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自述:互聯網不香了,我想去國企!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這句電影裏的台詞,成了互聯網人今年以來心路曆程的最佳寫照。

互聯網大廠曾經是風光的代名詞:收入高、工作穩定、發展前景好;如果有股票,財務自由不是夢……可惜,從去年11月螞蟻集團上市失敗後,互聯網的光環逐漸消退,今年以來,各種壞消息不斷,關於“互聯網還值得留戀嗎”等話題,就不斷在發酵。前幾天發生的教育股暴跌事件,讓“互聯網是否不穩了”的疑問,似乎有了清晰地答案。

每一次互聯網的大震蕩,都會引發一場關於人才遷徙的故事。過去,互聯網是人才遷徙的終點,互聯網人跳槽,下一站也還是互聯網。

資本助推了互聯網風口的變換,從共享出行到電子煙,從P2P到新零售,每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都極度渴求人才,在搶人大戰下,背後擁有豐厚資本的新風口公司往往願意開出優厚的待遇去爭奪一個互聯網人才。

在很長時間裏,互聯網行業都是人才流入最多的賽道,許多211、985應屆畢業生都將進入互聯網頭部大廠作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大廠待遇比傳統企業好多了,我本科應屆校招,大廠開出來的年薪是30萬,而同在一個城市的國企卻隻有10萬。”應屆生小王的說法,曾經具有普遍性,從待遇的角度,大廠的吸引力至今仍比傳統企業高很多。

但互聯網行業並不是慈善機構,這裏是效率優先的競技場,內卷、996、PUA、35歲年齡分界線等問題,成了年輕人在互聯網企業躲不掉的“詛咒”,越來越多人發現,互聯網盛行的加班文化帶給自己的回報越來越少,所謂的高薪如果換成時薪,其實並不多,而加班帶來的健康問題也不容小覷。從工作的幸福指數來說,大廠的吸引力並不高。

“互聯網吃的是青春飯”,很多人都對此心知肚明,由此也衍生出一個通用的職業寶典,即年輕的時候在互聯網多拚幾年賺賺錢,等到30-35歲,再找一個穩定的地方上岸養老。

但如今,形勢似乎有點變化。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再在一個又一個互聯網風口上不停遷徙了,而是想要“逆行”去傳統企業。曾經年輕人眼裏看不上的外企、國企、車企、事業單位等地方,如今卻成了他們心目中跳槽的最佳應許之地。

因為,國內互聯網的不穩定性暴露的越來越明顯。如燃財經在《創投圈的壞消息,比北京的雨還多》一文中所述,今年創投圈傳來的壞消息,太多了。例如,Keep、喜馬拉雅、小紅書、soul等企業紛紛取消了赴美IPO計劃。

不少明星創業企業還倒閉了,比如創立六年、累計完成6輪融資的“共享衣櫥”企業“衣二三”正式宣布關停,而社區團購“獨角獸”同程生活的主體運營公司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也發布破產公告,稱幾年來因經營不善,雖多方努力,但仍未擺脫困境。

在過去互聯網的黃金時期,大家普遍認為,進入快速發展的公司,機會更多,晉升空間也更大,但在如今看來,這些公司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已經遠超它們描繪的未來期待值。而且,互聯網紅利增長已經放緩,即便現在的年輕人再努力,也很難像前輩們當年一樣輕易獲得躍升的機會了。

年輕人開始抗拒冒險,也抗拒畫餅,一個穩定、不加班、不內卷的工作單位,成了許多經曆過互聯網大震蕩的年輕人的心之所向。

過去年輕人看不上的外企、國企、車企、事業單位,如今卻成了他們心裏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起碼在他們掌握的信息裏,這些地方可以按時下班,並且相對穩定,年齡危機不明顯,最重要的是受政策的影響不會像互聯網企業這麽深。

在互聯網大震蕩之下,一些年輕人開始放棄大廠的高薪,“逆行”去到傳統企業,隻為求一方安穩之地。一場關於互聯網人才遷徙的新故事,正在拉開序幕。

去國企就是上岸

雯雯 | 26歲 社區團購行業

不隻是在線教育遭遇震蕩,社區團購最近也不好過,一個月之內,先是同程生活宣告破產,又是食享會傳出倒塌的消息,京東的京喜拚拚最近也傳出來裁員,整個行業都人心惶惶。

而我所在的橙心優選,已經開始進行一輪優化了,身邊有同事被以合並大區為由頭突然調動base地區,不接受的話,隻能主動離職走人。據傳,優化還沒有結束,這次優化將大麵積針對BD、產品和運營。

