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篇論文涉嫌造假,斯坦福大學校長正接受調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斯坦福大學調查自己校長學術不端?

近日,由於涉嫌「篡改圖片」,斯坦福大學宣布正式對作為該校校長的神經科學家Marc Tessier-Lavigne展開調查。


斯坦福大學的負責人在聲明中稱:「學校將著手評估檢舉信息,並且會采取與調查其他學術不端的指控時,一樣嚴格則操作。」

對此,Tessier-Lavigne表示:「科學誠信對於學校和我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我會充分配合這項調查。」



文章地址: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stanford-investigates-potential-misconduct-president-s-research

接受審查的論文包括,兩篇2001年的Science論文,一篇2003年的Nature論文,一篇2008年的EMBO Journal(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雜誌)論文,以及一篇1999年的Cell論文。

不過,這些文章都是在他來斯坦福之前發表的。

論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058445

論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059391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1784



論文地址: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038/emboj.2008.86



論文地址: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00)80804-1

起初,斯坦福雖然承認這些論文中有問題,但在聲明中卻淡化了Tessier-Lavigne在潛在不端行為中的作用:

當時發言人Dee Mostofi表示,這些錯誤要麽不涉及Tessier-Lavigne,要麽「不影響數據、結果或論文的解釋」。

然而,隨著事件的逐漸發酵,斯坦福在後來改口稱,學校將會進行一項由該校董事會監督的調查。



7年前,就有人提出過質疑

在PubPeer上,科學家們通常科學家們通常以匿名方式對已發表的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而關於Tessier-Lavigne論文中出現的「圖像錯誤」,也是在這個網站中首次出現的。

其中的一些帖子指出,記錄蛋白質存在的各種Western blots在一個以上的圖片中重複出現或被修改。

當然,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這些問題並不代表作者一定有學術不端的行為,也可能隻是無意間的失誤。

隻不過,這個數量好像略微多了一些……



「作為EMBO論文的第三作者,Tessier-Lavigne校長被列入完全是為了承認他在為其他作者的研究提供必要試劑方麵的貢獻。」斯坦福方麵稱。

共同作者身份通常意味著更直接的參與。比如耶魯大學的學術指導原則規定,學術出版物的共同作者應該「直接參與......撰寫文章的草稿」,並且必須「在稿件提交發表前進行審查和確認」。

看起來,隻是提供了試劑就掛名作者,似乎有點不夠格。



有趣的是,當時還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工作的Tessier-Lavigne,早在2015年就向Cell報告了論文中的錯誤,但雜誌的編輯卻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更正。

而Science的主編Holden Thorp最近也承認,Tessier-Lavigne曾在2015年10月提交了對Science雜誌兩篇論文的更正,但是「因為一個錯誤」,Science並未發布這些更正。

在一份聲明中,Thorp向學界表達了「歉意」:「我們對這個錯誤感到遺憾,並將盡快分享我們與這兩篇論文有關的下一步措施。」



罕見:頂刊公開承認「正在調查」

EMBO期刊上周在一篇公開文章中寫道,正在調查有關2008年一篇關於大腦內受體的論文的指控。



實際上,學術期刊公開承認這類調查並不多見。EMBO經常被Scimago期刊排名評為該領域的頂刊,每年收到近3000篇投稿。該期刊過去也曾根據PubPeer的指控撤回過論文,但沒有在撤回前就承認正在進行調查。



這表明,這次公開宣布這個消息,可能意味著調查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

目前還不清楚調查需要多長時間,而且即使最終結果表明Tessier-Lavigne並無學術不端行為,調查事件本身也會給他帶來嚴重後果。

過去,德國知名研究人員Silvia Bulfon-Paus在2011年被發現在幾篇論文中存在圖像篡改行為(Bulfon-Paus將其歸咎於她的兩名博士後研究人員),後來被迫辭去Borstel研究所所長職務。

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Carlo Croce在2017年也被類似的指控所困擾。今年早些時候,學校進行的官方調查發現,他本人並沒有篡改圖像,但後因「管理問題」受到處分,他手下的兩名研究人員被確定為造假者,並被解雇。



2019年諾貝爾獎得主Gregg Semenza在PubPeer上有人提出指控後,撤回了17篇論文。

目前,Tessier-Lavigne經斯坦福大學確認「有問題」的論文已經有數萬次下載,包括他在神經生物學中被引用最多的一些工作。這些論文中沒有一篇被撤回或更正。

Tessier-Lavigne在上世紀90年代的工作首次確定了引導軸突所需的分子,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在2016年初擔任斯坦福大學校長之前,Tessier-Lavigne在生物技術公司Genentech以及Regeneron指導了1000多名科學家。

2014年,Tessier-Lavigne在Regeneron的年薪超過150萬美元,2021年他在斯坦福任校長,作為Regeneron的董事會董事,每年還有70萬美元的工資。



有專家表示,科學期刊和機構曆來不願意調查被指控的學術不端行為,特別是有權有勢的科學家的行為。據幾位了解撤稿過程的研究人員說,即使期刊做出了回應,調查也是緩慢的、官僚的,而且往往是完全保密的。

圖片屢現篡改痕跡:鏡像、複製、旋轉、移位...

