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新發現:孤獨是種病,暴食又失眠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孤獨是一種主觀體驗,有人求之不得,享受著不寂寞的孤獨樂趣;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孤獨是一種消極的特征,反映的是個體對其社交孤立程度的主觀痛苦。後者對公共健康有著巨大影響。咱們今天討論的一切與 " 孤獨 " 有關的問題,都針對於後者而言。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睡眠質量下降是導致持續孤獨感與健康狀況不佳之間聯係的關鍵因素。

新冠疫情期間,讓全球大部分人都深刻體驗了長期的社交隔離。如今,大流行雖還在繼續,但隔離生活已遠去。然而,在隔離期間留下的許多 " 印跡 " 依然揮之不去,如導致衣帶漸 " 緊 " 的贅肉、被奪走的睡眠時間和質量等。

如果說,導致這些問題的罪魁禍首是社交隔離,或者說是 " 孤獨感 ",你相信嗎?

此前對動物模型中的睡眠和覺醒控製已經得到廣泛研究,但社交隔離(孤獨感)如何擾亂正常睡眠等生物過程還是未知的。

日前,發表在 Nature 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僅僅 7 天的社交隔離後,果蠅的大腦狀態就發生了改變,導致它們吃得更多,睡得更少。該研究描述了長期與群體分離如何導致果蠅的基因表達、神經活動和行為的變化,並為研究人體對孤獨的生物反應提供了新的線索。

果蠅是群居動物。它們成群覓食,通過複雜的交配儀式相互傳遞情感,它們還會在微型拳擊賽中打鬥。當一天豐富的生活結束後,它們也會昏昏入睡。果蠅每天的睡眠時長為 16 個小時,包括午間小睡和整晚的休息。

因此,當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長期社交孤立的生物學基礎時,轉向了善於社交且已被深入研究的果蠅。

研究通訊作者、洛克菲勒大學遺傳學實驗室主任 Michael Young 教授說:" 一次又一次,果蠅把我們帶到了正確的軌道上。很久以前,進化給了這些小家夥們帶來了大量的複雜性。當我們深入研究它們時,會經常發現一些在哺乳動物和人類身上也有的東西。"

因此,當研究人員找不到方向時,果蠅就會成為他們的 " 領航員 "。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定量行為分析和轉錄組分析來區分與急性和慢性社交隔離有關的大腦狀態。

他們在實驗瓶中飼養了 1/2/5/25 或 100 隻雄性果蠅,7 天後測試了它們的睡眠行為。

研究人員發現,群居的果蠅,無論群體規模大小(2/5/25 或 100 隻),都表現出相似的睡眠狀態。相比之下,孤零零的那隻果蠅明顯表現出吃得更多,睡眠更少。

接下來,研究人員操縱了社交隔離的持續時間:將果蠅隔離或安置在 25 隻果蠅組成的小組中 1/3/5 或 7 天。研究人員發現,盡管短時的社交隔離(1 或 3 天)沒有誘發睡眠損失,但長期社交隔離(5 或 7 天)顯著減少了動物每天的總睡眠和白天的睡眠時間。

盡管果蠅可以不間斷地獲得食物,但慢性社交隔離改變了代謝基因的表達,並誘發了一種預示饑餓的大腦狀態。

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組與饑餓有關的基因在孤獨果蠅的大腦中表達不同,從而確定了孤獨與過度飲食之間聯係的遺傳基礎:一小群被稱為 P2 神經元的腦細胞參與了睡眠和進食行為的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P2 神經元與 dFB 神經元相連,而 dFB 神經元已知可以調節睡眠平衡並將能量代謝與睡眠相聯係。當人為激活 P2 神經元時可以產生一種類似社交隔離一天後的影響;然而,在完全沒有隔離的情況下,激活 P2 神經元未能產生這些行為。這表明,P2 神經元的活化與被社交隔離的狀態都是誘發睡眠減少和進食增加的必要條件。研究人員認為,社交隔離可能被 P2 神經元或大腦的其他區域感知。

這和人類中與孤獨感相關的過度飲食行為產生了共鳴。在人類中,社交隔離會促進新的情緒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並引發各種不良行為,包括暴飲暴食。

研究人員發現,果蠅的睡眠損失是社交隔離持續時間的忠實 " 播報員 ",這使他們可以確定隨社交隔離的長期化而出現的基因和行為狀態的具體模式。昆蟲模型中社交隔離、睡眠和新陳代謝之間的這種意外聯係讓人想起社會心理學家觀察到的孤獨感、睡眠困難和食欲亢進之間的聯係。這項新研究為闡明這種聯係的生物學機製帶來了新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