同時,中國反映整體貨幣供應量的廣義貨幣(M2)和居民儲蓄在迅速增加。兩相比較就會提出疑問:央行貨幣放水,通貨膨脹為什麽不上去?他的分析是:剛剛走出疫情,經濟複蘇力道還不夠。"再看接下來兩個季度的情況,如果經濟真正走出疫情困擾的話,數據也許會有更好的反映。"

前德意誌銀行財富管理中國區總監。資深投資管理人黃凡在金融時報中文網撰文稱,人們擔心的是,貨幣投放力度空前也拉不動經濟增長了。那麽新投放的貨幣都到哪裏去呢?作者指出,一是直接存入銀行裏"躺平",二是用於還債。就是說沒有用於投資和消費。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在發布數據時也承認,居民消費意願有待進一步提升。"下階段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積極增加優質供給,把擴大消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不斷釋放消費潛力。"

非同凡響001 發表評論於
國內物價現在高得離譜,菜價堪比美國,問題是賺的是人民幣,花的是美元的價格
GoldenTimes 發表評論於
統計局的話得反著理解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存而不花,
縮成世界第一大坨。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通脹是割韭菜,通縮是藏富於民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宏觀經濟學者沈淩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現在的現象是不是通貨緊縮,而是通貨膨脹率過低。
----------------------------
這種所謂的教授是誤人子弟。一個貨幣的堅挺,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持有。否則怎麽完成人民幣貨幣互換?畢竟,誰也不想持有天天貶值的貨幣。

而且,通貨膨脹是剝奪人民財富的一種方式。看看這四十多年,人民幣的購買力下降了多少?
kedi888 發表評論於
中共國的GDP靠統計局完成,實際數字可能誰也不清楚,因為中共國從基層開始造假,層層造假直到最高層,最後由國家統計局精心編造公布出來。
弄虛作假報喜不報憂吹牛浮誇是中共的傳家寶,特色基因,一貫作風。
不好吃懶做 發表評論於
專家指出 - Never trust X/CCP/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ose 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