最近上班,我已經無心工作,在橙心優選的半年,經常每天加班到兩點,經常回到家了還會突然接到電話處理工作,我才26歲就已經長出了白頭發,身體和精神都快崩潰了。

未雨綢繆,雖然裁員還沒輪到我,但我已經開始策劃自己的後路了。政策對互聯網的整頓,讓我覺得互聯網企業沒有那麽香了,而且我也不敢再投其他社區團購公司,怕接了offer沒多久,又要開始找新的工作。

我開始萌生出要去國企的念頭。以前,身邊同事總是把去國企當作最後的退路,大家都覺得,年輕的時候要去互聯網拚一拚,年紀上來了卷不動的時候,再挑一個穩定的地方。
以前,大家都嫌國企官僚氣息太嚴重,得不到成長,薪資太低,但我來互聯網親身體驗了幾年後,才發現,互聯網公司裏的官僚做派也沒好到哪裏去,leader的PUA手段一個比一個厲害。

以前很多國企的技術相關工作都是外包,現在,不少國企也都成立了自己的軟件開發中心,待遇也提上來了,而且社招對年齡和學曆都有要求,其實沒想象中那麽好進。以前大家都看不上國企,現在卻都覺得,35歲之前能進一個穩定、待遇又不錯的國企,就是成功轉型上岸了。

我不想再被“年輕就要在互聯網打拚”這種言論洗腦了,也不想在互聯網繼續卷了。我打算好好投簡曆,認真準備社招筆試,爭取進到一個好的國企,不再為未來是否會被裁員而終日惶惶不安。

外企也是彼岸

劉侃 | 29歲 短視頻公司

我今年29歲了,在某短視頻大廠做研發。在我這個年齡還沒當上管理層的人,另有一個江湖綽號,叫大齡大頭兵。

不是我想當大頭兵,而是真的卷不動了。有時候看著那些實習的小朋友或者剛工作一兩年的同事在朋友圈曬工位、曬食堂,我甚至有點羨慕。

想當年,我對工作也充滿熱情,剛好趕上短視頻發展高速期,不分晝夜地工作了三四年以後,我明顯感覺到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經常出現心悸、心慌、頭暈的症狀。去體檢,檢查單上一堆小毛病,都是長期熬夜工作加上壓力大造成的。

後來,為了身體著想,我也不敢像以前那麽拚了。回想起自己這幾年,早上10點上班,晚上十點下班,經常周六還要來公司趕進度,幾乎沒有個人生活,休息時間幾乎全部用來睡覺了,而同齡人基本上都已經成家生子,邁進人生下一階段了。

有時候,我想到自己快30歲了還和一群小朋友在這裏卷,就覺得自己很失敗。

今年,互聯網的形勢可以用“動蕩”二字來形容,這讓我“退網”的念頭越來越深——我這個年齡的大頭兵,繼續在這裏待下去,也很難再晉升了,而且下一波裁員潮來襲時,恐怕我就是第一批被祭天的。

跳槽的話,也沒有優勢,大廠更喜歡性價比高的應屆生或者兩三年經驗的年輕人,我嚐試著麵了三家大廠,有兩家一麵就掛了,另外一家雖然過了,但給我的漲幅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工作強度更高。

我這個年紀,需要一份相對穩定,沒有35歲危機,而且工作強度適中的工作,錢可以少點,但千萬不能太卷。

思來想去,外企成了我心裏最佳的彼岸。

前幾年,我有過進外企的機會,但當時覺得外企一點都不香——薪資不如互聯網大廠有競爭力,而且聽說不少外企都陸續撤離中國,裁員也很嚴重。但現在,又有不少大廠人開始“逆行”到外企了。

我之前對外企的誤解太深,雖然外企也有裁員危機,但是與年齡無關,外企裁員大多數都是因為業務調整或者組織架構調整,而且外企裁員和現今的國內互聯網企業相比,真的是小概率事件。

身邊幾個認識的人,40多了還能應聘進外企,在他們嘴裏,外企就是養老的最佳聖地,早10晚6一周五天,很少有加班的情況,而且福利待遇什麽的都不錯,年假18天,病假14天,可能薪資不如互聯網高,但按時薪算下來,比互聯網香太多了。

你陪公司一起成長,公司卻不能陪你到35歲以後。以前追求夢想,現在發現,形勢不好的時候,安穩才是最重要的。我已經開始找朋友幫忙內推外企麵試了,希望能夠成功上岸。

事業單位編製真香

王犇 | 27歲 在線教育公司

在線教育這次算是徹底涼了。

原本暑期是在線教育行業獲客的高峰期,每年重頭戲都押注在寒暑假,按理說,我現在應該每天都在如火如荼的加班中,但一係列的政策重錘之後,我等來的卻是一記裁員通知。

昨天下午我剛被人事叫去談話,說整個部門都沒了,公司會給我N+1的補償。其實人事也不好過,月初的時候,公司就傳出消息,所有麵試已經全部暫停,公司的招聘團隊被裁掉了大半。

