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眼皮底下一直跳,到醫院一查:結果驚出冷汗…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麵肌痙攣、聽神經瘤、癲癇、神經脊柱疾病,這4種疾病是神經外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沒想到竟會同時出現在一位年輕患者的診斷報告上。

近日,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以下簡稱“省二醫”)

神經外科接診一位36歲的男子,

一開始,

患者隻是專程到該院神經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張勇的門診來治療麵肌痙攣

沒想到在後續的檢查中,

才發現病情遠不止

麵肌痙攣這麽簡單……

麵肌痙攣檢查

發現“綠豆”大小腫瘤

5年前,我眼皮底下開始抽搐,今年感覺抽搐頻繁,聽朋友介紹,張主任您這裏治療麵肌痙攣效果很好,看看我能不能治好。”幾個月前,省二醫神經外科診室,宋先生斷斷續續地向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勇介紹自己的情況。



(視頻截圖)

張勇回憶道,患者來門診時,說話語速有點慢,走路有點痛苦,特別是做肌電圖檢查時,上床非常艱難。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前些天癲癇發作,摔了一跤。

患者以麵肌痙攣收治入院,沒想到在完善相關檢查的時候,醫生發現了新的問題。張勇介紹,“檢查結果顯示,宋先生的腰1椎體有新鮮的骨折,頭顱MRA發現了一個僅3mm的聽神經瘤,就像‘綠豆’一樣的大小。”



術前顱腦MRI(黃色箭頭顯示為聽神經瘤)。通訊員供圖

張勇馬上組織神經外科顱神經專業、癲癇專業、脊柱專業組進行會診討論。神經脊柱組副主任醫師羅唯師表示,患者骨折已經有20天,現階段適合止痛、臥床等保守治療;癲癇組主任醫師胡湘蜀認為,患者癲癇比較穩定,改善睡眠、規律服藥的情況下是可以控製的。

根據專家會診,張勇製定了麵肌痙攣手術方案,“目前腰椎骨折是首要解決的急症,骨折疼痛影響睡眠不利於癲癇的控製,再者腰椎骨折患者不適宜行手術的側臥體位,兩個月後再進行手術。

黑科技加持

一次手術治愈兩個疾病

兩個月一晃而過,宋先生來到省二醫神經外科準備麵肌痙攣手術治療。宋先生向醫生提出自己的希望,“治療麵肌痙攣的同時,能不能把聽神經瘤也切掉,我不想等到麵癱、耳聾後才治療,又多幾個病。”

手術團隊聽到這個要求愣了一下,雖然對於麵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已輕車熟路,但由於聽神經瘤位於內聽道深處,同時處理累及麵、聽神經兩個疾病,需要力保聽力、麵神經功能不損傷,難度陡然升級。手術團隊經過討論分析,最終決定遵循宋先生的意願,同時解決兩處疾病,爭取讓病人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切除的腫瘤。通訊員供圖

手術中,省二醫神經外科使用現已應用目前世界上先進的術中聽神經監測技術“耳蝸電圖與ABR電位進行聯合監測保護聽神經”,同時結合已純熟常規開展的麵神經、臨近三叉神經、動眼神經等監測技術,為這台高難度的“麵神經微血管減壓+聽神經瘤切除術”保駕護航。手術圓滿完成,術後宋先生的麵部抽搐消失,腫瘤全切,麵神經功能及聽力正常。



張勇為患者檢查恢複情況。信息時報記者 張漫 攝

麵肌痙攣不容小覷

中年女性高發

張勇表示,麵肌痙攣是一種常見的腦功能性疾病,發病率為千分之二,多在中年以後發病,且以女性較為多見,表現為異常眼瞼及麵部頻繁的痙攣樣抽搐,導致眼瞼閉合、嚴重者出現功能性失明。

麵肌痙攣會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教師、律師、演員、營銷人員。長期病態的麵容讓他們不願與人交往,導致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

“雖然這個疾病診斷簡單,手術治愈率也達到98%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為經濟拮據隻能隱忍病痛折磨。”張勇說。

為了幫助患有麵肌痙攣的患者,2020年12月,省二醫成立了廣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會,麵向全國率先推出“關愛暖蓉”三叉神經痛和麵肌痙攣慈善援助項目,針對全國各地區經濟困難家庭中,確診為重症的三叉神經痛和麵肌痙攣成人(75歲以下),適合微創手術的患者。對於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經專科醫務人員和社工評估通過,每例資助0.5萬~2萬元



記者了解到,近日,來自湖南的麵肌痙攣複發患者周阿姨成為廣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會第一例救助的麵肌痙攣的病人,張勇手術團隊,幫助她解除了麵部抽動的難題,基金會幫她減輕了家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