在生物學家和科學不端行為的調查員Elisabeth Bik看來,被EMBO調查的這篇論文中的圖片有故意操縱的跡象,會對讀者產生誤導。



作為多年觀察學術不端的資深人士,Bik經驗豐富,過去曾調查過2萬多篇論文,其中近1000篇被撤稿,大致相同數量的論文被更正,堪稱美國生物學術界「打假專業戶」。

Bik說,她在EMBO論文中觀察到的問題在複雜程度上各不相同。例如,一個圖中的一個板塊似乎是直接從另一個板塊完整地複製過來的。這就是她所說的「第一類錯誤」:一般是最常見的排版錯誤,或者是拚接圖片時的意外錯誤。

可以看到有兩組重複使用的痕跡(截自EMBO論文,2008年)

但其他圖片問題則更加錯綜複雜。比如下麵這張圖,Bik說,圖中色框內一個凝膠帶似乎是直接「複製翻轉」的結果。她說,這種在同一板塊內的複製,可能是為了消除對操縱圖片的懷疑。

一條凝膠帶似乎被鏡像處理,在同一張圖中直接翻轉並重複使用(截自EMBO論文,2008年)

而2003年發表在Science上的另一篇論文,Tessier-Lavigne被列為14位作者中的第四位,文中包含一係列被描述為彼此不同的圖片。但是根據Bik的說法,它們看起來實際上是同一幅圖,隻是進行了旋轉。

Bik說:「這種旋轉可能有誤導的意圖」。

本應代表不同的實驗結果的圖片,似乎是同一圖片的旋轉,並被重複使用(截自Nature論文,2003年)

至於2001年Science上的那篇論文中的圖片,則出現了幾處不明原因的移位和重複,似乎是為了凸顯更好的(或掩蓋更差的)實驗結果而有意為之。

有幾處地方的紋理細節像是被修改過的(截自Science,2001年)

Bik認為,這可能是規避某些不良結果的一種方式。



圖B和D中的印跡像是通過複製得到的(截自Science,2001年)

對此,有學者指出,原始的數據往往會被研究人員丟棄,尤其還是那些很久之前發表的論文。

想要在多年之後,將可能被篡改的圖像與原圖進行比較,並用來確定責任的歸屬,可以說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密碼忘記了 發表評論於
美國的學術界的內卷。非常普遍。文章-經費-學術地位,三位一體。造假者三者都拿到了,直到被揭穿。但在造假者功成名就的同時,是很多老老實實,實事求是的學者的文章發不到頂級期刊,拿不到經費,學術圈中被打壓,保不住教職而中斷研究生涯。
bsmile 發表評論於
看到這些所謂的研究裏邊的圖片,第一是感覺技術的底下,也許實驗的設計思路很巧妙,第二是做這種沒法重複的實驗工作真的依靠研究者自己的職業道德水準。。。不要在政策上對研究者太push和太mean,否則隻會加重這種造假和因此產生的誤導。
渤海 發表評論於
出了個一滴血驗百病的美女騙子,出了個假護照騙國際奧委會"中國留學生",斯坦福共大就是一個騙子流水線。
cwang28 發表評論於
高等學府也被這夥左派們玩壞了
XM25 發表評論於
可能是學生為了畢業造假。做教授就得小心,別把自己賠進去。
亮油 發表評論於
Mu-ming Poo 是上海神經所所長。
加拿大草根一枚 發表評論於
對,要一查到底。科學研究應是 嚴謹,誠信
雲一片 發表評論於
普遍現象,都經不起調查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這是廣告界常用的方法啊,修圖、旋轉、遮擋、鏡像等等,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宣傳效果。

科學研究同樣需要著重某些地方,重要的地方說三遍。
BeckyLin 發表評論於
這些應該都隻是冰山一角。學術界的濫竽充數的人多著呢。
bashfulx 發表評論於
以現在的AI水平 應該很容易把所有公開了的科學文獻插圖掃一遍。隻要發現重複,立即通知原作者和編輯部。可以免除很多誤會和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