我們公司算是頭部的K12公司,境遇已經這麽糟糕,更別提其他不如我們的教育公司了。就連行業裏的老大哥新東方和好未來也不好過,今天剛聽說,新東方和好未來的裁員方案馬上就要公布了,據說裁員幅度在40%-50%之間。

可以說,這次整個在線教育行業都遭遇了滅頂之災,很難再看到前景了。

我是做運營的,才轉型跳槽來教育行業半年,就遭遇了行業動蕩。從月初的時候我就開始海投簡曆,一直到現在,一個好的麵試都沒接到,求職變得異常困難。
問了身邊的同事,大家都有同樣的經曆。在我之前,公司已經裁過幾批員工了,有在我之前被裁的同事,已經待業在家找了兩個月工作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不是薪酬福利和公司之前差太多,就是他看上的公司沒看上他。

現在各家機構都在裁員,大批教育行業的人才流入市場,求職競爭變得異常困難,最主要的是整個在線教育行業都完了,我們隻能選擇跨行投簡曆,之前在教育行業積攢的經驗,都成了無用功。

思來想去,我還是打算回老家考事業單位了,與其給我一個大廠offer,不如給我一個事業單位編製。這次經曆讓我發現,互聯網企業太脆弱了,政策說整頓就整頓,而我們這些底層員工,無端地就成了大震蕩中最無辜的犧牲者。

雖然互聯網的工資很香,但我現在覺得穩定才是最重要的,與其心驚膽戰拿著高薪,不如在體製內心安理得的躺平。

車企是我的退路

陳墨 | 26歲 出行行業

滴滴被下架後,很多朋友都來問我,滴滴會不會又像2018年那樣,開啟一波大規模裁員。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作為滴滴內部員工,我們似乎並未被風暴席卷到,大家的需求依然提的火熱,除了被領導要求最近低調一點,其他似乎什麽也沒變。

但我知道,大家表麵上雖然平穩,但其實心裏都在打鼓。滴滴現在麵臨的形式很嚴峻,即便瘦死的駱駝也會比馬大,但誰也不敢說,自己會不會是被瘦掉的那一部分。我所知道的好幾個關係好的同事,已經開始私下偷偷刷題,為下一次跳槽做準備了。

我也接到了好幾個獵頭和其他大廠HR的電話。其他幾家頭部互聯網大廠,現在正在積極挖滴滴的人,最近同組的同事如果在上班的時候出去接電話,十有八九都是獵頭的電話。

現在辦公室的氛圍,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大家表麵上都在正常推進工作,但心裏都開始策劃後手,畢竟誰也不知道最壞的情況是怎樣的,當然,我們最希望的還是滴滴能夠安全挺過這一波。

這種感覺我不是第一次經曆了。

2018年中旬,我通過校招加入ofo不足一年,就迎來了ofo的大規模裁員,見證了一個獨角獸迅速崩潰的時刻。而後,我輾轉了兩家同樣做共享出行的企業,均沒有呆超過三個月。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後,2019年末,我拿到了滴滴的offer,選擇加入了滴滴。

相比ofo,滴滴大廠的光環更強,起碼回老家時,親戚問我在哪上班,我說滴滴,大家都知道,而且滴滴給的薪資也還不錯。因為中間有過兩段短暫的就業經曆,我的簡曆現在有點花,我原本計劃著在滴滴呆3-5年左右,刷刷經驗,順便養養簡曆,再跳槽去更好的廠。
但現在來看,這一計劃很可能要受到幹擾了。我研究了幾個適合跳槽的行業,發現最近造車新勢力的勢頭不錯,不少同行都跳槽去了新勢力車企,據說,新勢力車企更像是互聯網和傳統車企的結合,工作節奏早9晚6,很少有強製加班,而且給出的薪酬也很優厚。

而且新勢力車企有互聯網沒有的優勢,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新能源汽車人才啟示錄》,新能源汽車領域,年齡不僅不是焦慮因素,反而是優勢。新能源汽車行業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合計占比49.2%,其中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占比超過20%。

另外,由於汽車產業鏈較長,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並不像互聯網一樣,僅僅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保定、重慶、寧波、杭州 、西安等城市也有核心業務。

但我經曆了太多風口,明白在風口上擇業是一件賭性很強的事情,所以,我並不會考慮那些新興的新勢力車企。但是,我覺得傳統車企孵化的新勢力品牌或許穩定性更強一些,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即使薪資給不到互聯網這麽高,但如果穩定性強而且不加班,那我覺得就是一條可靠的後路。

我計劃著,如果這次動蕩波及到我,我就離開互聯網,去車企。